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提升大学生使命意识的思考

2021-09-13 10:20许晓晴于杰于淼于海燕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0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

许晓晴 于杰 于淼 于海燕

摘 要:新时代的大学生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既是中国发展成果的受益者,又是重大使命的承担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注重对大学生使命意识的培养,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使命意识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先进青年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新时代自身肩负的历史重任,激发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使命意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0.058

使命是指一个人应完成的任务和应尽的责任。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曾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大学阶段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大学生使命意识形成、发展、成熟的黄金时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应当通过一次次真实历史事件的讲述,使青年大学生认识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引导大学生认清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1 转变教育理念,重视使命教育

“纲要”课是以讲述中国近现代历史为主的大学生必修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纲要”课“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积贫积弱、饱受沧桑,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艰苦斗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使命意识应当是贯穿始终的一条精神主线。使命意识是与中国共产党相伴而生的,并在我党的发展历史中始终坚持的。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明确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正是使命意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以不怕牺牲和英勇奋斗的精神状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在现实教学中,使命意识教育常常出现教材不重视、教师忽视、学生轻视的现象。首先,“纲要”课教材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描述,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方面涉及较少。事实上,使命意识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的精神动力,具有特殊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其次,受教材影响和课时限制,一些教师在讲授时常常忽略将历史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相结合,对党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讲解不够深入,没有将中国共产党使命意识与历史事件发生的必然性讲透彻。最后,教师讲授不深入,导致学生对历史事件理解不全面,对使命意识认同程度不高,甚至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没有真正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育人的目的。

使命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政黨的主要方面,它像一面旗帜始终激励着共产党员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纲要”课教师应提升对使命意识的重视程度,在教学中讲述史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发他们对真实历史事件的理性思考,从历史事件中提升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其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对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突出专题教学,贯穿教学过程

目前,高校“纲要”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有的教师还停留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中,在教学中忽视了历史使命对历史事件的推动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意见》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教育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纲要”课教师应当突出专题式教学的优势,将使命意识贯穿到课程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与整合性,注重各章节之间的必然联系,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理、归纳、提炼和升华,并以专题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现教材模式向教学模式的转变。专题式教学模式能够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主线,将史实重新串联起来,使教学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提升学生对“纲要”课的兴趣。

事实上,大学生使命意识教育是既具有历史传承性又与时俱进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严重的境况下,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诞生起,中国共产党就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并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使命意识就像一条红线,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始终,并最终推动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纲要”课教师应当在讲述党史的过程中,将重点放在青年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上,通过戊戌维新运动、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上每当国家有难,青年都会挺身而出,不畏强权地追求真理、捍卫主权。提醒当今大学生勿忘国耻,承担使命,接过时代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3 开展实践教学,注重学以致用

实践教学是巩固学生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纲要”课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历史观、理性的爱国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以及观察分析社会历史问题的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纲要”课教学内容紧凑,教师理论讲述过多容易使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割裂感,缺少整体连贯的历史观。针对这一现象,“纲要”课教师应当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结合学生实际,带领学生观看一些与所讲历史事件相关的影像资料或电影,如《开国大典》《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七七事变》等,使学生更生动直观地理解教师讲过的历史事件,并将学过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更深刻地理解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必然性。但一些影视作品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在拍摄过程中可能会添加一些虚构成分,这就需要“纲要”课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加以引导,避免学生对历史产生误解。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人物说史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正确树立唯物史观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