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加工工艺”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知识体系构建

2021-09-13 10:20张兴旺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张兴旺

摘 要:课程思政有效实施的基础是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德育元素并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宝玉石加工工艺”是宝玉石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该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大学生树立“君子”道德标准,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课程知识为主线,在构建课程育人元素知识体系矿框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课程蕴含的育人元素,为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奠定了扎实基础,也为其他相关课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玉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55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并不是新开始一门课程,或者新增设的一项活动,是基于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是要求所有的专业课程既要做到知识传授,同时也要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所有教学活动中去,承担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宝玉石加工工艺”专业课程作为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不仅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华玉文化,树立“君子”道德行为意识,提升人文素养。本文就“宝玉石加工工艺”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课程思政育人元素知识体系构建,力求思政德育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入,为开展课程思政奠定基础。

1 课程育人元素知识体系框架

“宝玉石加工工艺”课程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一是中国玉石雕刻发展历史,包含石器时代玉石起源,奴隶社会时期玉文化发展,封建社会时期玉器雕刻工艺继承与发扬等内容,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玉文化的基本内涵;二是玉石雕刻设备,包括各类雕刻设备及常用辅助材料;三是玉雕设计原则,包括白描及原石图案设计,学习该部分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审美观;四是玉雕技法的实践学习,包括浮雕、圆雕及镂空雕刻等技法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以上四部分内容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建了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即有“君子比德如玉”的道德规范,“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人文精神,又有对精湛工艺的艺术审美欣赏和追求工艺美术作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是课程中贯穿始终的中华玉文化——中华文化中独有、具有鲜明特色、优秀的那部分文化。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悠久的历史背景、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审美观念、深厚的人文底蕴、精巧的雕刻工艺影响着中华民族。

2 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挖掘

在对本课程内容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主要从人文素养、道德修养、工匠精神及创新精神等几个方面对课程育人元素进行了挖掘与提取。

2.1 人文素养育人元素

中国文学是中国古今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玉文化是中華文明的基石,而玉文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中必然有所反映,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实。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其中有不少涉及玉器或与玉有关的名篇名句,如“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郑风——女曰鸡鸣》)其意是:我知道你来慰劳我,把由几种玉组成的佩玉赠送给你。“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秦风-小戎》)之意为:想起我那心上人,温文儒雅有如美玉。屈原《九章-涉江》中云:“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此句是说:登上昆仑山品尝玉之精华,可与天地一样长寿,像日月一般光辉。这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在学习诗句的同时,还可以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拓展知识讲述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再如《诗经·小雅·鹤鸣》中的“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别处的石头可以作为砺石,用来琢磨玉器,后来比喻他人的做法或者意见能够帮助自己改正错误或提供借鉴。

之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有不少用“玉”字的句子或题名,还有涉及玉的主题与情节。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就表达的是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再如,“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所描写的是作者将诗文与玉雕相类比,好的诗文就要像雕刻玉器一样精雕细琢才能出精品。此外,描写玉工碾玉劳动及其不幸爱情遭遇的宋话本《碾玉观音》,与玉的关系就更为直接。元明杂剧《玉玦记》《拾玉镯》《一捧雪》等,也都是以玉文化素材为创作线索的代表作品。清代著名小说《红楼梦》与玉、玉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从《石头记》到《红楼梦》,从女娲补天遗石─通灵宝玉─“命根”─贾宝玉─林黛玉……直到全书悲剧性的结局,无不贯穿着玉文化的诸种理念。

我国第一部记录汉字的字典——《说文解字》,也是文化的记载。该字典中共收录汉字9353个,分为540个部首,其中玉字部共有126个。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表示普通的玉,如“琼”“瑾”“琪”……一直到“琳”,共24个字,都是一些普通玉和玉器的别称。由于玉石的颜色、产地及品质不同,古人对它们的命名也不一样;二是具有特殊用途的玉,即礼玉、瑞玉、佩玉葬玉等,如《周礼·春宫·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琀”是葬玉的一种:这些字都体现了玉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古人对玉的认知。在学习中国玉雕历史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中国汉字产生的历史背景,掌握在历史发展、演进中,汉字所承载的独特的文化信息,这有利于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

2.2 道德修养育人元素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