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实施“对话学习”的有效策略

2021-09-10 07:22阮立萍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科学活动幼儿园策略

摘 要:在科学活动中,对话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实际实施中存在氛围缺失、形式单一、没有深度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实施“对话学习”提出三个方面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科学活动;对话学习;策略;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4-0014-02

引  言

教师通过“对话学习”,能了解幼儿的知识结构及其发展水平,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而幼儿通过“对话学习”,可以聆听他人经验,进行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将“对话学习”运用到幼儿科学活动的教学中,能促进幼儿科学活动中的多方对话,促使科学活动有效开展。

一、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实施“对话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对话学习”的氛围缺失

在以往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独立的思考,也就不能进行师幼之间、幼幼之间的“对话学习”,导致幼儿慢慢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也逐渐失去了与他人“对话学习”的能力。

(二)“对话学习”的形式单一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对话学习”的重要性,但运用“对话学习”的形式较为单一,还仅限制在师幼对话的层面。

(二)“对话学习”的程度浅

“对话学习”流于表面,缺乏学习的深度。在日常科学活动中,师幼之间的对话往往是“是不是这样?”“是。”很难促进幼儿进行深度的科学探究。

二、幼儿园科學活动中实施“对话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营造氛围,激发“对话学习”的需求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对话学习”的有效落实要营造和谐的对话氛围。只有在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幼儿才敢说、乐说。

1.在民主的对话氛围中让幼儿有话敢说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的“对话学习”应是民主、平等的,让幼儿在一种心理安全的氛围中进行“对话学习”。当幼儿有话想说时,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进行表达,不随意打断幼儿想法;当幼儿观点表达错误时,教师也不能轻易地否定幼儿,而要尊重、理解幼儿的想法;当幼儿无话可说时,教师应及时反思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策略[1]。

2.在有趣的对话氛围中让幼儿有话乐说

幼儿对事物充满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营造有趣的对话学习氛围尤为重要。

(二)丰富形式,拓展“对话学习”的渠道

师幼“对话学习”固然能够引领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幼儿习得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在科学活动中进行“对话学习”不应局限于师幼对话。幼幼对话、幼儿与材料的对话、幼儿自我反思性对话等都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对话学习”,为幼儿的“对话学习”注入能量。

1.幼幼对话——让学习有借鉴,更思辨

在开放式的科学探究中,幼幼对话更为平等、和谐,幼儿之间的“对话学习”也就孕育而生了。例如,在为班级自然角铺设管道灌溉时,幼儿需要选择铺设路径。

幼1:可以让管道从班级中经过,这样线路比较直,好铺设。

幼2:不可以。上次有小朋友就铺在班级中,结果水流得到处都是。而且管道铺在班级中会影响大家走路,不小心绊倒了,怎么办?

幼3:从卫生间的门口过怎么样?那个门平时很少有人走,管道铺在那里不会影响大家活动。

幼2:那里好,离自然角也近。

当面临选择时,通过幼儿之间的“对话学习”,幼儿会借鉴同伴的经验,从而在交流、争辩中产生清晰的认识,寻找最佳的解决途径。

2.幼儿与材料的对话——让学习有思考,更深入

幼儿园的科学活动离不开材料。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否成功,与投放的材料息息相关。在材料投放适宜的前提下,幼儿与材料的对话,能让幼儿明确科学探究的任务,可以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能力。

3.幼儿自我反思性对话——让学习有方法,更准确

幼儿的自我反思能力较弱,并不意味着幼儿就不会进行自我反思性对话。教师鼓励幼儿进行自我反思性对话,能让幼儿学会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可促进幼儿自我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发展。

在科学活动中,有的幼儿操作失败了,就不愿意再尝试;有的幼儿即便失败了好几次,还是不断地在尝试,直至成功。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性对话,在失败中吸取教训,避免幼儿犯同样的错误,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形成优良的学习品质[2]。

(三)抓住时机,挖掘“对话学习”的深度

1.在活动的重难点处激发对话

在科学活动中,科学探究的重难点是科学目标实现的核心体现。因此,教师应在活动的重难点处孕育对话,让幼儿通过“对话学习”,激活思维,层层深入,举一反三[3]。例如,在科学活动“哪个瓶子装水多”中,为了解决活动的重难点,即通过称量来比较容量的大小,教师孕育了以下“对话学习”。

师:(将两个容量相同、造型不同的瓶子呈现给幼儿)猜猜,两个瓶子都装满水,哪个瓶子装的水多?为什么?

幼1:瘦的那个瓶子装水多,因为瘦的那个瓶子的水高出来了。

幼2:不对,应该是胖的那个瓶子装的水多,那个瓶子肚子大,装的水多。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哪个瓶子的水多?

幼3:比一比就知道了。

师:你说得对,但用什么方法比呢?

幼1:用天平称一称,看看两边会不会一样平,重的会往下压,轻的会翘起来。

幼2:找两个一样大的杯子,将水倒到杯子中,然后再比一比。

师:为什么要一样大的杯子?

幼2:一样大才会比得出来,才看得出谁多谁少。

至此,幼儿不仅了解了怎样才能知道谁多谁少的方法,还明白了比较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通过这样一轮对话,幼儿很快就掌握了活动的重难点。教师在活动的重难点处设计对话,可以及时点拨幼儿,挖掘幼儿思维的深度。

2.在活动的生成处活跃对话

幼儿园科学活动中除了教师的预设,往往还有幼儿不经意的精彩生成。教师应随时捕捉幼儿对话的精彩瞬间,活跃幼儿对话,拓展“对话学习”的广度。一天,幼4带了一根软管来班上,他说今天要用这根软管来运水。班级里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

幼1:这管子这么小,又连不到水龙头上,运不了水的。

幼2:这管子这么短,怎么能运水呢?

幼4将软管的一端放在水中,然后用嘴巴含住软管的另一端吸了一下,水就跑到了软管中。然后,他快速地將嘴里的管子放在脸盆里。果然,水就从软管中流到脸盆里了。

幼4:这是我昨天在电视上看到的,叫虹吸现象。

师:对了,这是利用水的高度差来运水的哦。

结  语

“对话学习”是幼儿人际关系的一种体现方式,也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一种表现方式。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营造活跃的“对话学习”氛围,设计多样的对话形式,深化对话内容,能成就幼儿科学探究的精彩,促进幼儿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陈虹编.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马丽.谈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有效开展[J].华夏教师, 2020(18):87-88.

孙畅.幼儿科学教育策略探究[J].现代交际, 2020(10):224-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宁德市普通基础教育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建构幼儿园科学活动‘对话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XD1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阮立萍(1984.12-),女,福建福安人, 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幼儿科学教育。

猜你喜欢
科学活动幼儿园策略
爱“上”幼儿园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幼儿自然观察智能在科学活动中的培养
如何开展小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
想念幼儿园
Passage Four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