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烧伤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2021-09-13 04:57施文娟徐琦量王惠康偰时欢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7期
关键词:趋化平均水平趋化因子

蒋 逸,施文娟,徐琦量,周 剑,王惠康,戴 强,偰时欢

(溧阳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 溧阳 213300)

感染是烧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感染是导致烧伤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全 身 炎 症 反 应 综 合 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脓毒症休克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1]。有研究表明,感染可使烧伤患者出现体内环境稳态失衡的现象,致使其发生多器官衰竭、组织损伤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其死亡[2]。严重烧伤患者的病情复杂且病程较长,其感染症状若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可诱发MODS、SIRS、脓毒症休克、烧伤脓毒症等病症[3-4]。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是机体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其免疫应答作用在严重烧伤患者抵御感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5]。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其外周血NEU趋化功能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期间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严重烧伤患者和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4例体检者。将14例严重烧伤患者作为研究组,将接受健康体检的14例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8例,女性6例;其平均年龄为(36.2±10.5)岁。在参照组体检者中,有男性10例,女性4例;其平均年龄为(35.9±10.2)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外周血NEU、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 钙 素 原(procalctionin,PC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肿 瘤 坏 死 因 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 介 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检测。然后,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其NEU趋化功能变化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对研究对象进行外周血NEU、CRP、PCT、NEUT、PLT、WBC、TNF-α、IL-6和IL-10检测的方法是:1)在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的第1 d、第3 d和第5 d及参照组体检者接受体检的当天,使用4个2 mL的采血管采集其外周静脉血作为检测标本。2)对研究对象进行外周血NEU检测。⑴使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研究对象的NEU。分别取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第1 d、第3 d和第5 d及参照组体检者的检测标本,按照1:1的比例向检测标本中加入30 g/L的右旋糖酐,将检测标本在室温条件下静置20 min后,提取上清液。对上清液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10 min,重力加速度为400×g,温度为15℃)后,加入3 mL 的Hank平衡盐溶液(不含钙离子和镁离子),再次对其进行悬浮、沉淀处理。避光吸取3 mL的Ficoll淋巴细胞分离液后继续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0.5 h,重力加速度为400×g,温度为20℃),除去上清液后使用裂解液对沉淀物中的红细胞进行裂解,再次对经裂解的红细胞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0.5 h,重力加速度为400×g,温度为20℃)。重复进行2次的红细胞裂解,除去上清液后即获得浓度为5×106个/mL 的NEU。⑵使用琼脂糖趋化试验法检测外周血NEU的趋化距离。①在RPMI 1640培养基(含有4.6 mL的热灭活胎牛血清)中加入0.55 g的琼脂糖,再将其与Hank平衡盐溶液混合并轻微震荡后配制成混合液。②将配制好的混合液静置在温度为70℃的热水箱中进行20 s的水浴,然后将其放在无包被的培养皿(直径为35 mm)中,在室温条件下让其冷却凝固。③在空心管(孔径为3.5 mm)上打3个孔(间距为2.4 mm)。④将从研究组患者检测标本中分离出的NEU的细胞浓度调整为1×107个/mL,分别将10 μL的NEU加入空心管两边的孔内,再将同体积的1L趋化物IL-8加入到空心管中间的孔内。⑤将空心管置于含有5%CO2的培养箱中(温度为37℃)进行2 h的培养,然后在显微镜(倒置,40倍)下观察NEU的趋化距离。⑥分别取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第3 d和参照组体检者接受体检当天的外周血NEU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10 min,400×g,温度为4℃),然后对经离心处理后的细胞重新使用预冷项目缓冲存储器(program buffer storage,PBS)进行3次悬浮处理,去除上清液,再次使用结合缓冲液(100 μL)对细胞进行悬浮处理。将适量的鼠抗人CXCR、CXCR2流式抗体(分别经藻红/藻蓝蛋白标记)加入经处理后的细胞中,孵育0.5 h。对孵育后的细胞进行离心处理,去除上清液,再次使用500 μL的结合缓冲液对其进行悬浮处理,最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NEU中CXCR1、CXCR2等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情况。3)分别取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第1 d、第3 d和第5 d及参照组体检者的检测标本进行CRP、PCT、NEUT、PLT、WBC检测。4)分别取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第1 d、第3 d和第5 d及参照组体检者的检测标本,在室温条件下静置0.5 h后对其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10 min,重力加速度为400×g),提取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10的含量,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NEU趋化距离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第1 d、第3 d和第5 d其外周血NEU的趋化距离均短于参照组体检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NEU趋化距离的比较(μm,±s)

表1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NEU趋化距离的比较(μm,±s)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组别 外周血NEU的平均趋化距离研究组(n=14)入院后第1 d 1478±103*入院后第3 d 1394±83*入院后第5 d 1016±92*参照组(n=14) 1901±121

2.2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NEU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1和CXCR2阳性表达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外周血NEU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1和CXCR2的阳性表达率均低于参照组体检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NEU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1和CXCR2阳性表达率的比较(%,±s)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NEU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1和CXCR2阳性表达率的比较(%,±s)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组别 CXCR1的阳性表达率 CXCR2的阳性表达率研究组(n=14) 48.2±1.7* 79.1±1.7*参照组(n=14) 95.5±4.4 97.7±2.2

2.3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CRP、PCT、WBC、NEUT和PLT水平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第1 d、第3 d和第5 d其外周血CRP、PCT、WBC和NEUT的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体检者,其外周血PLT的水平与参照组体检者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CRP、PCT、WBC、NEUT和PLT水平的比较(±s)

表3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CRP、PCT、WBC、NEUT和PLT水平的比较(±s)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组别 CRP的平均水平(mg/mL)PCT的平均水平(ng/mL)WBC的平均水平(×109/L)NEUT的平均水平(×109/L)PLT的平均水平(×109/L)研究组(n=14)入院后第1 d 79.2±1.4* 4.6±2.2* 13.5±3.9* 7.8±0.03* 187±92入院后第3 d 96.4±0.5* 5.9±2.4* 13.2±2.7* 9.6±0.01* 194±93入院后第5 d 89.5±0.1* 6.1±1.2* 14.1±3.4* 11.2±0.54* 213±83参照组(n=14)5.1±2.5 0.4±0.1 6.5±2.2 1.8±0.05 218±95

2.4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各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入院后第1 d、第3 d和第5 d其外周血TNF-α、IL-6和IL-10的水平均高于参照组体检者,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各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pg/mL,±s)

表4 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各项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pg/mL,±s)

注:*与参照组相比,P<0.05。

组别 TNF-α的平均水平IL-6的平均水平IL-10的平均水平研究组(n=14)入院后第1 d 7.5±3.1* 12.1±1.1* 181.2±2.2*入院后第3 d 9.6±3.0* 11.7±2.2* 156.4±1.2*入院后第5 d 10.7±1.5* 9.6±3.1* 233.8±2.9*参照组(n=14)1.1±0.2 2.4±0.5 2.4±1.3

3 讨论

感染是导致烧伤患者死亡或发生脓毒症的重要原因。人体外周血白细胞中NEU的含量最为丰富,约占白细胞总含量的50%~70%。NEU具有黏附、脱颗粒、趋化、活化、吞噬等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学功能,是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6]。NEU可起到抗感染的作用[7]。NEU的趋化是指NEU向感染部位做定向运动的过程。NEU的趋化功能出现障碍,可致使机体无法有效地抵抗病原菌,进而可引起MODS[8]。有研究表明,烧伤患者发生死亡与其外周血NEU的迁移失败密切相关[9]。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早期其外周血NEU的趋化功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此情况的发生与其外周血NEU中CXCR1、CXCR2等趋化因子受体的阳性表达及其外周血CRP、PCT、WBC、NEUT、TNF-α、IL-6和IL-10水平的升高有关。

猜你喜欢
趋化平均水平趋化因子
三维趋化流体耦合系统整体解的最优衰减估计
带非线性扩散项和信号产生项的趋化-趋触模型解的整体有界性
具不同分数阶扩散趋化模型的衰减估计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免疫中调节作用的新进展
人及小鼠胰腺癌组织介导调节性T细胞聚集的趋化因子通路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一类趋化模型的稳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