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2021-09-10 01:14郑秀伟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郑秀伟

摘要:核心素养是我国在教育改革任务推进之后所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之一。核心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所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更高程度的满足社会所提出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逐渐由学分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侧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被重新定义。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得到一定的改革以及创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前言: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已全面进入核心素养教学环境。在这一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所持有的教育观念,所惯用的教学方法都需要得到较大程度的变化。一方面,教师需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模式。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侧重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核心素养理念下体育教学的要求

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体育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体育教育中,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所展现出的实际身体基础情况,适当的调整训练的强度以及难度,防止学生承担较高的身体负荷,造成得不偿失的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强化学生的体育品德。在体育领域有丰富的体育精神,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体育精神对学生加以引导,如勇敢向上,突破自我,公平竞争。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与个人品格。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合作教学,合理分配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要求并不高,并且整体的运动量也相对偏低。所以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比较小的场地。教师需要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加以合理的分析,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要求,科学分配教学场地。以此保证整体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

一般来说,小学院校所准备的教学器械都会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小学阶段经常会发生几个班级一同上课的情况。所以针对于场地以及教学器械,就很容易产生冲突问题。对此,教师之间需要做好有效的沟通,并且需要通过多次备课的方式,尽量减免冲突问题的存在。例如,当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学生一同上课时,如果天气温度比较高,高年级的学生应主动让出树荫位置。在开展篮球比赛训练活动时,教师则可以划分学生小组,规定每个小组的训练时长,轮流训练,轮流上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训练的机会。除此之外,在教学之前,教师也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为学生明确自己的活动区域以及活动范围,确保体育运动的顺利推进,尽量在协调和谐的氛围内引导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在增强学生练习效果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合作与公平的价值,奠定素养认识[1]。

(二)善于激励,挖掘潜能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层次偏低。并且由于学习经验以及生活经验还并不丰富,所以很多学生并没有稳定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也很容易就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无法跟住教师的思路。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特点,在因材施教的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快乐,进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有的学生喜欢团体活动,有的学生喜欢个人行动。那么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划分不同的练习任务。

以篮球教学为例。针对于喜欢团体活动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两人为一组,相互传球;针对于喜欢个人行动的学生,教师则可以要求其自行练习垫球,让学生接受到最舒服的训练方式,增强学生的训练效果。

课堂上,教师也不能吝啬自己的鼓励。每一个学生都会有缺陷,但同样也都会有专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当学生出现进步情况时,哪怕只是在跑步中快了一秒,教师也需要对学生予以肯定及表扬,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使之可以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成就,也能够真正的体会到体育的精神,提高自己的个人品质与个人品格。

(三)创新模式,提升质量

兴趣是推动学生进步最好的教师。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刺激学生的自主思维,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游戏环节,,暂时缓解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疲劳,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有更加充沛更加活跃的精力去面对后续的学习活动[2]。体育与竞技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穿插一些竞技性的活动。如篮球比赛,短跑比赛,借助这些比赛,让学生感受体育竞技,增强学生的拼搏精神。或者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我国运动健儿的比赛场景,利用直观的视频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促使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祖国。在比赛中,教师也应对学生实施适当的小组引导,让学生感受团队的力量以及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增强学生核心素养。

(四)完善评价,加强素养

教学评价是可以帮助學生客观优化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并且,有效的教学平台也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与完善。在完成教学活动之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对学生加以评价。让学生能够客观地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能够主动地做出改变。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谦逊的品格。除此之外,教师应注意增强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换言之,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评价,但学生也可以对自己对其他同学实施评价。挖掘其他同学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可取之处,彼此欣赏,相互辅助,共同进步,促进学生形成核心素养。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接班人,自身所展现出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决定国家的发展状态。所以在小学阶段,德智体美应该成为教师全面关注的教育重点。在小学体育课堂上,教师也需要践行核心素养理念,通过合作教学,激励教学,创新教学,以及完善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全面的教育,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同时,帮助其了解到体育的意义,树立正确价值观,使之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拥有更加美满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郑德凤.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19(03):81-82.

[2]蒋金法.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18(31):73-74.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