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2021-09-10 01:14孙智
科技研究 2021年16期
关键词:融入策略数学文化小学数学

孙智

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融合现状入手,发现当下小学数学课堂存在融合水平不高、教师教学意识薄弱、学生没有诉求等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三个数学文化的融入策略:发掘数学文化中的数学思维与思想,汲取数学文化中优秀的经验成果以及实现数学知识与数学史的有机结合。旨在为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与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优质小学数学课堂提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融入策略

数学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1]。狭义的数学文化包括各数学学派的思想、观点、精神与研究方法,广义的数学文化涉及数学史、数学美学、数学教育等一切数学与文化交叉的内容总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教育者逐渐把目光投向数学文化这一被忽略已久的文化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数学文化无疑是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它能在潜移默化间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小学德育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融合现状

(一)融合水平不高,相关课程内容稀缺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基础知识的讲解与习题形式的练习是教师的主要授课内容[2]。涉及到数学文化的部分通常被一带而过,更不用说将其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了。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对数学文化展开讲解就是在浪费时间,不如把宝贵的课堂留给加减乘除等基础运算知识。这反映出数学教育普遍缺乏对数学文化的重视,没有意识到数学文化对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同时,部分教育者也不具备相应的学科素养,即便认识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也无力向学生展现其中的数学之美,这些因素直接导致数学文化课程内容的匮乏。

(二)教师数学文化教学意识薄弱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也是知识经验的传递者与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数学文化素养较低是阻碍数学文化融入课堂的主要原因[3]。数学文化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毫无用处,它与数学学科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它也应当贯穿数学教学的所有环节和一切过程。但是少数数学教师仍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提高分数才是教学的首要目的,包括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数学思维、实现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在内的其他问题则无关紧要。教师不应该继续固守单一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应适当在教学活动中引进数学文化,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用数学文化,做到理论教学与实际运用的二元统一。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一)发掘数学文化中的数学思维与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仅仅只是教授数学知识与解题方法,更应该帮助学生建立创造性数学思维,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学思想。数学文化蕴含着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数学智慧,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极大的启发性价值。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简易方程”这一章中,教师可先将我国《九章算术》中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作为导入环节展示给学生,也可讲述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趣味故事,并举例提出几个需要利用方程才能解决的应用题。在知识讲解部分告一段落后,教师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寻找其他数学工具,以此来解决经典的方程问题。

(二)汲取数学文化中优秀的经验成果

数学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优秀的数学工具、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4]。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从数学文化的优秀经验成果中寻找灵感,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以《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为例,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有列方程:《孙子算经》介绍了一种奇特的“砍头法”,“上属头,下置足,以头除足,以足除头”;假设法就是假设笼中皆为鸡或笼中皆为兔,将假设中多出或少了的脚数除以每只鸡或兔子多出或少了的脚数2即可得出答案;列举法比较死板,它将所有可能的情况都一一列举出来,根据题目给出的总脚数从中找出正确的搭配。无论学生想到这些方法中的哪一个,教师都应该予以鼓励和表扬,同时介绍其他未被揭晓的解题方法并布置练习,由此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三)实现数学知识与数学史的有机结合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科学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不仅仅研究历史上重要数学思想、流派、方法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而且探究该进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数学科学的发展带给人类文明的影响。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处处都有数学史的影子,小学数学甚至就是一部微缩的数学史。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为例,在“你知道吗?”板块出现了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益智玩具,学生用这七块板拼出千变万化的图案,也可用它来认识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基本图形。教师在带领学生认识图形时便可利用七巧板简单解释中国古代算术中著名的“出入相补原理”。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文化背景的同时也使得吸收新知、复习旧知的效率大大提高。在“认识数字”这一章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数字的发展历史与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等不同类型,满足小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结语:

数学不应只是被视作一个严肃的学科,它同样具备鲜明的文化特征,即数学也是一种文化。要使数学文化渗透小学课堂,需要教师、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多方参与和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数学审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维度得到充分发展,实现认知价值、实践价值和美学价值三者的和谐统一。当然,一味地重视数学文化、脱离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如何令数学文化的融入和渗透与教学水平相匹配,由此实现二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依然是教育工作者亟待探讨的一项课题。

参考文献:

[1]黎丽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研究[A]. 教育部基礎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刘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12):90.

[3]宁瑞山.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54.

猜你喜欢
融入策略数学文化小学数学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生态理念的融入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策略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