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化繁为简学政治

2021-09-12 11:18陈瑾
求知导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习题课基础知识思维导图

陈瑾

摘要:教师将思维导图运用到高中政治复习课中,能够有效地呈现出知识的关联性,帮助学生通过“网络图”系统地梳理知识。文章探究了高三政治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知识迁移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三政治复习课;基础知识;优化学习;习题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34-03

一、思维导图的运用背景

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因此,思维导图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高三学生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对四册课本的全方位复习,难度很大,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同时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笔者发现,在学习政治时,高三学生总是记得多、背得多、忘得快。总的来说,政治课有很多概念、原理,尤其是哲学生活中的知识体系,学生要理清这些知识已然很辛苦,再分门别类更是难上加难。学生在课堂上能听明白,也愿意在课后花时间背书,但碰到实际问题又无从下手,这归因于学生对知识缺乏系统化的整理。如何激发学生对高三政治复习课的兴趣,如何将学生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这是政治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可利用集图像、线条、色彩于一体的思维导图,把枯燥的文字信息转化为逻辑严密的图像,以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师运用思维导图优化高三课堂教学

考试大纲一般要求学生掌握四种能力:再认、再现和理解的能力;获取、解读 (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把四种能力制作成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有效授课,对学生的复习起到提示作用。教师将考试的知识点都体现在思维导图中,符合现代知识的应用,符合现代学生思维的培育,对提高学生政治课复习的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有如下两个例子:

第一,2018年最新版本的政治课本的第四单元变化很大。这一变化,打乱了以往的知识结构,增加了许多新观点,这些知识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学生一时无法理解,觉得学习非常困难。因此,我构建了这一思维导图(如图1)。

通过这一图表,学生便迅速地了解了文化模块的第四单元知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第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一些哲学知识整体性非常强,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也特别容易将知识弄混,或忽略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影响做题效果。如果用思维导图把知识串起来,则能使学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印象,避免遗漏观点(如图2)。

学生通过这幅图表,对一切就都清楚了,在高考中认识论的考查概率较高,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做这种题的正确率。

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中受益匪浅。如表1所示。

三、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思维导图优化政治学习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来构建知识体系,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教会学生用手绘思维导图的方法,用不同的图形和不同颜色进行笔绘。这样做,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课堂成就感,学生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强化,能够把教材及教师所教的知识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课堂时间比较充沛,还可以让学生对所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讨论交流甚至相互质疑,让学生之间擦出思维的火花,通过思维的碰撞使学生牢记所学知识,深化逻辑思维。

经济生活模块的第四单元知识丰富,关系错综复杂,我引导学生勾画了多种形式的思維导图,有学生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词为核心词,分别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部分构建了思维导图。

经过三年的训练,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思维导图,在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了四本高中政治教材的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学生也对思维导图的使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好感。

我做了一个调查问卷,其中有一题是:你觉得思维导图与传统结构图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的词云图如图3:

四、运用思维导图优化习题处理能力

高三复习面临高考的压力,习题讲解是复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新课改高考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时政、知识与方法进行整合,从而增强复习效果,提高做题能力。学生以“互联网”为核心词,分别从生产、分配 、政府、国际、文化、矛盾六个方面辐射开来,寻找“互联网经济”与各个模块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互联网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把握做题得分点,再遇到相关习题时便能更得心应手。

五、运用思维导图应注意的事项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上还有许多期待,见表2。

这些期待告诉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内容。

第一,不是什么知识都适合用思维导图,有些显而易见、难度较小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掌握,就没有必要画思维导图,不然就会导致化简为繁,降低学习效果。

第二,思维导图不仅可以用在学习知识上,而且可以用到方法及时政知识的总结上,更好地建立图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思维导图的使用效率,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思维导图所勾画的内容一定要是有效的,必须认真甄别。这一点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要对高考题有非常准确的把握,要弄清楚如何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如果过多、过滥,就会占用学生太多时间,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四,运用思维导图要求教师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才能在课堂上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激发思维的火花。

第五,思维导图策略的运用要针对教材不同内容灵活处理。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思维导图,对于复杂的材料,思维导图分析作用明显,但在简单的知识材料加工方面,其作用并不明显,因而要根据学习任务做好判断与选择。

总之,思维导图的训练需要长期地坚持,学生掌握起来需要一定时间,教师也需要不断做出调整,要有耐心与钻研精神。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 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 张鼎昆,徐克茹,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许惠英,张广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杨明.思维导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3(2):24-26,73.

[5]王延东.图式思维在高中政治复习课中的运用——以一堂“辩证唯物论”复习课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3):43-45.

猜你喜欢
习题课基础知识思维导图
巧用一题多变提高地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
如何上好化学习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