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2021-09-12 11:39张彦赟
求知导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

张彦赟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其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以及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质,从而达到新课改所提出的新要求。教师需要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并对专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明确自身的优点及不足,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9-0091-02

在高中阶段的课程教育中,语文占据重要的地位,学习语文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还有助于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改所提出的新要求,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灵活地应对实际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现现代化转型。

一、高中语文教师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贯彻落实了素质教育理念,还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在以往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使得最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太乐观。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着学生升学的压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向学生讲述阅读技巧方面的内容,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进行知识内容讲解。这就导致学生的日常语文学习太过功利化,学生只是浮光掠影地阅读文章,根本没有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本质内容,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全科教学的引领下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多方位锻炼学生的学习水平及阅读能力。教师还要对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从整体上看,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开展的教学太过功利化。一些教师只是按照考试内容为学生讲解知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提高。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点篇目是我国历史文化浓缩的精华,学生在日常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沉浸式阅读来感受书中描绘的情境,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运用自身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分析学习。教师会将重点学习内容绘制成一本册子,将文章的作者和创作的背景等内容通过考试常备的方式进行填充,学生只需要利用这一册子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即可。学生熟背了这些内容之后,就可以灵活地应对考试。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对文章主要情节和主要思想进行深入分析以及研究,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相关浓缩内容,这样会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变得被动。这种功利性的教学模式不仅严重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无法让学生认识到进行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这对学生后续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1]。

其次,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但是大多数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思路并不是课堂教学的范畴,而是需要学生在课后自己完成。再加上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师很少有时间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以及引导,即使一些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开展自主阅读,但大多只是学生自己看书,教师维护课堂纪律。一些教师并没有将阅读中的一些深奥的知识向学生进行全面讲解,只是非常粗浅地将考试重点和阅读融合,让学生自由阅读,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很难深入理解阅读的内容,还很容易丧失阅读文章的热情,甚至一部分学生会对阅读产生反感的情绪。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及引导。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学生选择了错误的学习方法,严重影响了其学习水平的有效提高。一部分学生认为课本中的内容和日常生活相距较远,他们更愿意通过影视剧来了解语文知识。高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是丰富而活跃的,他们比较喜欢阅读网络小说。一些学生在网络小说的影响下,没有重视课内学习,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思考思维以及思考习惯,对学习的情绪和态度是非常被动的,并且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以及引导。这就导致学生在提炼文章主旨时感觉无从下手,很难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以及主要情节,这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就是高中语文在新课改引领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教师需要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并且要在无形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学习思路的引导

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实现自身专业的发展,就需要转变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思路和学习思维进行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灵活地应对实际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另外,教师还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以及交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针对性[2]。在当前高中语文写作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时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写作质量的提升,教师可以开展合作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如在班级中,教师可以开展互评作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技巧,并且明确这些写作技巧的运用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

又如在教师评价学生作文时,某位同学描写秋天的田野,将田野比作金色的海洋,虽然这样的描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整个作文的内容还是不够生动。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自身的作文进行修改,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以及交流,集思广益,进行适当的修改。通过讨论,学生将描写田野的这句话改成:“当我走进田野,阳光照射下的天和地融为一体,田野就像金色的海洋一样,与天地一色。”这样的描述使整个作文变得更加生动,通过这样的评价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有效的修改。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并能整合優美词汇,在全方位的练习中掌握作文修改的技巧。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