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校生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21-09-12 08:56张晓军吕云郭志成宗宪春纪春艳
关键词:思政课程实施策略课程思政

张晓军 吕云 郭志成 宗宪春 纪春艳

摘 要:阐述高校生物学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生物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润物无声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生物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高校生物学;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mplementing strateg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biology curriculum.It is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biology cours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which can be imperceptible and silent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college students.It plays a key role in shaping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and is a powerful supplement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ollege biolog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implementation strategy

“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已经融入一流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践行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战略措施,建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是高校教师必须要面对的和急需解决的课题.“课程思政”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思政”开展落实的情况将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既要发挥“思政课程”的显性主导育人作用,又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隐形育人功能,紧紧围绕高校思政工作“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实施专业课程思政的途径及思政元素融入生物学课程的策略,结合生物学课程特点和价值内涵,精准提炼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根据不同章节知识单元的特点,“精心设计、精准施策”,体现课程思政教育的特点,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 策略一:提高专业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

“课程思政”是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有效开展并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育者要先受教育.教师要具备立德树人的“基本功”,重塑教育理念,在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与时俱进,切实增进课程的德育价值内涵和育人实效.

1.1 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

教师要坚定政治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拥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动摇.

1.2 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肩负着塑造灵魂和生命的时代重任,承载着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的历史使命,要坚定理想信念,心怀爱国主义情怀,树立高远志向和奋斗精神,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准确理解和领会新时代的重要理论内涵,明确大学教师承担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坚定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的信心和决心.

1.3 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教师要加强自身文化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教书育人,知识是载体,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1.4 教师要作教学改革的先锋

教师要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围绕 “立德树人”这一中心任务,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1-3],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课堂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深入挖掘生物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生物学“课程-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 策略二:生物学课程教学融入思政理念

2.1 融入政治理论

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元素,践行立德树人的价值引领,进行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引导教育青年学生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学习内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重大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全面加强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等.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学生要“立德修身”.

2.2 融入中国近代史元素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重要的“里程碑”,是“五四运动”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引导学生充分领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颠覆不破的真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原动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2.3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自强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元素的融入,就是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坚持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是唤醒和激发青年学子对传承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是形成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价值认同.

2.4 融入科学思维、培育科学精神

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培育学生的科学思维,锻造学生的科学精神.一是结合生物学专业课程发生、发展史,融入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生物伦理、生物道德及相关法律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养成科学的探究精神、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二是结合生物学专业课程,探究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生命机理及其生命本质的核心,融入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培养青年学生健康的身心,开阔的胸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及人文情怀,向善的人性及尊重生命的良知.三是结合生物学专业生态学相关课程的特点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青年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3 结束语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已经融入一流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是践行立德树人基本任务.“课程思政”如何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切实发挥专业课的育人功能,建构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是高校教师必须要面对的和急需解决的课题.通过高校生物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使生物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更加灵活生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建构与塑造,将起到重要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有力补充.

“课程思政”是一个关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大系统工程,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重大命题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课程思政是落实和践行习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立德树人”思想,建构一流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途径,也是完善“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4]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校-课程-课堂”,开展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要用好“课堂思政教学”这个主渠道,守好自己的一段渠、种好自己的责任田,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

参考文献

[1]金华,李德,崔荣一,等.核心素养培养:数据库原理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74-76.

[2]刘云翎,徐晓飞.大学生身体自我意识情绪量表修订及对策构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6-72+76.

[3]宗宪春,金志民,蔡赫,等.生物科学教师精英化培养模式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71-72+76.

[4]韩宪洲.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J].人民日报,2019-08-18.

[5]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6]王春英,仲昭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40-49.

[7]赵光,孙伟锋,仲璟怡.“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0(7):136-143.

[8]江雪情.从“線上金课”窥视中国高等教育“金课建设”质量[J].现代大学教育,2019,180(6):36-41.

[9]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340(12):4-9.

编辑:吴楠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实施策略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