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施赤霉素对骏枣叶片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2021-09-16 09:05樊丁宇赵婧彤阿布都卡尤木阿依麦提耿文娟
西北农业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枣果纵径横径

樊丁宇,赵婧彤,3,阿布都卡尤木·阿依麦提,3,靳 娟,杨 磊,郝 庆,耿文娟

(1.新疆农业科学院 园艺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新疆地区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乌鲁木齐 830091;2.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3.新疆佳木果树学国家长期科研基地,新疆阿克苏 843000)

赤霉素是世界上公认的五大类植物激素之一[1],在植物界内分布十分广泛。赤霉素可以增强叶片光合效应、促进细胞生长、使植物提前开花坐果等,被大量应用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上,用来提高产量和品质。在果树[2-4]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低质量浓度(20~30mg/L)赤霉素,对于提高光合作用,增加产量有积极作用;曹柳青[5]研究显示,枣花期喷施适宜浓度赤霉素能够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增加坐果率;花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和氨基酸叶面肥等措施可以为枣树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花粉发芽并增加坐果率[6-8];周相娟等[9]研究也表明赤霉素处理后香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经研究,金丝小枣[10]枣树开花达30%左右时,喷施12mg/L赤霉酸药液能显著提高沧州金丝小枣枣树的座果率、单果质量、着色和单位面积产量;在寒富苹果[11]盛花期施用赤霉素,拉长了苹果的果柄,限制了果实的横向生长,增大了果实的果形指数,明显降低了果实的单果质量,显著提高了发育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基本品质。

枣(ZizyphusjujubeMill.),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Mill.)植物,具极强的抗逆性,抗寒耐寒、耐瘠薄,适应性极强[12]。但是多数枣品种自然座果率极低,如新疆南疆地区主栽品种骏枣,自然座果率仅为开花总数的1%左右[13]。新疆果农在骏枣的生长过程中大量的使用赤霉素,一方面促进座果,提高产量。但另一方面滥用激素,包括喷施时间不当、喷施浓度高、喷施次数过多等对品质及果品安全性的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红枣长期不合理的喷施植物外源激素使得品质下降、抗性降低[14],出现了裂果和畸形果,这不仅增加了枣树的管理成本,还降低了红枣的食用安全性。

目前,赤霉素在果品中的研究多集中在品质产量上,针对赤霉素处理后不同时期的果皮结构研究不多,而枣树花期喷施赤霉素后果实中内源GA3含量的变化规律也罕见报道。本试验在合理使用植物激素的前提下研究盛花期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骏枣叶片光合效应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探索喷施赤霉素后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中内源GA3含量的变化和果皮结构,旨在确定新疆‘骏枣’合理喷施赤霉素的用量,为实现‘骏枣’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和材料

试验于2020年夏秋季节进行,试验地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万亩生态园,品种为骏枣,树龄2 a,枣园种植采用矮化密植模式,株行距 0.5 m×1.5 m,当年主枝短截,放3~4个新生枣头,树高1.2~1.5 m,冠幅0.8~1.0 m,砧木为酸枣,南北行向定植,土质为沙壤土,园相整齐,树势均衡,除喷药处理外,其他管理措施一致,管理水平较好。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赤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CK:0 mg/L、T1:10 mg/L、T2:20 mg/L、T3:40 mg/L、T4:60 mg/L、T5:80 mg/L;每处理3个重复,各处理均选择树势均匀的30棵树为试验树(10棵为1个小区,3个重复),在试验地的骏枣盛花期时(7月2日)进行第1次喷施,一共处理2次,7 d后进行第2次喷施且各处理喷施的药剂浓度与第1次相同。使用的药剂为纯度98%的GA3粉剂(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工使用电动喷雾器对全植株进行雾态喷施,直至叶面滴水为止,喷施时间为21:00-23:00。

1.3 调查与测定指标

1.3.1 枣果内源GA3含量的检测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骏枣6个处理后5个发育时期果实中的GA3含量。每处理分别于GA3第2次喷施后的3 d、30 d、50 d、70 d、90 d采集,每一时期各处理均选择30枚无病虫害的果实为样本(10棵树为1个小区,每小区每棵树选择一枚枣果,设3个重复),将一个小区中10枚枣果除去枣核后所有的果肉果皮切碎混合均匀,装入10 mL冻存管用液氮速冻保存,共计90个样本,带回实验室测定GA3含量。

1.3.2 光合作用日变化参数的测定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试仪,于第2次处理后的第1天2020年7月11日进行测定,天气状况晴朗无云,每个处理选择3棵树势健壮生长良好的枣树,每棵枣树选择1片位于中部外侧枣吊第 2~4节具有成熟功能且向阳的叶片作为样叶来测定光合指标,测定时间为8:00-20:00,每2 h进行一次瞬时活体测定共计测定7个时间点,在自然光条件下测定,叶室与光线垂直,测定指标包括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和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公式为WUE=Pn/Tr。式中:Pn、Tr分别表示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1.3.3 骏枣叶片相关指标的测定 骏枣果实红熟期时(90 d)各处理在树冠外围按照东、西、南、北4个方位选择240片位于枣吊3~4节大小均匀健康无虫害的完全功能叶片为测定叶(10棵树为一个小区,每棵树每一方向摘取2片叶子,设3个重复)。每个叶片测量3次取平均值,采集之后做好标记以便测量其他指标。

叶片纵径、横径、梗长、梗宽、叶厚均采用数显游标卡尺来测量;叶质量采用电子天平来测量;叶绿素含量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来测定。

1.3.4 果实品质及产量等相关指标的测定 在果实全红期时(第二次处理后90 d),各处理均选择30棵树在树冠外围按照东、西、南、北4个方位进行采样测定果实品质(10棵树为一个小区,每棵树每一方向摘取3个枣果,设3个重复)。所选材料要健康、标准,采集后立即液氮速冻带回实验室,贮于-80 ℃冰箱中。

同样方式采集枣果,用烘干称量法测定骏枣制干率,公式:干质量/鲜质量。(所有采集的枣果用电子天平测定质量以便计算产量)

株产量按照当地采收方法,每处理测定30棵树取平均值(10棵树为一个小区,每小区测定枣树上所有的果实和地面上有商品价值的脱落果并加上测定品质和制干率的果实总质量,设3个重复)。

单果质量用电子天平测定,纵横径用数显游标尺测定,果柄拉力用植物拉力计测定,总酸含量测定采用NaOH滴定法;蛋白质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可溶性糖含量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淀粉和纤维素含量采用酸水解法和蒽酮比色法测定;抗坏血酸采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

1.4 统计分析

Excel 2007整理数据、制图、SPSS19.0进行单因素方差,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后枣果内源赤霉素的含量与变化

由图1可知,不同质量浓度处理的GA3含量都是随着枣果的发育先升高后逐渐降低,果实迅速生长期(3 d)GA3含量显著上升,GA3含量最高的处理为T2(1.97 μg/g),其次为T3 (1.56 μg/g)和T1(1.51 μg/g),CK为1.37 μg/g,而T4(1.26 μg/g)和T5(1.08 μg/g)处理后枣果内GA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说明喷施高质量浓度赤霉素不仅不会增加枣果内GA3含量反而会降低,起到抑制作用。

果实缓慢生长期(30 d)之后GA3含量迅速下降并保持在较低水平。30 d时T3处理显著提高了同期果实中的GA3含量(0.61 μg/g),与对照GA3含量相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处理后枣果GA3含量表现为逐渐降低。喷施GA3提高了果实发育起始阶段的GA3含量,且作用时间 持久。

2.2 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对骏枣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2.2.1 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由图2可以看出,6种赤霉素处理的骏枣叶片Pn日变化呈现两种不同的趋势,6种处理在8:00-12:00期间均呈上升趋势并于12:00到达第1个峰值,CK为最高值是 26.17 μmol/(m2·s),T1为最低值仅有24.36 μmol/(m2·s),与CK相比T1下降了 7.28%;在12:00-16:00期间CK、T4、T5整体为下降走势,但是T1、T2、T3在12:00时到达第1个峰值后开始下降,并在14:00时降到谷底,而后快速上升在16:00到达第2个峰值,此时T2为最高值是26.67 μmol/(m2·s),CK为最低值仅有 21.00 μmol/(m2·s),与CK相比T2上升了 26.99%,这3个质量浓度的处理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随后在16:00-20:00期间6种处理均呈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

2.2.2 蒸腾速率日变化 由图3可知,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下的骏枣叶片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8:00-14:00期间除T4之外其他5个处理均呈稳定上升状态,T4在12:00时达到峰值为11.00 mmol/(m2·s),之后开始缓慢下降,CK与T5这两个处理在14:00时达到峰值之后缓慢下降,CK与T5的峰值分别为11.70 mmol/(m2·s)和12.85 mmol/(m2·s),T5比CK高出9.80%;而T1、T2、T3这3个质量浓度的处理在12:00之后继续上升并在16:00时达到峰值,此时峰值分别为11.72 mmol/(m2·s)、11.95 mmol/(m2·s)和10.91 mmol/(m2·s),于CK相比高出34.97%、37.69%和25.64%,此后快速下降后变缓慢下降。

2.2.3 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 由图4可知,6种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下骏枣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一天之中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各个处理在 8:00时WUE的数值最高,最高为T1处理(5.89 μmol/mmol)略微高于对照(5.23 μmol/mmol),T2和T4差异不大,T3和T5差异不大,但结果均低于对照,最低为T5(3.14 μmol/mmol)。8:00之后WUE开始快速下降直到14:00,在此期间各个处理的差异逐渐缩小。在14:00-16:00期间WUE有小幅度上升,数值在2.22~2.53 μmol/mmol之间,最高为处理T4,最低为处理T1,但6个处理的差异并不明显。16:00-20:00 WUE整体呈先快速下降而后减缓的趋势,各处理之间依旧没有明显差异。总体分析可知T1处理后WUE的日平均值较高。

2.2.4 气孔导度日变化 如图5所示不同的处理对骏枣叶片Gs日变化有不同的影响。CK和T5的走势基本一致呈“单峰”曲线,8:00-12:00期间呈上升趋势并于12:00达到峰值,CK为 0.56 mol/(m2·s)、T5为0.49 mol/(m2·s)。12:00-20:00期间开始下降,呈先缓慢后快速再缓慢的趋势,无明显差异。T1与T2处理的Gs为“双峰”曲线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T1在 8:00-12:00期间先上升后下降在10:00时达到第一个峰值0.44 mol/(m2·s),T2在8:00-12:00期间不断上升并在12:00时达到第一个峰值 0.46 mol/(m2·s),此后这两个处理在14:00时一同下降至最低谷,T1为0.30 mol/(m2·s)、T2为0.34 mol/(m2·s),随后快速上升并在 16:00时达到第二个峰值,此时T1为0.48 mol/(m2·s)、T2为0.49 mol/(m2·s),在 16:00-20:00期间2个处理均为快速下降的状态。T3与T4整体相同但峰值与波谷出现的时间有所差异,8:00-10:00期间两个处理均呈上升状态但T4已达到峰值0.49 mol/(m2·s)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至20:00。但T3在10:00-12:00期间继续上升在12:00时达到峰值0.51 mol/(m2·s)随后下降至20:00。

2.2.5 胞间CO2浓度日变化 由图6可得知,Ci在自然光微弱的8:00和12:00时数值最高,6个处理曲线可归类为3个走势,CK与T5在 8:00-16:00期间整体呈下降趋势,在12:00之前为快速下降,在12:00-14:00期间为极缓慢下降,14:00-16:00期间重新变为快速下降并于16:00达到低谷,CK为227.47 μmol/mol、T5为227.25 μmol/mol,随后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至20:00。T1和T2在8:00-14:00期间呈快速下降趋势并于14:00达到低谷,T1为256.22 μmol/mol、T2为254.04 μmol/mol,随后快速升上至20:00。T3和T4在8:00-12:00期间一个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另一个与之相反,在 12:00-16:00期间一起缓慢下降至最低谷,T3为 241.89 μmol/mol、T4为222.08 μmol/mol,随后一起上升至20:00。

2.3 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对骏枣叶片的 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赤霉素对骏枣叶片纵径、梗长、叶厚和叶绿素这4个指标有显著影响,但是效果并非十分明显。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处理后骏枣叶片纵径最长的处理是对照为99.16 mm;纵径最短的处理为T5,仅有90.09 mm。T1到T4这4个处理无明显差异。赤霉素对骏枣叶片和梗长的影响同叶片纵径一样,梗长最大为对照9.68 mm,最小为T5处理8.19 mm;而T1~T4这4个处理无明显差异。处理后骏枣叶片厚度的变化与纵径和梗长不同,随着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呈波浪式变化,处理T1、T2和T3与T5有显著性差异,T3处理后叶片最厚为0.42 mm,最薄为T5处理仅有0.38 mm;CK和T4这两个处理无明显差异。叶绿素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最重要的色素,在本试验中T2、T3和T4与T5处理有明显差异,叶绿素含量最高为T3处理有 56.67 mg/g;最含量低为T5处理仅有51.03 mg/g;而CK与T1无明显差异。处理后骏枣叶片的横径、叶重和梗宽没有差异。

表1 骏枣红熟期时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其叶片指标的影响Table 1 Leaf indexes of Junzao at ripening stage und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ibberellin

2.4 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对骏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2.4.1 骏枣果外在品质 从表2中可以看出,喷施GA3可以明显的提高果实平均单果质量和横径,6个处理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T4处理为最显著,其果实单果质量平均值达到28.43 g,与对照相比增加了2.92 g,增质量比例为11.47%。横径为54.03 mm,比对照增加了3.1 mm,增长比例为6.09%。但T5处理后的单果质量及横径明显低于对照。骏枣纵径经不同浓度GA3处理后T3表现最好,可达 36.17 mm,比对照高出 0.24 mm,增长比例为 0.67%。而其他质量浓度处理的结果均差于对照,最小为T5仅有34.27 mm。喷施GA3的骏枣果实纵径增长幅度小于横径增长幅度,GA3对骏枣纵径的生长除了最适质量浓度40 mg/L之外其他均起抑制作用。6个质量浓度的GA3处理后果柄耐拉力显著差异不明显,T2是最耐拉力的处理,为4.95 N。而T5果柄耐拉力最小为3.78 N。其他处理均无显著差异,可见高浓度GA3处理的果实更容易脱落。以上说明果实品质并非一味的随喷施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反而高质量浓度的GA3表现出抑制作用。

表2 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后骏枣红熟期果实外在品质Table 2 External quality of Junzao fruit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ibberellin

2.4.2 骏枣果内在品质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质量浓度的GA3处理对骏枣果实中的淀粉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淀粉含量最高为T5(31.47 mg/L),最低为T1(27.23 mg/L)。可溶性糖与纤维素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走势,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T3(221.40 mg/L),最低为T2(177.17 mg/L);纤维素含量最高为CK (1 000.19 mg/L),最低为T3(425.74 mg/L)。适当质量浓度可以提高骏枣果实可溶性糖的含量,GA3质量浓度过高或量少均不可提高含糖量,但喷施赤霉素可以显著降低枣果中纤维素的含量。可滴定酸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走势,含量最高为T2 (0.57%),最低为T5(0.43%),总体来讲GA3对骏枣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大。枣果中抗坏血酸呈W字波动走势,含量最高为CK(3.06 mg/L),最低为T2(2.15 mg/L)可溶性蛋白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走势,含量最高为T5(1.50 mg/L),最低为T2(0.72 mg/L)。

表3 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后骏枣红熟期果实内在品质Table 3 Internal quality of Junzao red fruit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ibberellin

2.5 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对骏枣产量及制干率的影响

由表4看出6个质量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处理后枣果单株产量均有显著性差异,T3处理后单株产量为6个处理中最高,可达5.86 kg;其次为T2处理,单株产量为4.87 kg。只有T2和T3 2个处理的单株产量高于对照4.84 kg,余下的处理组产量全部小于对照。由此可看出骏枣产量并非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反而质量浓度过高产量降低。

表4 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后骏枣红熟期果实产量、制干率Table 4 The fruit yield and drying rate at the ripe stage of Junzao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ibberellin

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后的骏枣制干率均有显著差异,骏枣制干率随着外源赤霉素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最后下降的M字走势。T4处理后的枣果制干率最好,为 43.65%,制干率最少的处理是T2,仅有 32.62%,相差7.03%。

3 讨 论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可调控植物生命活动的有机物质,与植物生长发育的代谢调节控制都有密切的关系。灰枣上的研究表明喷施GA3的枣花中GA3含量都比未喷施的高,且达到极显著水平[15]。闫威姣等[16]试验表明喷施不同浓度GA3+微肥处理之后,骏枣果实中的GA3含量和IAA 含量会有所增加;葛晓宁等[17]、温玥[18]认为喷施外源赤霉素能够提高果实发育前期果实内源GA3含量,这些皆与本试验结论相同。本试验中不同质量浓度GA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果实中GA3含量,特别是提高了幼果发育初期的GA3含量,变化规律与CK对照基本一致,但同时还发现喷施T5的处理抑制枣果自身GA3的合成。

光合作用是形成作物产量的物质基础,也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和生产力和决定性因素[19],宋丽华等[20]研究表明GA3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本试验CK、T4、T5这3个质量浓度处理的Pn日变化为单峰型曲线,但低浓度赤霉素处理后骏枣Pn日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在16:00出现第2个峰值,改变了骏枣Pn日变化类型,而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效果不同。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在控制水分损失和获得碳素之间的平衡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用气孔导度(Gs)来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袁琳等[21]认为外源赤霉素可以提高大豆未成熟叶片的气孔导度,本实验表明T3处理后骏枣叶片气孔导度明显升高,而T5处理后Gs则低于CK。Gs越大,越利于进行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交换,反之则阻碍气体交换[22-23]。这与曹柳青等[24]的结论相同。且T3处理后Pn、Tr、Gs日均值最大并降低了Ci日均值,可见低浓度处理可以增加骏枣光合效率。这与许玲玲等[4]、郭明等[2]、马俊青等[3]研究结果一致。张演义等[25]认为外源赤霉素处理后葡萄果穗数量及单果质量均有所增加,邻近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瞬时光能利用、气孔导和水分利用值,也显著提高了15:00时Pn和WUE值。说明赤霉素处理可增强叶片光合作用,为果实供应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促进果实的膨大增质量,这与本试验观点一致;宋亚伟等[26]认为赤霉素的施用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本试验中高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对照并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高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骏枣叶片净光合速率起抑制作用,这与他的结论一致。

由本试验验可以看出喷施外源赤霉素对骏枣叶片的相关指标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是很明显。骏枣叶片的纵径和梗长经过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后,总体来看呈负面作用均有所减少,其中80 mg/L的赤霉素处理后的叶片纵径减少最为明显,可见喷施浓度过高起到严重的抑制作用。这与范志勇等[27]的研究结论相反,他认为喷施外源赤霉素对烤烟叶片的伸长有促进的作用,其中效果最明显的质量浓度为50 mg/L。陈晨等[28]研究显示莴苣经过外源赤霉素处理后可以增加叶片和茎段的长度,但是处理后的茎叶生长过快导致植株瘦弱。可能是因为赤素对不同植物的作用是不同的导致结果有所差异。

外源赤霉素质量浓度范围在20~60 mg/L内对骏枣叶片的叶绿素有积极作用,质量浓度需要偏高一些但是不能过高。这与安迪对蓝莓的研究结论一致,安迪[29]认为在蓝莓开花前喷施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外源赤霉素可以显著得增加蓝莓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但是喷施质量浓度提高至100 mg/L叶绿素含量则低于对照起抑制作用。低质量浓度的外源赤霉素处理对骏枣叶片的厚度有明显效果,同样,高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会引起负面作用。但陈显等[30]认为外源赤霉素处理对油茶幼树的叶片厚度影响不显著。

喷施外源赤霉素对骏枣叶片的横径、梗宽和鲜叶质量无明显作用,陈显等[30]认为油茶幼树叶片横径经外源赤霉素处理后无明显差异,安迪[29]认为外源赤霉素处理对蓝莓叶片的鲜重无显著作用,这与本试验结论一致。侯鑫敬等[31]认为外源赤霉素处理后可以使草莓的叶片横径增大但匍匐茎粗度降低,且浓度越高叶片横径越大,但他也认为喷施过高浓度的赤霉素会抑制植株生长。

喷施赤霉素对果实品质和产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喷施40 mg/L GA3时果实纵径达到36.17 mm,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所有处理最高值221.47 mg/g。T4处理后的骏枣果实平均单果重达到28.43 g,横径达到54.03 mm,皆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彭刚等[32]、魏葳[33]的试验结果相同;100 mg/L赤霉素处理可显著提高‘湘林27’油茶种子质量、单果质量、出仁率和单株产量[18];但有些文献显示喷施GA3后由于产量增加果实单果质量会有所下降,这与本试验不同,可能是因为赤霉素喷施时期不同,及品种和不同生长地点的湿度、温度、光照等相关响应因子也有一定的关系。喷施GA3对骏枣果形指数没有太大的影响。果实发育后期以积累蔗糖为主,果实发育过程中叶面喷施GA3可以提早蔗糖开始积累的时间,同时使得果实总糖含量增加[34],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后,蓝莓果实品质与对照相比,果实的单果质量、横径、纵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内源GA3含量及亩产量均有所增加,综合分析各指标,最佳质量浓度为30 mg/L[35],这说明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对不同品种的果实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是不同的。

4 结 论

本试验得出喷施赤霉素能提高整个果实的内源GA3含量,特别是提高了幼果发育初期的GA3含量,变化规律与CK对照基本一致。骏枣盛花期喷施40 mg/L GA3时骏枣叶片Pn值和Tr值显著高于CK对照,此处理后骏枣叶片光合效果更好。且此质量浓度处理后骏枣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CK对照,故而可增加叶片的光合作用。在营养品质及产量方面,T4处理后的骏枣果实平均单果质量达到28.43 g,横径达到54.03 mm,T3处理后果实纵径达到36.17 mm,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所有处理最高值221.47 mg/g,株产量达到5.86 kg,所有指标均显著高于CK对照;果柄耐拉力在处理后相差不大;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处理表现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建议果农在骏枣盛花期时喷施2次每隔7 d喷1次质量浓度为40 mg/L的赤霉素。

猜你喜欢
枣果纵径横径
不同时期施用不同肥料提高山地枣果维生素C 含量
更正
核桃新品种
——辽异1号
灰枣果实体积与单果质量的估算方法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免洗干枣的加工
蜜枣加工技术
枣的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