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立场”的科学蕴含

2021-09-18 23:54邢文利裴丽梅
理论探索 2021年4期
关键词:主人主体

邢文利 裴丽梅

〔摘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基本原理,始终坚持把人民主体思想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之中。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尊重并发挥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主人”主体、历史主体、价值主体、评判主体的作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过程和结果受人民监督和检验,将不断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使发展成果不断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过程受人民监督,发展结果由人民检验。

〔关键词〕人民主体思想,“主人”主体,历史主体,价值主体,评判主体

〔中圖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1)04-0040-06

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1〕520。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将人民利益作为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主体思想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尊重人民的“主人”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尊重人民的评判主体地位,坚持发展过程和结果受人民监督和检验。新时代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能够更好地保持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和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与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主人”主体之维:发展为了人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也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不断获得自身解放的过程。人民的需要和意愿代表着时代的要求,反映着历史的主流,决定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2〕34。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主人”主体,始终将满足人民群众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需要作为自身奋斗目标,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明确回答了“发展为了谁”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

(一)始终注重顺应民意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了解民情,敢于并善于听取百姓心声,以便更好地顺应民心,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需求和愿望。“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民心为导向,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出并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各项制度,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设层面树立起“体现人民愿望”“尊重民意”“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的鲜明制度导向,奠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总基调。注重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建议的渠道,不断健全人大代表联络机制,完善听证制度和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倾听人民呼声,了解群众意愿,从而更加精准地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并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人民主体思想转化应用于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中,凸显发展的价值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需要,让“发展为了人民”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二)始终坚持解除民忧

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解决人民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难题,注重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无论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是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都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解决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操心事、烦心事,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解除人民生活的后顾之忧,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国家安全为了人民,完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国家安全体系,建立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各种体制机制,努力将人民至上理念贯穿落实到国家安全的全方位和全过程,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大环境。注重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运用多种方式预防协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方法有效结合与衔接,最大限度地缓解社会冲突对立,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坚定维护社会稳定,为人民生活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人民的安全感。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及时有效回应广大人民群众“求生态”“盼环保”的生存要求,坚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人民群众营造山清水秀天蓝地净的生活环境,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人类的永续发展。

(三)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解决民生问题,并通过各项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来实现利民、富民、护民,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实现安居乐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多种手段再分配调节机制,并且重视通过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以分配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把“蛋糕”分好,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体现,真正实现利民、富民。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同时,注重满足人民对于就业、教育、社保、健康等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将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为长效稳定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制度保障,让广大劳动者能够体面地、有尊严地劳动和全面完善发展。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满足全民在不同阶段的受教育需求,以教育促进全民素质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关乎民生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健全照顾关爱服务特殊人群的各项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让全体人民都能共享发展成果。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真正实现消灭贫困,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切实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党和国家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免费治疗,有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政治立场。

二、历史主体之维:发展依靠人民

马克思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3〕295 这深刻揭示了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作为生产实践的实际活动者、历史发展的实际推动者与人类命运的实际承担者”〔4〕 的人民群众拥有丰富的智慧和巨大的力量。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5〕1031中国共产党始终相信人民、紧密联系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历来重视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汇集民智,凝聚民力,不断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人民伟力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始终相信人民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相信和尊重人民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虚心向人民学习,以人民为师,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建设,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汇集人民的实践智慧和创造力量来共同管理好国家事务。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让广大群众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相信群众能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相信人民的自我治理能力,拓宽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充分调动人民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凝聚人民群众的磅礴伟力来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事业。强调加强国家安全建设,通过加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并同专门机关配合,构筑起防范和打击间谍情报机关以及其他敌对势力渗透、颠覆、分裂和破坏活动的综合防卫体系,通过发动群众的力量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注重不断健全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从根本上说也是相信和尊重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工作的监督作用。

(二)紧密联系人民

党赢得人民的关键,除了能不断为人民造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外,就是保持黨与人民的密切联系 〔2〕309。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与人民血脉相连,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根基、失去生命力。联系人民,就是要深入群众、宣传教育群众、团结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巩固并扩大党的执政根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贯彻群众路线,不断完善和强化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健全代表联络机制,适当增加基层人大代表数量,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政治优势。深入到群众,深入到基层,加强党员、干部及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倾听群众意见,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完善人民政协专门协商制度,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健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制度等丰富联系群众、团结群众的制度化实践,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从思想上武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武装青年学生,坚定人民文化自信,增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感和拥护程度,广泛凝聚人民的精神力量。

(三)紧紧依靠人民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将紧紧依靠人民的思想原则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方方面面。依靠人民就是要积极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始终强调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凝聚和团结各方力量;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汇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激发和释放基层群众中蕴藏的强大能量,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全民法律思维和法治素养,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发挥人民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崇尚法、遵守法、捍卫法的实践主体作用,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持续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加快人才制度和政策创新,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培养造就更多优秀人才,尤其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让各类人才都能各尽其才、各得其所,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人才引领带动高质量发展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价值主体之维: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坚持人民群众既是社会财富和人类文明的创造主体,同时又是社会财富和人类文明的享有者和所有者,发展成果理应由人民共享。我们党始终坚持并尊重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谋幸福,让发展成果切实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价值要求,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促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保障社会稳定有序良好运行,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坚持全民共享

共享发展既不是少数人共享,也不是一部分人共享,而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全民共享是共享发展理念的第一要义,指明了发展的价值目标,集中体现了人民主体的价值主旨 〔6〕。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坚持全民共享的价值标准,并通过制度建设保障每个人都公平地享有平等发展的机会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社会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根本保证 〔7〕。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为共享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制度基础和制度保证。与此相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强调完善多种手段再分配调节机制,为的是合理调节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关系,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最大限度地确保全体人民公平共享发展成果。在法治建设方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调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从法律层面明确规定并坚决维护人人共享发展成果、人人享有公平正义的权利。在民生保障方面,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对涉及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等方面直接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领域问题进行制度化规定,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大范围、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引领亿万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消除了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困,提出了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建设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紧接着强调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让贫困人口和广大农民都能享受到发展建设成果,提升贫困群众和乡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正实现发展道路上一个不能少。

(二)坚持全面共享

一方面,通过制度政策安排,保障人民全方位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建设成果;另一方面,强调每个人都公平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机会和权利,促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经济方面,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上升到基本经济制度高度,以制度建设保障人民平等参与经济建设、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确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目标;在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充分保障人民享有民主權利,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确保人民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成果;在文化方面,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定发展文化事业的价值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更加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提升人民精神境界;在社会方面,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在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积极满足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社会文明进步发展成果;在生态方面,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使人民享有更蓝的天、更清的水、更清新的空气和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坚持共建共享

共建共享是就共享的实现路径而言的,共建才能更好地共享,人民共同参与建设的过程也是不断实现共享的过程。共建共享将“发展为了人民”与“发展依靠人民”联系起来,“为了人民”的共享是共建的目的,“依靠人民”的共建为共享奠定了物质基础,体现了人是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不论是在制度建设层面,还是在大政方针政策方面,党都十分重视贯彻共建共享。在保障人民群众拥有平等机会和发展权利投身劳动实践的同时,使他们更加公平全面地共享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价值感。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配套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制度,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生态文明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体系,都体现出要引导和依靠人民群众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中,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汇聚人民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同时各种制度政策安排又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过上好日子。在社会治理方面突出共建共治共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增强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让公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同时又让每个人都能享有社会良性治理的成果。除此之外,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还体现了世界人民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向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各国共谋发展、共同繁荣、共享和平,使更多国家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四)坚持渐进共享

共享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从不充分到充分、从不均衡到均衡的历史渐进过程,这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共享的层次和质量也是不断提升的,发展的过程就是共享的过程。但必须认识到,在现有生产力水平条件下,共享发展是不可能自发实现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关体制机制加以调节和干预,没有相关共享发展制度建设作保障,就很容易产生贫富差距甚至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连接理念与实践的节点,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来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在经济制度建设方面,从改革开放初期打破单一公有制格局,到“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为补充,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再到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列概括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社会公平正义,并努力通过制度建设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重视让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好处和实惠,让人民共享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党还逐步提出并不断完善让人民群众共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政治文明建设成果、社会文明建设成果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更加全面、更加公平、更加充分地共享各项发展成果,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以实现。

四、评判主体之维:发展过程和结果受人民监督和检验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价值创造者和价值享有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评判主体。习近平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8〕28 这突出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人民是最好的监督员和检验员,政策制度好不好,改革成效好不好,都要受人民监督和检验。

(一)发展过程受人民监督

毛泽东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9〕610 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人民的评判主体地位,始终坚持让人民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运行,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与监督制度,加强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促进多渠道多形式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首先,不断加强人大监督。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因此,健全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制度,强调通过人大来实现人民对国家机构的监督;完善论证、评估、评议、听证制度,以制度化设置保障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管理国家与社会事务并实施人民监督;健全代表联络机制,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紧密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广泛倾听、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扩大并强化监督效果。其次,不断加强民主监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相互监督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自觉接受监督、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等机制,通过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成有利于发现并纠正偏差的有效机制,强化民主监督作用。再次,不断加强群众监督。宪法赋予我国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廉洁奉公的监督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权以及对各种腐败行为的检举权 〔10〕,通过健全和完善群众监督体制机制,广泛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让行政机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最后,不断加强舆论监督。鼓励社会公众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广播等各种传播媒介,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监督,其本质上也是一种群众监督,具有广泛性和人民性。但舆论监督有可能演化出舆论暴力等不良后果,影响舆论监督效果,因此要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在发挥新闻媒体监督作用的同时,保证媒体舆论导向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发展结果由人民检验

所谓发展结果由人民检验,是作为历史主体、实践主体、价值主体的人民,将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对发展活动及其结果的价值评判中,检验评判发展活动及其结果是否满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真实需要。习近平指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1〕142。这就是说,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是广大人民的真正需要和根本利益是否得到充分满足和实现,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没有真正增强。人民检验一般遵循着这样一条逻辑路径:人民获利或人民得实惠→人民满意度和人民幸福感→人民态度 〔11〕。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了切实的好处,人民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人民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态度就会是拥护、支持、热爱,那么党执政的根基就得到了巩固和扩大,这就是“民心向背”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倾听民意,畅通人民群众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渠道,让人民真实畅快地表达自身的合理诉求和检验态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大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选票是人民表达检验态度最直接的体现。健全代表联络机制,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加强人大代表、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完善信访制度,畅通人民表达意愿意见和利益诉求的渠道;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制度化实践,让人民群众通过民主协商等各种形式,更加直接更加畅快真实地表达对发展结果是否满意的态度与意见,倾听最真实有效的群众心声。此外,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也是检验和提升发展活动及其结果的有效方式,这就要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 〔5〕899 。在如此无限循环的过程中,通过集中群众对于发展活动及效果的检验意见,对于不合适的政策及时调整纠正,对于人民热烈拥护的政策加以巩固强化,从而让人民群众的首创实践科学地上升为党的意志,同时又将党的意志贯彻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之中,形成良性互动的检验-反馈-提升机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衣 芳,等.人民群众主体论——群众观、党群关系、群众工作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王虎学,何錕伦.“人民至上”的三重价值意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06):60-66.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周明明.共享发展理念的人民主体价值意蕴〔J〕.东南学术,2021(01):47-60.

〔7〕罗 健.论共享发展对马克思有关论述的丰富与深化〔J〕.理论探索,2021(02):24-31.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10〕范永同,郝俊杰.中国监督体制的不足与完善〔J〕.人民论坛,2015(11):44-46.

〔11〕王 丹,邱耕田.人民检验论〔J〕.浙江社会科学,2018(10):47-54+35+156.

责任编辑 吕晓斌

猜你喜欢
主人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主人有的我也有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我是家庭小主人
弓的主人
我当小主人
建筑与雕塑:一种北京与主体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