中学化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初步研究

2021-09-10 05:42郭鑫鑫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摘要】把生活引入到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生活认知作为课堂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让初中化学课堂具有生活化的气息,这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生本理念”的教育要求,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主人翁,而且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找到生活中熟悉的场景,这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鉴于此,文章重点就中学化学教学生活化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化学无处不在,人类的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化学作为一门实用且具有创造性的学科,在能源、材料、医学、信息、环境与生命科学以及工业和农业生产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注意学生的现有学习经验,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关系,并逐步学习分析并解决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真正做到用生活中的化学来充實课堂,用实践中的化学来丰富生活。而这一教学策略的实施,对化学教学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任何化学理论和知识都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初中生学习化学目的不是考试,考试只是对学生知识接受程度的审查,考试只是与初中化学教学合作的一种手段。初中化学教学是通过书本教学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现象,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教育需要实现的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生活教学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现象。例如,当学生的衣物沾有不同的液体时,应如何脱去?这里面就存在着较丰富的化学常识,同时基于生活的教学引入了更多的生活现象和有趣的话题,使学生可以感受到化学现象的存在和变化。其生动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课堂沉闷的理论氛围,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对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参与度。

2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1创设生活情景,激起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需对课堂构建模式作出理解,在结合已有经验基础之上,了解不同化学内容的构建模式。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避免学生在课堂上迷失自我学习方向,教师可通过情景创设方案去让学生理解所学习到的化学知识,牢牢掌握化学课堂的构建模式。例如,在《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这一课程时,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一个情景——已知在两杯等量的水中加入不同数量的白糖,在完全溶解之后能够发现放入白糖数量更多的那一杯水要甜一些。随后教师提问学生——糖水的甜度和什么因素有关?如何去表示物质的浓稀程度呢?在引入这一话题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多被教师激发了出来,想要探索白糖溶液浓度关系,需要逐步理解到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2开展生活实验,了解化学知识

化学课堂离不开实验,但是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一些化学实验无法在课堂上得到顺利开展,应用演示实验又显得不太专业,无法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所学习到的知识。结合当前的课程教学策略,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做好实验课堂讲授,由生活现象出发,在生活实验开展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实验内容的理解。例如,在《物质的溶解性》这一课程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给学生准备好苏打水、碳酸饮料以及盐,随后让学生自由借助这些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在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可随机提问学生——为什么在做菜时加入盐,盐立马就不见?为什么盐能够溶于水?你们知道每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吗?按照问题的引入模式,学生会积极开展实验。他们拿出了盐,将其溶于苏打水和碳酸饮料中,并观察在完全融合时所加入盐的克数,这能够加深学生对溶解度知识的理解。随后教师可借助该生活实验,将课本上的化学操作实验进行比对,让学生理解所学习到的知识。

2.3借助生活实践,回归化学课堂

课堂内所学习到的化学知识最终需要应用于课外,由理论到实践是学生思维进行升华的一类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按照学生的思维发散规律去对学生做出引发,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各类问题的实际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去做好生活实践,回归化学课堂,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知识的构建体系。例如,平常在超市购买一些物品时,教师就要让学生注重其中的绿色标记,查看包装上各商品的元素组成,了解其基本构成状况。在购买衣服时,教师可联合课堂上所讲授的人造纤维、棉纤维知识,让学生应用基本区别方法了解到所购买衣服的衣料。在煎中药时,要鼓励学生分析瓦罐与陶瓷罐对中药成分的影响。例如,在《原子的构成》这一课程时,这对于学生学习而言就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可联合生活实践,将学生比作为电子,教师比作为原子,让学生分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通过生活实践内容,将抽象化学知识转变为形象化学知识,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记忆。

2.4增加动手实践创新实验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教育部门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增加对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物理成绩得到显著的提升。但是根据现代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了解,大部分学校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将物理科目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实验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学生过程中无法探究到物理科目的教育核心,因此学校以及教师增加动手实践创新实验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缺点和不足,应该尽快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突出动手实践创新实验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化学来源于生活,学生学习后最终也会用于生活,生活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化学知识它并不是简单用生活概念去理解,而是借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利用“生活场景”,拉近生活与化学的距离,让学生用化学的思维观察生活,从生活的现象中总结化学知识,让学生化学知识更丰富,更有效的去学习化学,更正确的去运用化学。

参考文献:

[1]李海霞.职业中学化学教学生活化对学习兴趣影响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潘樱.中学化学教学实验生活化的研究与开发[D].福建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郭鑫鑫(199307);性别:女;籍贯: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土堂村;2015年7月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专业。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现从事工作是中学教师

山西省吕梁市马西乡寄宿制中学校

猜你喜欢
中学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基于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的研究
例析中学化学中对硝酸强氧化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