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才振兴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路径探究*

2021-09-16 03:25王小龙
大众文艺 2021年16期
关键词:情怀育人传统

王小龙 曹 翔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 22500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力量,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扮演者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培养源源不断地“生力军”的重要角色。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立德树人,培育越来越多的具有服务乡村振兴意愿,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的“新农人”,发挥高校文化育人作用,成了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一、乡村人才振兴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的意义

(一)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

从乡村人才振兴的角度看,这是高校大学生情怀培育的范畴,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选择未来就业方向时,“谈农色变”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不仅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培育当代学生“三农情怀”的重要力量,情怀入心,也就指引了学生未来规划的方向,进一步大牢了学生投身服务乡村振兴实践的基础。

(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中华传统文化起源于先人的历史性创造并影响当下,既有深耕于人心深处的伦理精神文化、规范人文关系的制度文化,还有以固态化具象呈现的物质文化。它积淀了丰富的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和经验,是当下乡村治理宝贵的思想和素材供给者、思路或方法参照对象,具有多方面价值功能,被有关学者视作“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密钥”通过以往的大学生“三下乡”等各项服务乡村振兴实践来看,我国即将走上乡村振兴建设岗位的接班人,普遍存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发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文化不了解,对优秀传统不理解的现状。大学生是未来在广阔农村舞台上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力量,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其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更“接地气”,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三)构建乡村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乡村文化自信不仅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着更深层次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构建乡村文化自信所面临的困境主要集中在流行文化的冲击和缺乏完善的传承制度上。一方面,浩浩荡荡的流行文化正挟裹着优秀传统文化滚滚向前,尤其在瓦解乡村文化在其原本范围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我国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口口相传。乡村文化的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因此,要通过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毕业后、返乡后始终铭记这份文化自信,并在实际工作中付诸实践或在日常生活中做行走的“宣传员”,成为乡村推动发展,建设农村乡风文明和文化自信的“领头雁”。

二、乡村人才振兴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存在的困境

(一)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学习意识不足

在当前大学校园,主流价值观缺位的现象凸显,一些学生对传统文化存在“过时的、无用的、形式主义的”片面认识,使得当前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普遍不足,对传统文化的主动学习意识更为薄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一方面现实表现在不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正在慢慢削弱。这一错误价值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很多优秀传统文化被遗弃,在其推广上所遇到的阻力也更大。青年一代传统文化主动学习意识的缺失,直接影响的是文化自信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其投身乡村振兴服务的实践。

(二)“课堂教学”与“文化育人”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

当前我国高校,谈道乡村人才振兴队伍的培养,尽管一些涉农高校和专业已经考虑到从情怀培育的角度提振学生服务投身乡村振兴的意愿,但课堂教学和文化育人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其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专业课程的学习与专业文化的结合不够紧密,往往存在专业文化教育和专业学习彻底割裂的现象;另一方面,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传统文化对主阵地的融入不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结构单一,导致学生的掌握能力差,兴趣集中程度低,难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长期积极指导。

(三)乡村传统文化面临“后继无人”传播困境

“乡村文化是指以农民为主体的,建立在广大乡村区域共同体的生产生活基础上,受制于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而形成的文化,是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风俗习惯、科学文化以及组织制度等的总和。”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乡村文化特别是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话语权的缺失,现实与需求的脱节以及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的缺失,数字化的鸿沟使得这一现象愈演愈烈,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播正在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乡村传统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社会稳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何传承乡村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让民众“记住乡愁”,成为当代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历史问题。

三、乡村人才振兴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育人路径

(一)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依托,拓宽高校文化教育的覆盖面

在高校文化育人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应以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优秀农村传统文化为依托,拓宽高校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实现乡村传统饮食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传统建筑文化、传统手工技艺文化和传统节庆典仪文化等的渗透,拓宽高校文化教育的深度,使得广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习得服务乡村振兴的专业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提高其投身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校企合作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平台,使得学生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尽可能多地运用在服务乡村振兴,尤其是优秀传统文化振兴的实践上,同时,要将文化育人落到实处,推动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达到提升高校文化育人价值的目的,以上实施路径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主动性,进而通过文化涵育其家国情怀。

(二)改进思政教育模式,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体验度

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和选择上,需要将是否能够体现和涵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指标。针对涉农专业学生,教材内容还需因材施教,更加凸显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农村传统文化的比例。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有了这些基础,还应当强化思想政治课堂实践教育,做到知行合一。通过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共同体,发挥共同体内部各地区、各学校、各教师的独特优势,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去体验、去感悟,深层次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学习效果。有了思政教育的搭台,进而可以在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上打造样板,持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每一门课程,深入每一个课堂,埋在每一名学生心底,提高传统文化学习的体验度,彻底转变“课堂教学”和“文化育人”两张皮的现象,为学生做出服务乡村振兴的生涯规划赋能。

(三)推动乡土文化教育,培育传统文化认同感

乡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源头,乡土文化是链接乡村过去、当前和长远的纽带,作为高校培育出的“新农人”,一方面,他们可能在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后来到并不熟悉的乡村,这种乡土情怀的脱节为其开展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另一方面,即便他们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随着当进飞速发展的社会,外来文化对已有乡土文化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历史的漫漫长河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沟通我们和祖先精神文明的桥梁,我们的祖先都来自广袤的农村大地,通过形式多样的乡土文化教育,激发当代人的归属意识,把这种埋在心底的情怀上升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进而取其精华,是培育当代人传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举措。进而把这种传统文化教育引入校园,与常规的教育方式相结合,激发每一名学生心底对家乡和对祖先生活地方的向往和热爱,真正实现让农村留得住人,引得来人。

高校解决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人才短板问题,亟须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涵育作用,使学生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被动接受转化为情怀上的认同,实现代代传承,后继有人。

猜你喜欢
情怀育人传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章太炎诗中的忧国忧民情怀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少女情怀总是诗
清明节的传统
黑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