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认知科学视域下身心问题的解释范式: 一种基于功能主义与体验哲学的分析

2021-09-16 08:49岑朝阳曹书昊
理论观察 2021年4期
关键词:功能主义

岑朝阳 曹书昊

摘 要:自笛卡尔以降,身心问题一直受到哲学界的关注。认知科学领域作为最新的理论视域,其中的功能主义和体验哲学在解释路径上具有创新性与颠覆性:在功能主义的解释范式下,人的心理过程就是计算机的计算过程,人的每一个心理状态就是一个计算状态;体验哲学则重视认知的具体过程,将认知看作是智能体嵌入环境中的实时的适应性的动力学耦合,是脑和身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表现。它们都力图消弭二元论中的表征与现实相割裂的难题并给出全新的诠释,但这两种解释范式均存在着自身的局限,如功能主义面临着对于感觉的解释困难,体验哲学则面临着表征困难和现实中虚拟现实“去身化”的双重考验。

关键词:身心问题;现代认知科学;功能主义;体验哲学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4 — 0042 — 04

身心关系问题是基本的哲学问题。当下,现代认知科学视域下的身心关系问题解决范式又成为了西方哲学的热点问题。研究和梳理认知科学领域下的身心关系问题,对于这一理论问题的诠释与解决均具有相对进步的意义。笔者着重探寻现代认知科学领域下的解释范式如何解决之前的身心问题,论证其范式确实比之前的研究范式更具有理论优越性,以及理论所面临的新的诘难。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论证现代认知科学领域下的解释范式具有哲学前瞻性,比如可以解决虚拟现实科技下的去身性问题。本文将论证以上问题,被划分为两部分为现代认知科学领域下的解释范式做辩护:第一部分是现代以前身心问题重要视域的梳理,梳理将围绕笛卡尔的二元论如何产生,以及笛卡尔之后对身心问题的研究,并指出这些理论的主要缺陷;第二部分是现代认知科学视域下身心问题的探究,将主要围绕认知科学视域下的身心问题又有什么不同于以往的特征、身心问题在认知科学视域下为什么比在其他视域下有更好的解释、又如何证明认知科学视域下给出了更有道理的回应、其理论本身又具有何问题与缺陷;最后则是对新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即虚拟现实空间下对于身心问题的考量。探讨科技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去身化”概念的新问题。

一、功能主义范式对于身心问题的诠释方法及其不足

功能主义理论主张心智现象在其现实性上,是主体在客观世界的实际行为与在预期相对的一系列可能行为的自在集合,主张心理状态应当从其因果关系而非实际效果上进行定义。随着认知生态学、认知动态学等第二认知科学研究的开展,研究者也试图对产生意识的物质问题进行可靠性分析,推动身心问题关系研究深入开展。

(一)功能主义范式的理论特征

功能主义作为心灵哲学和认知哲学中占有重要席位的学说。功能主义者主张心理状态应当从其因果关系而非实际效果上进行定义,或可以表示为:通过给予一定量的刺激(输入信号),则由原先的(初始)心理状态M1就可得出反应后的心理状态M2,同时生成对应的行为(输出信号),即外部的刺激引起心理状态定量的变化,这种定量的变化又对行为本身和行为目的产生新的影响。如此这般,主体的行为和行为目的、以及对环境中的信息储存和加工,决定了某物是否具有精神特征。而且对信息做出反应并用于协调一致的活动,也是由其功能决定的。因此,功能主义者认为心智或者精神状态是由外部的刺激造成的新行为,以及新行为创造出的新的精神状态。这一观点揭示了意识的能动性。其次,按照功能主义的观点,“相同的精神状态可以在许多不同种类的物理的和精神的材料与结构中体现出来”。〔1〕因此,从这一点开始,精神—物质的相互关系被表征为由一到多的外在表现形式。普特南在《心灵与机器》与《精神状态的本质》完成了机器功能主义理论的建构,即对于人类而言,心灵并非只能通过大脑所实现,通过不同的物质与结构实现心理的计算过程,就可以被称作是拥有心灵。

(二)功能主义范式的诠释方法

由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发展,机器功能主义者自身的解释路径通过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计算机领域得以凸显。在机器功能主义产生之前的逻辑行为主义者试图用唯物一元论取代传统的身心二元论。其观点主张,所谓的“心理状态”不存在,即便存在,也只能够被等同于行为及其倾向。但是逻辑主义者有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心理和行为的等同关系是一种必然。如若是必然关系,那么就不会存在有一定的心理状态却无对应行为表现,或有一定行为表现,却无对应的心理状态的情况。普特南的“完美伪装者”论证指出,一个最为优秀和完美的演员,其一切的表现、表情虽然是表演出來的,但是与实际的并无差别。普特南的“超级斯巴达人”论证也指出,有着心理状态却没有行为表现。在心理状态和行为的关系上,普特南回归传统的观点,认为心理状态不等同于行为,二者并非是因果关系。首先,内部的心理状态与外部行为倾向不具有必然关联性;其次,同样的心理状态与其余不同的心理状态相联合,将产生不同行为;最后,不同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对应着同样的行为,即多对一的关系。逻辑行为主义者之关注感受刺激与行为反应的关系,而忽视心理状态与行为反应之间的因果关联,就是把不具有心理状态的事物纳入了具有心理状态的事物的范围。逻辑行为主义之后的类型同一论,也具有难以解决的难题。类型同一论者认为每一类型的心理状态都与特定类型的脑神经状态相同一。“按照莱布尼兹定理,同一的事物应当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只有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才能说两事物是同一的”。〔2〕但很多心理属性是脑神经状态不所具备的,例如感受性质、意向性和主体性。类型同一论将心理状态等价于大脑神经的物理状态,无视了心理状态的多样性。

(三)功能主义所面临的困境

普特南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转向了对机器功能主义的批判,即按照机器功能主义的观点,说明了处于相同心理状态但内容概念可能不同的例外。其次,对于图灵机多态不共存的特性,在其现实性上,显然也与人的心理状态相悖。计算机也同样拥有很多寄存器,可以同时处在不同的状态之间。这便与图灵机的模型相悖,至此,图灵机的模型便不再可靠。除此之外,整个功能主义都面临这一个巨大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即在解释感受性质上具有极大的困难。如果按照功能主义理论所主张的那样,即心灵以一种功能性且可被摹仿的程序,则可以由逻辑推导出,满足该系统基本特征的其他系统也应当具有同心灵一样的功能。这在逻辑与伦理层面必然导致与常识相悖的荒谬观点,因而,这体现了功能主义感受性质缺失的问题。与此同时,功能主义还存在着感受性质颠倒的问题,即认知主体在具有不同感受的性质下,也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最后,功能主义的信徒们轻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社会性与客观世界实践性,草率地以功能为主要指标精神活动对“物质”衡量,使得认知活动在其眼中沦为一种简单而可轻易复制的机械活动。恰恰相反,对于功能主义者来说,要认识到并非所有精神特征均可为“功能”所表征,不仅如此,精神功能也并非均蕴含单一的物理属性,因此,功能主义的范式不能对心身问题做出最优的解释。功能主义的范式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当从生物演化的方面来分析,功能主义无法充分刻画从种系演化和个体发展这两个尺度,原因在于生物神经系统存在不同于表征水平的广泛的认知能力。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被称为“第二代认知科学观”的思想逐渐取代了功能主义作为心灵哲学和认知哲学中的地位。

二、体验哲学范式对于身心问题的解释路径和困境

自以功能主义和计算隐喻为代表的“第一代认知观”诞生之后,认知研究逐渐转向了以具身心智观念为代表的“第二代认知观”。认知科学家将这种研究范式的转变,分别命名为把抽象能力作为独立于人身体的“无身认知科学”与将精神与肉体、思维与行动、理性与感性之间紧密交互的“具身认知科学”。后者特别重视“身体”在认知科学中的研究地位。体验哲学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观”的代表观点之一,反对笛卡尔将身体归于一侧的“离身”理论的“具身”理论的典型,引起了学界相当的重视与讨论。

(一)体验哲学的理论观点

第二代认知科学将认知的主体对象视作“在自然里活动着的具有适应性的生物”,并认为认知是具身的、情景的、发展的和动力学的。在体验哲学的观点下,虽然将计算机技术中的算法逻辑作为基础的认知范式,并使其在意识的符号思维层面得到了量化表征和自然主义的证实,但忽视了认知的内在环境,而将认知看作是智能体嵌入环境中的实时适应性动力学耦合。这一观点为研究认知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即:认知这一过程是复杂的系统事件,是脑、身和环境在其现实性上相互作用的一种具体的动力学表现。体验哲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厘清认知动力系统的阐述,这是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重要特征。

揭示认知动力机制是认知动力系统的重大责任与职能,其将智能体视为内在于认知环境中,并可产生相互作用的自织系统。因而可以认为,认知就是这一自织系统在其现实性上运行而产生的必然结果。在其现实性上,可以用离心机系统的臂角和引擎系统中節气阀的转速之间的强耦合关系来形容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关系——一种即时变化的关系,且独立的加工表征过程不可能出现在输出与输入之间。思想和行为的稳定模式被认知动力系统看成是行为空间的吸引子。由于作为个体的主体因包括环境、内部要素等因素改变而产生影响时,认知就会“必然地”产生全新的变化。由于一般动力学理论的存在,思想或行为的正向发展不会产生于稳定的系统中。但由于系统内部的参数变化容易从其本源上影响因子的初始形态,这一系统会由于现有稳定形式的失去协调而导致进入新的吸引子,因而其发展的本质是吸引子的变化或消失的过程。

从另一层面看,以符号思维和表征计算为基础的传统认知观与体验哲学的认知观存在很大不同。认知过程的体验哲学解释主张认知之于本源层面的能动性与具体情景下的具身性。现象学理论主张,人们所处生活、工作的现实世界并不完全“自由”,现象学理论中的世界,与人作为思维主体的主观世界密不可分,或者可以说,是具有人化意向性视域的一种“幻象”世界。在对各种现象进行思考和企图做出解释前,人们往往会用经验来判定这个世界,并逐渐衍化成为一种生存准则。因此,在特定的情境中主体在与世界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将其逐步建构,就能很好地区分知觉和心理的内在表征。

(二)体验哲学面临的诘难

将人的认知系统视为“具体化的活动”,可以视为体验哲学的基本特征。实际上,人的身心智能是由于作为人体基础器官的身与“心”(大脑)与人所处的现实世界中自在与非自在环境相互联系并耦合的一种动力性突现。若要让人的相关行为得到合理的解释,只能把认知系统与人的本性、生存和发展这几种要素综合起来——身体的经验产生身心智能。作为人体基础器官的身与“心”(大脑)与人所处的现实世界中自在与非自在环境概念,并且只有这几个机体处在共同作用下才能达到理解的效果。综合这种观点,我们对于世界的一般认识是基于自身的实践才得以架构的,而笛卡尔主张的身心二元论,从其本质上说,只是从有机体的纯粹生理过程单一而缺乏联系性的阐释认知,而避而不谈或许在其发展性上更为重要的有机体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的联系,影响了对认识的进一步的深入,无法迈向更深层次的研究。另一方面,体验哲学虽然因为考虑了环境因素,不受笛卡尔二元对立的影响,但也存在表征问题、规范性不强和解释力不足等问题。

一方面,体验哲学所面临的首要诘难是表征,这是由符号表征计算是第一代认知科学观的基础所决定的。但其大部分理论都对表征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甚至还有学者如范·盖尔德(Van Geld)从掩盖认知影响的角度认为体验哲学与表征并不存在依赖关系。但就客观现实来说,表征对人类的认知系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具有抽象表征能力,人不会完全隶属于自然界,才能在社会性上通过实践创造出人化世界。与此同时,语言符号作为人类认知的重要象征蕴含了独立的抽象表征方式,这帮助人类获得高级认知功能。如果忽视表征在认知系统中发挥的重要影响,则就暗示着体验哲学观点下的内部世界与外部环境不能完全实现互相表征,这两者在思维意义上无法完全吻合。但很显然,这两者的即时性的共同变化表示这两者因是互相吻合且表征的。

传统认知科学研究智能体的内部状态和过程时主要借助抽象的符号表。在此种情况下,是和认知个体的环境相分离的,目标却是寻求认知的统一原则。把智能体和环境相耦合的体验哲学的认知动力主义观点,对我们重新审视笛卡尔身心二元论,和重新解释理解认知与环境的关联都提供了新的理论思维维度。认知不是孤立的单一个体,而是现实生活中多个事件或个体有序排练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主体在自身实践并总结的经验基础上学习或形成的。对于此,无论是无机性的符号计算抑或具身化动力学认知的“新解释”,在其现实性上都是且只是对于认知过程的表征解释而非本源阐释。因而,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如若认知与符号计算主义者观点的不同仅在大脑对信息的处理过程而无其它,则单纯强调主体实践交互的体验哲学且缺乏证据支撑。具身性的动力学认知研究如果想要产生新的研究范式,离不开新隐喻的引导。如若没有足够的理论用于经验模型架构,体验哲学就将陷入难以消弭的理论缺陷泥沼。

(三)虚拟现实技术下的新挑战

以往的理论都可谓是形而上的,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VR)的发展,体验哲学面临着现实层次的考验。虚拟现实最大的特征性是“虚拟身体”的出现,也就是“去身体化”(或“去身化”)的实现。不同于之前的“具身”和“离身”概念,“去身化”是人通过技术建构得以用数据化的身体在虚拟中遨游。体验哲学具身理论的解释范式面临着现实挑战。

虚拟空间的身体和意识究竟处于怎样的状态,具有“具身”特点的体验哲学观能否反驳“去身体化”这一概念呢?美国技术学家唐·伊德(Don Ihde)认为人与技术的关系中,以“具身关系”最为重要。这表示人类与技术相融合,身体为技术改变,而技术则逐渐成为身体的同侧。这种具身关系改变了我们认知与感知这个世界的途径。虚拟技术不同于其他的技术,片面地改变或延伸人的一部分感官能力,而是“全透析”地使得人与虚拟技术完全相融合为一体。“在这种条件下,技术本身成为了人类的背景。这种背景使得人们产生了人的意识可以脱离身体以成为信息载体的方式而独立存在在虚拟空间中的幻象”。〔3〕但正如上面所言,技术脱离了身体,就会导致技术本身失去意义和价值。虚拟现实的技术需要以人类的身体作为基础。

在讨论虚拟空间中的身心问题时,知觉是一定被涉及的重要概念。人类的身体是人类智能的重要基础与载体。我们总是通过身体的行为反应来对认知现象与情况进行一定的诠释。在实际情况中,知觉可通过仪器变化,以达到与外界环境交互的目的,即“二次知觉”范畴。其取代了人本身用感官去观测的“一次知觉”。但是,无论是直接还是用技术的观测的手段来进行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为最基本的感知者本身是作为不变量而存在的。故人恒常具有直接的感知情况——即使在虛拟现实环境下。人的身体永远是知觉得以生成的不变条件,即使有诸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存在大幅增强人的交互性和沉浸性,身体本身的知觉始终是作为根基的存在。

总之,人对于虚拟现实技术总有着超越身心的“乌托邦”般的考量。但是由于技术本身需要以人类身体作为基础,以及作为知觉的身体的不可动摇性,导致“去身体化”这一概念难以在虚拟现实技术中,或者说是在所有技术中得以实现。以具身为突出代表的体验哲学也可以避开这一理论锋芒。但是其理论本身所具有的表征和规范性问题,还需要体验哲学家们进一步进行理论的反思与完善。

三、结语

坐在火炉旁的椅子上思考问题的经历,不只有笛卡尔一人曾经这样做过。但只有他系统地审视了作为个体存在的内在意识与外在身体间的联系。他的身心交感二元论构建起了身心问题这座宏伟大厦的基石。后世的哲学家或是对这一理论的进一步深化研究,沿着这种二元对立的路径探索,将身体或心灵的一方作为侧重点,本质上还是二元论的不同表述。或是反对这种将表征与现实相割裂的二元论观点,力图消弭身心之间的隔阂,将身心问题放置于更广阔的视域中。但是无论进行怎么样的修正与重构,身心问题始终没有一个普适的回答。

物理学家在广袤的自然界中竭力构建“大一统”的理论,想要将所有的自然规律用一个公式完美整洁地表达出来。但是,将视线拉回人本身,身体与心灵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依然难以给出一个完美的公式或解释。通过以上的论述和分析,身心问题虽然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也有着几次重大的理论跨越,解决完善了之前理论的不足。然而,新的理论又往往带来新的反思与诘难。身心问题就是以这样一种否定之否定、批判之批判的螺旋上升的状态逐步发展的。在其现实性上,我们也无法预料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自省能力的发展,身心问题会呈现出何样不同的理论形态。

〔参 考 文 献〕

〔1〕袁义江,李玲.论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身心关系及其唯物主义因素〔J〕.社科纵横,2014,(04).

〔2〕孙墨池.普特南的机器功能主义简述〔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04).

〔3〕韩宁,刘晓鹏.虚拟现实的身心关系解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8,(02).

〔4〕John Heil.Philosophy of Mind:A Guide and Anthology〔M〕. Oxford:Oxford Univeristry Press, 2004.

〔5〕高新民,沈学.现代西方心灵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英〕罗姆·哈瑞.认知科学哲学导论〔M〕.魏屹东,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7〕江雨.浅析笛卡尔的二元论和西方近代哲学中的身心关系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01).

〔8〕舒跃育.意识问题的跨学科解答:评《神经现象学:整合脑与意识经验的认知科学哲学进路》〔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04).

〔9〕李恒威.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J〕.哲学研究,2006,(06).

〔10〕李录志.身心关系研究的新维度以及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07).

〔11〕袁义江,李玲.论现代西方哲学中的身心关系及其唯物主义因素〔J〕.社科纵横,2014,(04).

〔12〕柳海涛.“第二代认知观”探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0,(24).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功能主义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ader and Translator
建立本科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
解读菲利普·斯塔克作品中设计思维与方法
比较的视野:反思功能主义传播观的三个预设
功能主义视角下旅游景点汉英翻译研究
功能主义视域中的水谷文化系统研究
德国现代化进程与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