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研究

2021-09-10 07:22丁明洁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项目学习高中语文教学劳动教育

丁明洁

【摘要】我国的教育方针一贯主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在新世纪经济发展以及世界多元文化思潮的影響下,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的现象较广泛地存在,折射出劳动教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短板。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新时代劳动教育,对于提升中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增强其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可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劳动教育,特别是有效提升劳动意识,并由此提升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项目学习;高中语文教学;劳动教育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学习方法,通过达成项目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共同学习、研究、完成一系列的任务的方法。对于劳动教育,在传统的学科教学中很难体现,而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对高中生的劳动素养、语文素养做出全面提升,做出了有益尝试。

一、项目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优势

1、项目学习强调与课程标准的结合,强调项目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传统的直接课堂传授能够有很好的互补。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标中,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方面相辅相承,是综合性、实践性的素养能力,而项目学习正好强调了实践性,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2、项目学习方式能潜移默化地更好地渗透劳动教育。通过项目学习,学生们能够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在合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关注自身的工作绩效以及自己所在小组的贡献,这本身就是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培养。同时,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也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就是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的课程理念,但这种育人的功效不能通过耳提面命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而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

3、项目学习方式能更好地完成“情境化、任务化”教学的课改要求。部编版的高中语文新教材,已全面要求“情境化、任务化”的教学,而项目学习方式符合这新时代的要求,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项目学习中,我们能过驱动问题或真实性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课程内容的需要。项目学习中的驱动问题和课程标准、部编版教材联系紧密,任务设计清晰,并有明确的评价方案,这样,语文学科素养和劳动素养能得切实、有效的提升。

二、以项目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应用实践

用项目学习的方式,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为基本教学内容,设计了如下项目教学设计:

【最终项目任务】寻找身边最美劳动者

通过学习本单元的人物通讯、新闻评论、古代诗歌,深入体会新时代的劳动思想,并学习相关的人物通讯的鉴赏、写作技巧,完成本单元最终的项目任务:创作完成“寻找身边的最美劳动者”的人物通讯报道。

【具体任务构成】

任务一:阅读通讯,走进劳动者的世界

1、学习第4课三篇通讯,了解人物通讯的基本写作特点,掌握阅读人物通讯的一般方法,理清本文的层次脉络,挖掘通讯中的典型事件,深入理解所表现出的人物精神。

2、补充查找三位人物的主要事迹,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概括人物功绩和精神,仿照“感动中国”栏目的形式,为他写一段颁奖词,并在全班分享展示。

任务二:深入领悟,理解劳动的内涵

1、精读第5课,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特点,理清文章脉络结构,体会文章是怎样辩证地讨论有关“工匠精神”的话题的,并深入体会新闻评论观点鲜明、针对性强、注重行文逻辑性的特点。

2、关注时事热点,选择报纸或网站,浏览一周的新闻内容,从中挑选三四篇你认为比较优秀的新闻作品,小组合作,从新闻价值、报道角度、结构层次、语言表达等方面草拟一份优秀新闻评选标准。最终,每个小组按照标准评选出一篇优秀新闻作品,合作撰写一份推荐书,阐述推荐理由,在全班展示、交流。

任务三:品味经典,感悟劳动的美好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6课两首古诗,感觉古代劳作中,人民的艰辛与欢乐,体会古诗的质朴韵味。

2、学习了本单元的文章,感受到了杰出劳动者的精神品格,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欢乐,也深入思考了社会发展时代时步下的劳动内涵。请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劳动的认识,在全班交流展示。

④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任务四:学会发现,展现最美劳运者

1、完成“寻找最美劳动者”的通讯创作活动,在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请你关注一位身边的平凡的劳动者,观察他们的劳动生活,提前准备好采访提纲,完成采访写作,并为他们拍一或两张工作时的照片,最后图文并茂,完成通讯报道,要求主题突出,材料真实,事例典型,入情入理,细节感人。

2、全班合作编辑完成“寻找最美劳动者”的通讯作品集,每组推选一篇优秀通讯稿件,在全班进行展示活动,并且打分评选出优秀作品在校刊上发表。

三、项目学习方式下的评价及影响

1、在项目学习中,不再通过传统的试卷方式进行评价,而使用更为真实的评价方法,以这个劳动教育的主题中,通过最终写一篇人物通讯稿来完成评价,但仍需要最终的量化考核,在学习本单元内容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量化表,从选材、主题、结构、语文、字数、照片六个方面,划分了五个不同的档次。通过这样的量化表格,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向,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2、项目学习的评价方式能更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最终任务之外,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还会完成一系列的任务,这些任务是综合性的,全面提升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各项能力,所以评价是从始贯终,是动态的、体验性、真实情境化的,这个评价不仅仅关注学习结果,还把握整个学习过程。

3、项目学习的方式对于劳动意识的提升其影响深远和巨大的。通过学习优秀的劳动者的通讯报道,走入他们的内心,引发了学生对劳动价值的思考,这种思考是纵向深入的;同时让他们走近身边平凡的劳动者,亲自体验他们的劳动,记录他们的生活,这种感受是横向宽广的。项目学习以体验式、情境化的方式,能更好地体现高中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校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中学学科课程中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渗透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D20062)

猜你喜欢
项目学习高中语文教学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广挖资源深度整合巧用技术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