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绿色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2021-09-16 08:47梁珍
理论观察 2021年4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现实困境绿色发展

梁珍

摘 要:绿色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民众绿色发展意识淡薄、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及以GDP论英雄的考核评价制度使得西北地区绿色发展面临一些现实困境。抓住机遇,强化该地区民众生态保护观念和绿色发展自觉意识、重视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开展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是西北地区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西北地区;绿色发展;现实困境;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4 — 0062 — 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大气污染等。因此,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要求和趋势,联合推动该地区绿色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西北地区绿色发展的现实困境

绿色发展是符合我国西北地区现实诉求的顶层设计,但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使其绿色发展面临众多限制,只有对该地区绿色发展现实困境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使其绿色发展策略路径真正扎根于这片土地,才能使其更好服务于该地区绿色发展、建设生态西北。

(一)生态环境脆弱敏感

绿色发展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取向,但脆弱的生态环境,给西北地区绿色发展带来了极大阻碍与挑战。该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区和风沙干旱区,干旱、暴雨、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一直严重影响着该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先天地理环境使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即意味着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对于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的西北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却又不得不面对的挑战,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保护不好,将会给该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同时,长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该地区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坏,正如恩格斯曾指出:“切忌一味地满足于人类战胜自然方面的一些胜利,因为所有的胜利,自然界都给予了人类相应的报复”〔1〕,对潜在生态危机进行积极预防固然重要,但对已经出现并伴有逐步加深趋势的环境问题更加不容小觑。因此,对其脆弱的生态环境进行积极地预防与治理,是我国西北地区绿色、健康、永续可持续发展必须加以克服的现实难题。

(二)民众生态保护观念和绿色发展意识淡薄

目前,西北地区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如青海、新疆等地政府制定了相关法律条例为解决突出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法律支撑。但民众生态保护观念与绿色发展意识匮乏,使得该地区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仍存在困难。人们通常会忽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相关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但各个地区缺乏相应具体研究,不能因地制宜将其加以贯彻实施,该地区的绿色发展必然会存在问题;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最大化,通常会忽视绿色发展长期经济效应,偷排偷放污染物,对相关污染物排放法律法规采取软抵触措施,这无疑是我国西北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一颗“毒瘤”;个体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西北地区虽说有着传统朴素的生态保护思想,但由于缺乏经济力量的支撑,该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居民为了增加收益,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过度依赖农药、化肥,产品总量增加了却潜在地带来了农产品质量下降问题,以至于该地区的农作物很难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加之化学物残留长期堆积,对该地区农业用地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三)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

生产生活实践是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联系起来的桥梁,要实现绿色发展,生产生活实践的绿色化不可忽视。“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取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更多地强调规模与数量,表现出污染严重、消耗巨大、效率较低等特征,而这也是造成现阶段绿色发展面临困境的最根本原因”〔2〕,这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当前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从生产方式来看,该地区的农业生产还是延续传统粗放经营模式、管理手段落后,通常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劳作,分散的农业生产规模很难有效抵御干旱、洪涝災害,最终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绿色发展;同时,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该地区即使有转变生产方式的理念,也很难加以彻底贯彻实施。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辽阔,且多为隔壁、荒漠、高原、山地、盆地,在交通运输、信息网络、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周期长、成本高、效益低,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通常很难会选择将资金投入到这些领域,因此导致该地区的资源、能源很难被充分利用、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困难,进而制约了该地区的绿色发展。

(四)以GDP论英雄的考核评价制度

政府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政府政策及其实施力度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改革开放至今,西北地区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就,民众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长期坚持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政策,但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以GDP论英雄的考核评价制度。这种传统考核评价制度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为核心,过度追逐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刺激政府过度追逐经济发展速度,而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给该地区绿色发展造成了极大现实困境。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使得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来对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进行补救,这对一直想摆脱长期贫困标签的西北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而,在目前社会大环境下,以GDP论英雄的评价考核机制与全社会倡导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存在冲突,必然会阻碍西北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西北地区绿色发展的应对策略

绿色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全社会各生产要素,协同合作,共同为建设美丽宜居的社会环境而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3〕。

(一)强化民众生态保护观念和绿色发展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国西北地区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对民众生态保护观念和绿色发展意识的重要性必须有清醒认识,为绿色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变单一环保治理为全社会成员参与的共同治,强化民众绿色发展意识。政府应对“绿色GDP”的长远价值有清醒认识,并自觉地将其贯彻到决策的各个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财政支出,扶持相关绿色产业发展,将传统朴素的绿色生态保护情怀与现代化绿色发展相融合,使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企业要树立绿色发展观,认识到绿色既是财富又是生产力,加大绿色科技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同时积极培育民众的绿色消费意识,运用专业知识,通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解刨分析、模型构建,使消费者清楚地了解自己无心之举对生态环境所造成极大破坏,以强化其绿色消费意识;其次加强对绿色消费的教育宣传,通过政府、学校、环保组织、志愿者等主体,运用报纸、广告、计算机、手机等社会传播渠道,积极地进行绿色消费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绿色消费氛围,使绿色消费观念内化于心。再者建立绿色消费制度,引导本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实施绿色产品认证,形成品牌效应,并完善当地消费者保护机构法律法规,突出强调对绿色消费的保护。

(二)重视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时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综合治理,落实责任目标,推进清洁生产,扩大绿色植被”〔4〕。西北地区绿色发展应该在紧跟国家发展规划的同时,积极地借鉴相应地区绿色发展经验,以更好地服务于自身。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调动各方面因素,对已经出现或潜在的生态问题进行全面治理,是绿色发展的关键一步。首先在综合分析基础上,对生态破坏程度进行统计、运用大数据进行等级分类,设立相应的生态功能区,集中分批救治已经出现的生态问题;其次,在生态环境治理中,贯彻落实“预防为主,保护为先”方针,在做好治理保护的同时,对于潜在生态环境问题也不能掉以轻心;再者要以明确的责任目标来引导各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與保护,例如我国新疆地区应重点致力于水资源保护以及土地荒漠化治理,而内蒙地区则应致力于草场沙漠化、耕地盐渍化治理与预防。最后扩大植被覆盖率,凸显绿色环境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树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5〕,对于西北这个水资源极度短缺、经济发展落后地区来说更是如此。进行地区绿色植被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打造“绿色”旅游品牌,并鼓励引导相应第三产业的发展,使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造福于民,是其必要举措。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绿色生产方式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并举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西北地区应抓住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机遇,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以实现地区绿色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西北地区在经济发展层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与其他地区还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传统粗放型农业经营模式、落后管理手段、以及占比较大的重工业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西北地区应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绿色发展。首先对第一产业,当地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对从事该生产活动的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集中培训、倡导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促使传统粗放型农业经营模式向现代精细型农业经营模式转变,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提高农业产量;其次优化第二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促使其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创新驱动发展;最后再者优化能源结构,西北地区土地辽阔,风能、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丰富,当地区政府可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以促使该地区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开展绿色政绩考核制度

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引领绿色发展。良好的政绩考核制度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应转变过去以经济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制度,将“绿色GDP”纳入政绩考核的范围之内,并且有所侧重。

首先,“建立统一的绿色核算体系,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可量化、可监测、可评估以及可考核性,是实现绿色GDP 考核提供基础条件”〔6〕,只有在可量化、可检测的具体核算体系之下,我国西北地区绿色政绩考核制度才能有据可寻;其次,设立多元考核主体,评价绿色发展。改变以往“单线式”的上级部门考核制度,建立上级部门、中介机构、群众共同参与的考核制度。最后,建立绿色责任追究机制,督促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生追究”〔7〕。建立考核内容、评级体系法制化规范化的绿色责任追究制度,使责任追究有法可依也是西北地区绿色发展的关键一步。对绿色政绩考核不合格单位、个人,取消其晋升、评奖评优资格,对失职渎职的干部,追究其行为责任和法律责任做到有法必依。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发展模式,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开展绿色政绩考核制度、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全方位为该地区发展保驾护航,是实现我国西北地区绿色发展的应有之义。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2〕黑晓卉,宋振航,张萌物.我国绿色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推进路径〔J〕.经济纵横,2016,(10):15-18.

〔3〕习近平.在山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7年6月21日-23日)〔N〕.人民日报,2017-06-24.

〔4〕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时的讲话〔EB/OL〕.人民网,2015-07.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6〕传斌,蒋奇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下的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17,(03):160.

〔7〕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光明日报,2013-05-25.

〔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现实困境绿色发展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北地区投资环境评价分析
寒露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提升西北地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