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0 00:52杜东明
红豆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应用研究

杜东明

【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学内容中,时政资源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恰当使用时政资源能够实现政治理论与现实有效结合,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有效弥补教材的时效性,提高教学水准。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着重就时政资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两个方面分析。

【关键词】时政资源;政治教学;应用研究

一、时政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时政资源是高中生了解社会,树立理性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涵,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重要部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在时政资源教学的运行上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教师层面:偏重视分数目标,忽略素质提升

时政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有重大的价值,但基于高考教育的大棒,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只看到的是满意的分数,对于时政资源偏重于目标价值方向,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加过问。高中老师课业重、时间紧,只能更多地选择利用那些已有的时政资源,几乎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搜集与教学内容结合度最高的思想政治资源。老师也只是指导学生对其蕴涵理论原理进行简单的分析而不进行深入的挖掘,学生应付考试。时政资源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无法发挥对学生的政治素养的提高。

2.学生层面: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分析能力

现代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时政资源的态度直接影响时政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当前的形势下,很少有学生能真正对时政感兴趣,学生在课堂往往对教师的讲解和提问的时政资源兴趣不浓。根据笔者的查悉,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和时政分析能力的原因主要有三:1、时政资源在考试分数比例所占不够多,且分析难度大,因此学生也觉得在时政资源上的过多投入不划算。2、在客观上,高中阶段繁重的作业和紧张的课时安排,让学生没有空暇去关心时政。3、在主观上,大部分学生对时政资源的关注却大多是源于考试的需求,而不是自身的兴趣,这就造成了他们在自己挤牙膏挤出来的时间里利用各种手段去关注的是自己喜欢的游戏和明星八卦,而不去关注什么时政新闻。基于这些原因,学生是被动接触学习,主体地位并未得到充分发挥,那还有什么学习的主动性呢。

二、时政资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策略

在日常的教学和查阅资料过程中,笔者总结了高中政治课的时政资源运用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笔者将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试图提出解决方案和策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以教学目标为纲,合理选择时政资源

政治教师在时政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处于一种自发的薄弱状态,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这就需要政治教师在实践基础上积极探索,敢于跳出传统教育的束缚,积极探索时政资源的有效利用的新模式。时政资源的运用最终是为提高学生政治素养为目标的,不完全是分数的体现,因此资源的选取必须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为纲领,笔者认为,时政资源的选择要做到如下“两结合”:

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吻合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信息大爆炸,冗杂混乱的信息反而给老师的筛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老师只有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出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最匹配的时政资源,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地教案设计和课堂设计。例如我们甘肃这边的教师想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便可以选择家乡近几年建设的兰渝铁路的成功通车这一案例来作为时政资源,告诉学生铁路的建设资金便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支持,因此财政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还可以从精准脱贫的社会效益出发,更加精准的体会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与学生生活相契合

高中政治教师在选择时政资源时,应慎重考虑到学生最近的发展领域,一切从学生出发。教师所选择的时政资源不宜太简单,因为这也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不宜太难,否则容易挫伤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比如,政治老师在讲解“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部分时,可以引用“校园贷”、“套路贷”这些时事热点,这既能激发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思考,也能起到一定程度的普及知识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实现知识与生活的双重收获。

2.巧用方法使用时政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笔者将从课堂导入、课堂讲解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妙用用时政资源:

①课堂导入“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极大程度地决定着该堂课能否生动有趣的开展。比如教师想讲授“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一部分,可以选择“省城兰州及周边房价突然下跌”这一时政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国家政策”是影响房价的间接因素,“供求关系”是影响房价的直接因素,然后开始正课的讲授。时政资源的导入对于激发学生思考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兰州房价”当前这一政治热点的分析,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影响房价变化的因素。

②课堂讲解新课改对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从原来的“主导地位”转变为“配合地位”,更多要以生为本,以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出发点,在“备教材、备学生”的过程中很好的把握滲透时政资源的百分比,启发指导学生积极发现、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社会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社会认识有限,对时政资源的分析可能会出现偏差,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发挥政治教师的引导作用,协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采集时政资源,参与课堂中时政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阔思路,使其真正成为政治课堂教学的主体。

作为一名高中政治老师,只有根据政治课学科性质和特点,把时政资源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完成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和智育的双目标,真正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卓.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时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15.

[2]孟庆男.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8).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中等职业专业学校 甘肃定西 748411)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应用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
浅析“以人为本”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