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09-10 01:14袁雪梅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素质教育高中数学

袁雪梅

摘要:和初中的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加复杂多样,知识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度也比较大。教师作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时期,能够感受到学生在进行高中数学学习时候的压力和困难。但是在普及了素质教育之后,高中的课堂变得灵活多变。这是一种大家都很期待的课堂氛围,轻松畏怯自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不断的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前言:学生的学习随着年级的提高也在提高,高中数学也更加深奥,涉及到的知识越来越多。在学习时,学生会感到吃力和困难。但是在新课改之后,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也一直都在做出转变。在课堂上,教师开展了各项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在这些活动中掌握书本上的概念和知识,还能够举一反三。在面对同样类型的题目时,也能够有更加清晰的思路。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就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

在新课程下,想要让课程目标实现,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数学教学,它是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他们的创新意识。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学生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素质教育的新课程下,教师必须要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选择教学资源、组织教学活动、对于现代化技术进行应用,还要参与研制开发学校的课程。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因材施教,进行有创造性的教学。除此之外,新课程的标准还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让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师德素养进行不断地提升。

二.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学生的发展,只有通过他们的学习,才能够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成熟的心智[1]。也正是因为这样,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让学生掌握、接受、探究等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加的主动、富有个性。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现在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在教学过程更加民主,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只有这样,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数学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友好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互动是两个人的事情,并不是单项的。但是因为教学过程比较特殊,教学效果也会直接被师生之间的交流影响。因此,想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讨论。不仅是师生之间的讨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同样是他们参与数学教学的过程,主动探索知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还要让他们能够互相进行评价和鼓励。这样十分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大家都能够参与其中,合作开展学习,这样获得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四.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课堂上的学生和教师之间互相信任和理解

在素质教育下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的信任和理解对方。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团队合作能够成功的秘诀就是互相信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他们感同身受。尊重、理解以及热爱自己的学生,只有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心,学生才能够健康上进。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不同的,大家都应该尽量向一些学习比较成功的学生进行学习。但是想要改进学习方法,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学生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断的进行总结。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的提高。

不会总结自己问题的同学,他的能力也不会提高,最好的例子就是自然界的生物进化。想要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学会在学习中总结规律,通过和教师还有同学的交流,就能够总结出平时的学习步骤,例如制定学习计划、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几个方面。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应该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现有的认知水平进行认真的了解,特别是和即将学习的知识有关系的现有水平尤为重要。知道学生的内心在想什么,那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就能更具有针对性。不仅要准备教学目标,还要准备学习目标。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在很多时候,教师在进行讲课的时候并不信任学生的能力,认为他们就是在不懂装懂。或者是就算听懂了,最后银记不住。于是就对于一个知识点进行反复的讲解,这样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进行讨论的机会并不多。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占据主体位置的是教师的讲,占用甚至是剥夺了学生发表自己想法的时间[2]。教师一个人讲解,学生就只能被动的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但是实际上在上课之前,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知识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他们希望能够和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在新课程标准下,就要求教师对于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欲望,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能够有机会对于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进行表達。这样就不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课,而是大家一起在进行讨论。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于学生没有理解,或者是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及时的对大家进行引导。这样的话,就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上课效率。

结束语:

学生想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有学习目标。在制定了学习计划之后,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例如课前预习、数学笔记,课后复习等都能够按时完成。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对自己一定要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想要高中数学有一个好成绩,不仅对于教师有着极高的要求,学生一样还有很多的任务需要完成。因此,学生要和教师一起进步,共同完成目标。

参考文献:

[1]吕曼.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 学周刊,2016,(33):116- 117.

[2]王静. 高中数学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J]. 科技创新导报,2015,(08):163-165.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素质教育高中数学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