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老城 映现晋商风韵

2021-09-13 08:04文化产业苗伟艳
文化产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榆次山西人票号

《文化产业》记者 苗伟艳

榆次老城

历史更迭,古今交替,时光的年轮从不停歇。那些曾经的繁华与辉煌,总会如昙花一现般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无痕迹。

如今,只看到陈旧的建筑和古朴的街道,它们无言地印刻着历史的沧海桑田。透过那些经年不变的青砖瓦砾,总会发现,原来历史从未走远。榆次这座古老的城,经历了千年的洗礼后,记录着三晋大地上的风土人情,展示着沉稳厚重的晋商文化。

榆次是山西古老的城市之一,是太原的南大门,素有“并南重镇”之称,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史书记载。隋开皇二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榆次老城。清同治时期在《榆次县治》中记载着其名称,“榆次禹贡冀州之域,上古帝榆罔凭太行以居冀州,榆罔之后,国为榆州,即今榆社等处,榆次与榆社地相次接属故名。”

可见榆次的历史之久远,文化之深厚。

20世纪50年代,在城市化建设中,榆次老城逐渐消失。直到21世纪初,老城开始修复。完工后的榆次老城,变得古朴厚重,让人们仿佛看到了曾经的盛世繁华。走在老城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城隍庙、凤鸣书院、清虚阁、大乘寺、褚趺书院、桑芸故居等众多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

山西省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就在榆次,它是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之一,是中国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在城隍庙前,有两尊貔貅威风凛凛地横卧在广场。据说,貔貅是一种发财的瑞兽。城隍庙前的貔貅在阳光下昂首挺胸,像一对忠诚的卫士,日夜镇守在古城。

凤鸣书院作为清代榆次的县学,是榆次的最高学府。院名来源于西晋荀藐,荀藐在任榆次知县时政绩卓越,有凤集榆次之说。凤鸣书院园林式的布局带给了莘莘学子典雅的学习氛围。园林中间有一座砚水湖,湖边有石景水瀑花木,营造出清静而优雅的环境,正是读书明心的好地方,也许曾有三两学子在这里探讨文学,于谈笑间便落笔成文。此外,褚趺书院等地也都见证着学子们日夜苦读的身影,深厚的文学积淀让这座老城更加优雅。

这些建筑历经了岁月的沧桑和风雨的洗礼,才有了如今的岁月静好。榆次正在向世人展示其历史的积淀之美,这座老城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也为后世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这座千年老城记载着无数个民族英雄守乡卫土的豪杰壮举,也演绎出了许多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

在榆次老城瓮城的西南角有一座亭阁,名为榆石亭,记载了2500多年前关于“美丽的石头会说话”的传说。《左传》中记载,晋平公二十四年的春天,有传言这块石头说了话,晋平公听说后,便向当时的乐师师旷询问。师旷告诉他,石头是不可能会说话的,可能是传闻有误,或者有某种心声想通过石头传达出来,以此来劝诫晋平公要仁政爱民,过分压榨百姓只会让他们敢怒不敢言。

后世也有多位文人谈到这件事,为官者也多以此来警醒自己要仁爱理政,造福一方百姓。位于县衙东南角的思凤楼,建在1米多高的方形台明上,台明四周设围栏,南北两侧为石踏步。思凤楼讲述了1700多年前吉祥的凤凰来集会的故事,即“有凤集于榆次”。民国《榆次县志》记载:“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六月,凤集其境。”成群的大鸟在榆次聚集翱翔,百姓传言,这种大鸟就是凤凰,是荀公政风清廉,为老百姓带来了吉兆。晋武帝司马炎听说后下诏令褒赞他,“就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爱之如父母,乐之如时雨。”

荀藐作为优秀父母官,深受百姓爱戴,其奉公为民的形象印刻在历任榆次地方官吏的心中。

七百多年以后,在宋朝天圣年间,考中进士的文彦博出任榆次知县。来到榆次的文彦博励精图治,广施仁政。从政之余,文彦博十分敬仰七百年前的地方父母官荀藐,故修筑思凤楼作为纪念,把思凤楼作为自己效法荀藐政绩的座右铭。后人为思凤楼撰联:民思善政,凤栖梧桐,两朝百代一杆秤;官重廉明,龙卧青云,一楼千古两贤吏。

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为官之道,为榆次老城带来了深厚的儒学底蕴。一座城,因为有了文化的支撑才能长久;一群人,因为有了共同的信念才能源远流长。榆次的老百姓身上也有着坚韧、诚信、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也正是山西商人能够走出山西,成为一代商帮的重要原因。

位于晋中的榆次老城,在岁月中沉默着、守候着,她同一位饱经风霜的睿智老人。它厚重的历史,虽然无法与人言说,但其中留下的诸多古建筑无不体现着浓厚的晋商文化。许多人慕名而来,漫步在榆次老城,街道两边是古色古香的建筑,气势恢宏,造型优美。这些建筑以汉族古建艺术为载体,使游客能够感受到悠久的历史,体会晋商的辉煌与繁华。

走在以南北大街为中心的商业街上,会看到许多鳞次栉比的商铺,顺着拥挤的人流前行,整条街都散发着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清中后期的榆次老城,位于南北大街的分界处,这里市场繁华,商业鼎盛,有着金融发达的标志性建筑。“天下第一楼”的匾额有力地彰显出晋商第一街历经的百年辉煌。老城街上那些厚重的条石,如同山西商人厚重朴实的性格,给人沉稳的感觉。

南北大街上众多的老字号商铺,还遗留着明清建筑的古典风格,中西合璧,至今仍人流如织,熙熙攘攘。这些老字号不仅保留了榆次曾经辉煌的商业历史,也让人们看到了榆次商贸长盛不衰的繁华。街道两旁的店铺高雅气派,至今仍可以看出晋商成功的经营之道和骄人的业绩。

说到晋商,很多人的印象都是特别会做生意的山西人。晋商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并在明清时期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是因为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着进取、敬业、诚信的晋商精神。他们遵循儒教精神,宽厚待人,诚信做事,用以德服人的方式去处理经商的关系和家族内外部的关系。优秀的品质,让山西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被人信任。

榆次老城

众多的古典建筑,吸引了多部电影来此取景拍摄。由此看来,榆次老城丰厚的电影文化元素,也能够体现出晋商的精神。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影视城,《铁梨花》《乔家大院》《晋商》《走西口》等五十多部影视作品都在这里取景拍摄。

其中《晋商》《走西口》讲述的就是晋商走出家门做生意的故事。

《走西口》通过描述年轻人离开家到外地闯荡的种种经历,来表达晋商出门在外的艰辛。这里的西口指的是现在右玉县的杀虎口。在杀虎口有两条叉路,一条往西北,一条往东北,都能到达内蒙及其以北地区。有些走出来的人,不知道应该往哪边走的时候,会扔鞋子来决定。这说明早期的晋商,其实是带着冒险精神上路的。他们不确定自己将要走向哪里,也不确定脚下的路是否正确,只凭着一腔热血,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义无反顾地走向未来。

就这样,许多山西人都走出了这片贫瘠的土地。有些人回来了,收获满满,带领自己的家族走向繁盛,有些人却再也没有回来。这条路不好走,冬天寒风刺骨,缺衣少食,也许还没到达就已经失去了竞争的资格,把自己年轻的生命葬送在路上。遇上土匪盗贼出没,更是生死未卜。再恶劣的情况,也没有阻挡他们走出去的脚步,就这样,坚定勇敢的山西人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衣锦还乡的山西人,是怎样把大量的银两带回家乡的呢?这个时候,票号应运而生。最初发明票号的是一位叫雷履泰的商人,他给票号取名日升昌记。人们把银两存在日升昌记店铺中,店家把票号给存款人当作凭证,存款人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的日升昌记取出自己的银两。票号的发明,为走南闯北的晋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没有任何人的成功是无缘无故的,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山西商人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过程是艰难的,道路是崎岖的,可是一代代山西人没有放弃,因此才有了后日的辉煌。如今,虽然晋商创造的辉煌已经随着历史远去,但他们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商业文化精神。

猜你喜欢
榆次山西人票号
The Spirit of National Defense Is in Our Hearts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山西票号的固执
山西票号的固执
山西人为什么爱吃醋
转型综改看干部担当
大惊小怪说晋商——游榆次常家庄园有感
带个“西”字就穷吗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榆次地区广告设计中汉字造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