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释手

2021-09-10 07:22谢桂莲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

谢桂莲

【摘要】外来工是现代城市的一个特殊群体,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群体的特殊性,他们总被放在遗忘的角落,因此,外来工子女的学习条件,自身素质与一般城市子女都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就从培养外来工子女学习习惯的角度,谈谈自己的实践。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学习习惯;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日益加快和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许多城市出现了外来工,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开放城市,外来工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群体。古有“岭南名郡”之称的惠州因其发达的经济和包容四海的胸怀以及宜居的环境,吸引了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是以外来工子女为主要生源的学校之一。由于他们家庭的特殊、社会条件不同,学习效率尤为低下。

一、几个概念界定:外来工

外来工是城市中的一种特殊人群,他们指“原籍非现所在城市,只是在此城市务工的人员,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大多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收入较少,主要租住在当地居民原有的旧屋或搭建的简易房中,家庭条件较差,他们被人们约定俗成称为“外来工”,他们的子女就被称为‘外来工子女’。”

二、现在外来工子女学习习惯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外来工子女与当地学生的主要差异表现在:上课听讲习惯差、爱做小动作、不自信、讲空话;课外拓展贫乏,不善于观察和思考,缺乏思考的习惯;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差……曾经有资料显示外来工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的工作越繁重,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形成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首先从内部来讲,由于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教育贫困落后的山区,从小很难接受到系统正规的教育,他们中很少读过三年正规的幼儿园,甚至一年级之前未接受任何系统正规的学前教育,当别的孩子进入一年级时已经能正确拼读拼音的时候,这些孩子还要一切从零开始学习,和其他孩子的差距让他们跟得很吃力,更谈不上乐学了。长期以往,自信心丧失,自卑感上升。从外部来讲主要是这些外来外来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大部分外来工都来自农村,本身的素质也不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大部分也是原始粗暴式的教育或者放任不管,甚至很多家长自身的生活观念比如追求享乐、金钱至上等都会影响孩子。他们评价子女教育更重要的是分数,评价的手段较为单一和不科学。再次,家长们卖菜、卖早餐、开夜市的较多,早出晚归,与孩子之间缺少心灵的沟通。长久的隔离,让这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疏远。此外,一般外来工子女家庭学习环境都要比当地学生都要差,由于他们父母经济收入较少,基本上都住在城乡结合部,而且在工厂、市场周围,经常是嘈杂的学习环境,家庭学习条件又差,经常是几口人同住一房间。生长在大城市的他们看到城市的繁荣的同时,自卑的心理也在滋长。

三、个案分析

案例一:1、张同学,一年级的一名女生。她每天蓬头垢面,穿着宽宽大大的衣服来到学校,后来经过教育,能穿校服上学,能梳理头发,但依然是衣冠不整,白色的夏装礼服被她穿成了黄色、黑色。孩子胆怯、内向,不爱与人交流,小小的脸上没有属于一年级孩子该有的可爱和天真。开学之初她就经常迟到,每次的理由都是:“我婆婆起床晚了,所以,我上学就迟到了。”而且,周末作业经常都是缺斤少两。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后得知,她的父母都是陕西人,在惠州做生意。夫妻二人经营一家小面馆,每天起早贪黑,为了生活,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只能把年迈的老母亲接过来照顾孩子。六十多岁的外婆不会说普通话更不用说写字,每次外婆来开家长会都是老师代签名。

案例二:何同学,一年级的一名女生。上课经常走神或者做小动作、讲话,不喜欢做作业,需要老师盯着才能完成,稍有不慎,作业就是“一片狼藉”。背诵更是处于班级的最后一名,经常是迫不得已才“哼哼”两句。所以,无论哪个学科,都是老师的辅差对象。老师们花时较多,可是收效甚微。家长对此也不太在意,原来她幼儿园只读了两天,而且父亲是一名快递员,妈妈在西湖丽日卖衣服。家里的教育理念是,女孩子长得漂亮,不用读多少书,把舞跳好就可以。因此,小小的陈同学每天都是不同的发型,满头都是一条一条小辫子,偶尔还会涂口红。

案例三:林同学,五年级的一名男生。人非常聪明,尤其是数学,十分优秀,在学校组织的数学竞赛中曾经获得年级二等奖。然而,这样的一个学生,也是班级的“困难户”。他上课能回答问题,却从来不动笔,坐姿不端正,脖子经常是360度大转弯。而且,性格极其固执,没有礼貌,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一定要赢。他的同桌女生经常被他掐得红一块紫一块。因此,同学们都“敬而远之”。打电话和他母亲沟通,从他母亲的哭诉中得知,他的老家河南。一家人在惠州生活,妈妈摆夜市,爸爸做保安,就把他扔给了午托。甚至连校训通的电话填写都是午托老师的号码,晚上才接回家。

四、对策及其解决思路

(一)给予更多的关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育是影响人身心的一种活动,要想孩子接受教育,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建立起一种师生的心灵对话。只有这样才能消除隔膜,老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提高学生的自控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一般外来供子女的自控力比较差。自控力实质上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明白要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在游戏或者故事中体会到知识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多与学生家长联系

由于外来工子女家庭的特殊性,与一般的城市家庭相比,家长缺少与子女的交流或者根本不交流,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已经很辛苦了,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而且自己小时候都是自己学习,不用家长督促。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那么好就应该更懂事。一句话,他们爱孩子卻不懂方式方法。

外来工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子女也是祖国的未来。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为了肩上的使命、更为了这些孩子的未来,对外来工子女的心理进行疏导,用爱打开他们的心窗,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一起爱——不释手!

参考文献:

[1]bing词典

[2]许小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良学习习惯矫正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惠州市第九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