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视域下幼儿通草画工作坊的创建与实施

2021-09-22 01:39何慧丽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草纸儿童发展通草

何慧丽

一、关于通草画

通草,又称通脱木,其茎髓呈白色,有类似于海绵或丝绒的质感,用刀具将其茎髓切成薄厚均匀的通草片,即我们俗称的通草纸。由于切割的树茎大小有限,因此每张通草纸都只有两三个巴掌那么大。通草纸虽小,却非常适合水彩画运色着墨的需要,当水彩运用到质感丰富的通草纸上时,经过光的折射,能够呈现斑斓缤纷的效果,深受画师的喜爱。

19世纪初,广州的职业画师运用西方绘画技法在通草纸上创作水彩画,人们称之为通草画。通草画主要用于出口,题材以描绘广府地区风物景观、市井百态、文艺经典等内容为主,其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由于采用西方绘画原理,又反映中国本土风情,所以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成为当时西方人介绍东方古国异域风情的最佳手信。通草画亦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被誉为“广州明信片”,是广州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然而,随着摄影技术的兴起以及国际市场的变化等原因,通草画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兴盛了近百年的通草画逐渐被人们遗忘而几近消失。通草画虽然起源于广州,但传世作品几乎都在国外,主要收藏在西方的博物馆中。为了找回广州这一逝去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广州本土文化,2012年起,广州市越秀区启动了“通草画进校园”项目,组织带动区内各中小学、幼儿园,把通草画传承保护与教育教学进行融合。我园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充分利用广府本土资源,结合本园的艺术教育特色,以“幼儿通草画工作坊”的形式在园内逐步开展通草画活动,旨在丰富和拓展幼儿艺术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将历史与现实、实际生活与艺术有机结合,鼓励幼儿从不同角度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并在此过程中,更好地传播、推广和传承广府文化,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二、幼儿通草画工作坊的规划与创建

(一)基于“儿童发展”的通草画工作坊内涵与意义

通草画独特的材质和艺术创作形式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不同于其他的美术活动,在创建通草画工作坊之初,我们思考了两个问题:通草画工作坊是为谁而建?为什么要建?通草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种形式,极具地方文化特色,也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势必要建立在“儿童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工作坊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组织形式,倡导集体验、探究、互动于一体的学习方式,无论是从课程内容还是课程组织形式角度,通草画工作坊的主体都应该是“儿童”。

以儿童为中心的通草画工作坊活动不同于传统的美术活动,它主张幼儿的自由、自主、创造与愉悦。首先,在目标上,通草画工作坊不只是追求单一的艺术领域发展目标,如幼儿艺术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而是力求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注重幼儿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培养,如幼儿认知、社会性、情感、学习品质等的综合协调发展。其次,在学习方式上,通草画工作坊鼓励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的方式与材料互动,与环境对话,以游戏的方式获得更为丰富、生动且更易内化的经验。在主题内容上,工作坊活动应贴近幼儿的生活,追随幼儿的兴趣,并依照相应技能的难易程度层层递进式的展开,要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最后,在评价上,通草画工作坊关注的不仅仅是指向作品的结果性评价,还有指向幼儿发展的学习习惯、能力、品质等动态的过程性评价。正是基于这种“儿童发展”的视域,我们的幼儿通草画工作坊应运而生。

(二)幼儿通草画工作坊空间布局与规划

宽敞通透、格局分明、灵活可变的活动空间是开展幼儿通草画工作坊活动的先决条件之一。我们将整个工作坊划分为四个大的区域,如下页图1所示:

1. 区域一:邂逅通草画。以欣赏了解为主,主要以①号桌为中心的区域,包括挂式一体机、展示墙、材料柜等,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简要介绍通草植物、通草片(纸)的加工方式以及通草画的由来等,并展示一些代表性的通草作品及其所使用的工具、材料等,还可以借助一体机的现代多媒体技术,以生动形象的視频形式呈现相关信息,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理解和欣赏通草画这种艺术形式。

2. 区域二:走进通草画。主要是以②号桌为中心的区域,包括展示架、展示墙、材料柜等,在这里,幼儿可以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来感知通草纸的特性,并进行简单的通草作品创作。如提供一些普通纸和通草纸的废角料,以及不同软硬的笔,让幼儿用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在对比中感受通草纸易脆裂、不能折的特性。通草纸湿水前后对比,感受其吸水性和可塑性。这一区域比较适合低龄幼儿或者初接触通草画的幼儿,主要活动包括喷染、利用废角料进行简单撕贴、剪贴等活动,加强幼儿对通草纸特性的认识,为进一步的通草画创作奠定基础。

3. 区域三:与通草画的亲密接触。以③号桌为中心的区域,包括材料柜、展示架、展示墙等,当幼儿对通草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技巧后,就可以尝试在通草纸上临摹、作画、涂色等,学习通草纸绘画的技巧,以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平面剪贴、粘贴画创作。

4. 区域四:爱上通草画。以④号和⑤号桌为中心的区域,包括材料柜、展示柜、展示架等,幼儿充分认识和掌握了通草纸绘画技巧及其不同表现形式,能根据兴趣和生活灵感创造性的进行作品表达,如探索不同形式和技巧的通草纸绘画、户外写生、场景化创作、立体手工创作等。

除此之外,工作坊还设置了教师工作台,随时观察指导幼儿的活动,为幼儿的工作提供专业化的支持。指导教师不必是某一个固定的教师,而是不同的教师轮流担任这一角色。这个角色需要熟知通草画工作坊中每一种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草画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以便在幼儿需要帮助时,能够提供合理、专业的建议和支持。

整个通草画工作坊格局分明,包括欣赏区、材料区、工作区、展示区等区域,区域之间在空间上既彼此独立又互通开放,在活动内容和环节上具有交叉性、连贯性和循序渐进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水平自主选择活动区域,促进同伴间相互观察学习,共同协商、探索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发展。

(三)通草画工作坊材料投放

通草画不同于其他美术活动,它的主要材料就是通草纸和通草芯,活动针对性比较强,其意义在于促进幼儿欣赏、了解、掌握和传承这项极具地方文化历史特色的艺术形式,并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其贴近现代生活的新内涵和新特征。因此,我们根据工作坊中每个区域的技能发展目标和幼儿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地进行材料投放(如上页表1)。同时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四)通草画工作坊主题内容

早期通草画主要反映清末岭南地区社会生活场景和各种形色人物等,距离孩子们的生活已比较遥远,但通草画不仅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种地方文化载体和符号。因此,我们灵活调整,将通草画工作坊的活动内容与幼儿熟悉的当代社会生活和场景联系在一起,通过通草作品反映当下的生活,拉近幼儿与通草画的距离。基于此,我们在主题选择上,除了常规的单一主题,还结合广州本土资源,将多种要素相融合,创设具有广府特色的场景化主题和作品呈现方式,如“花城广场睇小蛮腰”“白云山上好风光”“荔枝湾涌坐花船”等。并举办了“情满珠江,木棉花开”“逛街咯——羊城美景真系靓”等大型场景化通草画展,使得通草艺术更具现代特色和魅力。

三、幼儿通草画工作坊的教师指导策略

(一)创设丰富有趣的环境,激发幼儿参与通草活动的兴趣

环境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通草画工作坊的环境创设应充分凸显通草画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创设多维度的空间环境带给幼儿丰富的视觉感受,以激发幼儿参与通草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如在“邂逅通草画区”,以形象生动的漫画形式介绍通草画的历史由来和失传现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现通草纸的加工方式、材质特征以及通草画创作的基本流程等。利用每个区域的展示墙和展示架等呈现不同形式的通草作品,包括名画欣赏和童趣作品展。还可以照片的形式重现幼儿活动的过程和场景,帮助幼儿直观感受和了解通草画艺术,形成隐性的教育资源,支持幼儿自主创作。除了物质环境,还要关注幼儿心理环境的创设,通草纸一般面积较小,且脆弱易裂,在创作时幼儿必须认真专注。因此在开展通草画工作坊活动时,可以播放一些安静、轻松、优美的轻音乐,有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静心创作。

(二)引导经验技能的获得,奠定幼儿自主创作的基础

除了环境与材料的支持,一定的经验和技能是幼儿参与通草画工作坊活动的基础。因此,在活动初期,教师可以结合工作坊环境,有针对性地提供操作指引和示范,帮助幼儿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保证后续活动顺利开展。如通草纸喷染着色后,需要慢慢晾干,但干透后又容易卷起,稍一用力就会碎裂,这时可以将染色后的通草纸夹在报纸中间,上面平整地压上重物,这样即使通草纸晾干后还是平整的,需要用的时候用湿抹布轻轻按压就可以随意剪、贴、塑形了。又如在通草纸上作画时,要用浅色勾勒轮廓,再水粉上色。而对于幼儿屡次尝试还是存在困难的内容,教师可以进行适当指导、示范和引导探索等。此外,由于通草纸种植时间长,开发困难,价格也比较昂贵,所以十分珍贵。为了不浪费每一张通草纸,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活动前先在普通纸上设计好要创作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再用通草纸进行创作。

(三)营造合作互教的氛围,促进幼儿自主探索、相互学习

通草画工作坊中各个区域的操作内容和难度不一,幼儿之间也存在能力水平差异,全靠教师指导工作量较大。这时可以在幼儿之间建立“小导师”制,如让经验丰富的大龄幼儿或能力较强的幼儿充当“导师”,去帮助引导缺乏经验的低龄幼儿和能力较弱的幼儿进行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大龄幼儿发挥自身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低龄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提升和巩固经验,获得知识与技能。幼儿之间也可以通过互相学习、讨论和探索,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互相交换借鉴已有的经验。由此看来,在通草画工作坊中搭建幼儿互动、交往的平台,营造合作互教的氛围,能够促进幼儿从“被动从属”到“主动自主”的学习转变,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得工作坊中每一个幼儿都能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靠近。当然,教师也要有目的、有計划地观察幼儿的活动状况,当幼儿有需要时,适时采取恰当的方式启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和大胆创作。

(四)倡导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习品质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评价是活动中重要的一环。首先,在评价对象上,除了进行指向作品的结果性评价外,还要重视指向幼儿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如幼儿在活动中的专注力、创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其次,在评价手段上,可以采用拍照和录像的方式留下幼儿活动过程性资料,方便回看时分析幼儿的活动表现和发展水平,还可以建立“幼儿工作手册”,鼓励幼儿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教师辅以补充和完善,个性化的记录每位幼儿参与活动的进程和轨迹。最后,教师在评价时,要多用指导性明显的语言代替那些诸如“很漂亮”“不错”等笼统而缺少价值的评语。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关注和促进幼儿学习品质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草纸儿童发展通草
科学演草,“纸”在必得
“草纸糕”趣话
猜谜游戏谜底
雪地是春天的演草纸
“海丝非遗”通草画的传承教育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之我见
我国儿童户外游戏发展现状及国外经验的启示
基于Android平台的执行功能评测系统设计
传承通草水彩画技艺,弘扬广府文化
PAPER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