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育情境空间与儿童发展实践研究

2021-09-15 00:57吴敏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美育创设空间

吴敏

空间是个包容性非常强的概念,既指物理环境,也指由人际互动所形成的心理空间。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通过用心的情境创设和利用,既能实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幼儿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的常规要求,又满足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体验,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空间情境中的儿童美育课程

幼儿到底需要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在各国、各地域的文化传承、经济发展和教育资源情况不尽相同的背景下,多样繁杂的课程理念、办学特色充斥着整个幼教行业。作为教育者,不宜妄断孰优孰劣,好的空间环境不应仅仅停留于基本的安全性和美观性上,更应包含课程文化的趣味性、開拓性和适度性等方面。

(一)融美于园,环境凸显回归幼儿本真

1. 统筹与挖掘,打造艺术性硬件环境

环境既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也是美育寓教于心的基本方法。我园在空间环境打造时做了深度思考,将课程与空间环境充分对话,并融合实施,让环境的教育功能触手可及、立体呈现。从而使优美的生态环境,浓郁的园所艺术气息与齐备的现代化设施相得益彰。

我园整体环境设计基于“系统性·儿童性·生活性·适宜性”原则,以自然源和艺术风作为设计主线,园内装修风格干净清爽,没有过多的造型装饰,并且强调功能性,如我们巧妙利用走道空间创设艺术大厅、音乐角、悦读吧、悄悄话等功能区域。楼道、转角、走廊随处可见的大师名作和在班级入口“小眼看大师”墙面的童稚表征,都弥散着空间艺术魅力。与经典大师的对话,激发和释放幼儿最本真的创意,唤醒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让其更好地解读和体验多元的世界。 在户外环境创设中,我们提取米罗作品中的形状,红、黄、蓝、绿等颜色基调,以及交织的点线面等元素,打造了一个全园涂鸦、充满童趣和人文气息的幼儿园。我园秉承每个幼儿都是天生的艺术家的理念,打造出“转角遇见美”“一步一景”的环境,引导幼儿用心感受、接收艺术传递的能量。美育让孩子们接触艺术形式,不仅培养了他们感知与欣赏能力,而且还开拓了他们的表达与创造能力。

2. 追随与支持,创设多元化游戏环境

我们充分尊重幼儿游戏的天性,追随幼儿的兴趣,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彰显幼儿个性的游戏环境,并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和游戏材料,给予幼儿更多自主发展的活动空间,支持幼儿的自由表达与表现。如在幼儿园大厅处创设的童言童语小屋,既是电视台的播报站,幼儿每日在这里播报自己的所见所闻。也可作为一个温馨的角落,为幼儿提供富有安全感、趣味性的游戏基地。还是一处私密性的空间,使幼儿在独处舒适圈里按照自己的想法支配环境,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情感。在这样一个充满真实性、生活性和游戏性的环境中,幼儿尽情地放松、学习、游戏,满足安全感的同时产生对集体的归属感。

3. 尊重与理解,构建开放性心理环境

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能带给人舒适愉悦的感受。幼儿园不仅在物质上为幼儿创设和谐的空间,同时还注重构建与营造支持、包容、开放的心理成长环境。为实现“健体益智、灵心慧目”的培养目标,我们在创设幼儿心理健康环境上也独具巧思。如每个班级的“Happy time”区角不仅包含了班级文化、近期热点,还是幼儿心灵的港湾。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和关心他们,教师的态度会成为幼儿从镜子里看到的态度,会激发出他们成倍友善地回应教师,也会共同营养师幼双方的精神,温暖双方的心灵。

中国人在传统教养文化古训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它揭示了“人是环境之子”的道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人在幼年时期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染苍则苍,染黄则黄。这要求教育者要善于有效开发和利用空间环境中包含的美学因素来教育幼儿,持续构建尊重与理解美的情境氛围。

(二)美术支架,课程建构合于美育养成

我园秉承“美育滋养人生,游戏润泽童年”的办园理念,将通过多彩而又具有挑战的综合课程,为幼儿架构一个包含“畅快、自主、悦纳、怡性”理念的园本课程体系。我园美术课程融于艺术,汇于美育,体现幼儿发展养育观,正是在这样的课程建构下,确立了培育幼儿全面平衡的个性、养成终身学习悟觉力的目标,为幼儿健康丰富的人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游戏化美术活动

我园以游戏化美术集体活动为切入点,探索美育课程实施的路径,提升教师实施美育集体活动的有效性。幼儿欣赏绘画作品需要多感官参与,一旦幼儿被作品所感染,体会到作品的独特之处,就会跃跃欲试。欣赏带动创作,创作加深体验。为了让幼儿体会大师创作的过程,教师除了在主题、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基本指导外,还应提供丰富的表现方法。例如,要想更好地理解像波洛克同风格画家的作品,幼儿亲历绘画过程比单纯观察要有效得多。波洛克以在画布上泼溅颜料而出名,他的绘画过程看起来与幼儿玩颜料的做法很相似,他不受常用绘画工具的限制,也不受绘画技法的束缚,没有铺得整整齐齐的画纸,有的只是大胆创造和对绘画过程的投入。为了让幼儿的尝试更有意义,教师先介绍波洛克独特的绘画方式,然后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尝试。如提供稀释的颜料、刷子、报纸团、瓶盖、各种树叶、有凹凸花纹的塑料制品甚至是揉皱的锡纸等,让幼儿在铺满地板的大纸上自由地用这些材料创作。幼儿也许在绘画技巧方面获益不多,但我们更看重他们在突破惯性思维、大胆表现等方面获得的自我悟觉。他们通过创作与画家进行心灵对话,体会到了自由想象可以表现的快乐。

2. 多主题流动性画展

我园把中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融入园所空间环境的创设中,形成天然的画展,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能寻觅到艺术作品的踪迹。它们或是整齐地排列在墙上,或是利用画架、绸布、绿植等自然装点,转角遇到美的理念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园与闽江师专艺术系合力创办了“萌丫小画展”,作品涵盖国画、油画、装饰画等画种,有效提升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此外,我园还围绕季节、节日等主题举办了系列画展,这是属于幼儿的展览,平常的景和物,人和事,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美好,小小艺术家们用自己或稚嫩、或天真、或拙朴的画笔,描绘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二、情境空间中儿童的发展

幼儿教师不缺乏美感,缺乏的是用心营造的情境。我们不能让幼儿成为“美丽的盲人”,所以我们积极创造适宜的审美环境,充分调动幼儿的一切感知系统,引导他们多看、多听、多说、多思考,实现环境激趣,让幼儿融浸于有温度的美感情境空间。

(一)由浸润到感悟

我们重视给予幼儿安全健康、多元探索、舒适清新的生活学习环境,创设齐全开放的幼儿成长空间,以经典美术作品中的形状、色彩、光影等艺术元素贯穿于幼儿生活学习的空间里,赋予空间魔力,让美感在幼儿的心中潜移默化地生根发芽。如我园户外蜿蜒的沙水池设计灵感来源于梵高的《星空》,我们将沙池与星、月、夜结合,借用光学原理,通过水池里的水在光照条件下反射出实物的景色,这种捕捉自然变化的形式就像是印象画的色彩呈现,有趣又富有极强的艺术性,充满了梦幻与浪漫。又如在户外的小亭子中,我们给孩子们设计了专门的创作空间,让孩子们在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对美的形态、结构的感悟,从而发展他们观察事物的敏锐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二)由观察到体验

在重视环境創设的同时,更要注重反映课程在空间环境中的动态性。课程空间环境的动态性包括两个含义:第一,空间环境的创造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需要不断变化;第二,在不断更新空间环境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和条件。因此,要让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发展、自我观察、自由体验的情境。如我们利用楼道、走廊空间,展示幼儿的创意作品。同时在班级中进行《小眼看大师》课程,以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的艺术大师为切入点,利用每天10分钟的时间引导幼儿观察大师作品的元素构成特征等,并与幼儿共同欣赏、交流讨论,通过多种形式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们不仅认识了东方的吴冠中、张大千、齐白石,了解了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独一无二的清明上河图等。同时,也走进了蒙德里安、梵高、马蒂斯、安迪沃霍尔等西方大师的世界。在美丽温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幼儿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看见的,想到的,画出来的新世界突出了学习游戏化、艺术生活化的儿童发展之基本。

(三)由想象到表现

幼儿园的班级主题墙作为幼儿生活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学习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一面真正让幼儿喜欢、能积极互动,并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主题墙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我园以年龄段为单位,创设适合本年龄段幼儿特点且具有整体性的主题墙背景。如小班以米奇为主题,用白色麻布为底,喷上绿色加以点缀;中班以四季的树为主题,打造季节变化的背景;大班则以绿为主色调,配以藤条、绿植等元素,打造极具森系风格的风景墙。另外,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主张打破班级的界限,将美工区外移至走廊,打造风格迥异的美工长廊,如用竹子、树叶、麻绳、干花等材料打造的自然野趣之风,呈现极具“别样风情”之美。月亮和星星会说话,草和虫可以唱歌,在这样充满生命和想象力的空间环境中,能更好地引导幼儿释放表现的天性和激发创作的灵感。在这里,每个幼儿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力,每个想法和创作都会得到尊重,他们独特的审美情感和表达都会受到接受和肯定,从而进一步丰富美工长廊的空间环境。

三、结语

空间环境是一种隐性语言,它能通过造型色彩、形象和布局安排随时随地影响幼儿的思想、行为和人格。良好的空间环境能积极地影响幼儿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空间情境的创设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故我们应基于渗透的原则,充分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和审美品位。

综上所述,以幼儿为主体,有效开发利用空间环境中所包含的审美情境,有利于发展幼儿视觉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有利于促进幼儿对空间关系的把握,发展二维及三维空间的转换能力,有利于幼儿审美文化积淀,进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达成美育与儿童发展之特殊价值和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美育创设空间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空间是什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享空间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