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1-09-10 21:47蔡璇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凡卡读书阅读教学

蔡璇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的实践活动,多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求索。“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

阅读教学要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读书,在独立阅读中大胆地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首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以课本为主渠道,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上保障阅读的质与量。其次,将自主阅读有意识地拓展到课外阅读上,如教学了《海底世界》可以推荐学生去读《海洋的秘密》,上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可以推荐学生去读《水浒传》。通过延伸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再次,开展各种阅读成果竞赛活动。例如“诗歌朗诵”“背诵”“主题演讲”“讲故事”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也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进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做好学生的借阅工作。教师也可适时推荐经典名著作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上“中华少年文学网”“中华读书网”,开展研究性阅读,享受网上阅读的无穷乐趣,让学生不断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总是不肯给充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读书,让学生读书也只是一种形式,走过场,学生还没有弄懂文章的内容,教师就要他们汇报自学情况,结果可想而知,学生就感觉到沉闷,自然会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封闭沉闷的繁琐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读书,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例如教学《凡卡》这篇文章时,我大胆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大胆地谈自己的感受。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后,命运将会出现哪些可能?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大胆地去想象。有的認为他爷爷不能收到凡卡的信,有的认为他的爷爷即使收到他的信也没有办法帮凡卡摆脱悲惨的命运。可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就能发掘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阅读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一种意会的过程。因而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只有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真正实现。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总之,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组织指导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能够真正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又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又能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云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139-140.

[2]宋淑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83.

[3]吴鹏举.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理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55.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孙武街道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凡卡读书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凡卡》续写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克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