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域中“伟大建党精神”四重维度探析

2021-09-22 01:55贾丽民赵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

贾丽民 赵聪

摘 要:

精神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脊梁,以表征的方式塑造和引领时代。“伟大建党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范畴,而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深厚的历史感和开放的世界性的时代精神,其内蕴着对唯物史观的自觉运用。透过唯物史观视域,“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共产主义理想维度;“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积极改变世界的实践维度;“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动力维度;“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历史主体维度。这四大维度構成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有机整体,进而构成“精神合力”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唯物史观;伟大建党精神;四重维度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4.009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4-0041-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 “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有其深层的认识基础,这种认识基础就源自中国共产党对唯物史观的感性理解、理性认识和现实运用。因而,唯有透过唯物史观视域,才能在更深层次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在实质,才能更明晰“伟大建党精神”如何熔铸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血脉之中,从而理解其何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历史唯物主义不仅在理论上阐释着“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也在现实中践行着历史唯物主义。跨越百年的“伟大建党精神”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时刻坚守马克思主义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而为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使命筑牢根基。因此,在精准定位和科学谋划“两个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以全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为契机,挖掘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唯物史观意蕴,在新时代继承、发展和创新中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的生活幸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直指“人的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维度

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后,并没有“束之高阁”,而是将其与无产阶级运动相结合,指导无产阶级自身解放的事业,从而科学的证明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人类社会在二者之间的辩证发展中向前推进。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发展。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恩格斯认为:“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3]正是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完全显现出来了,从而确证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客观性;也正是这种唯物主义客观性,表明了一些所谓“社会主义者们”勾勒的人类未来社会的理想状态是一种“臆想”;同时也证明了在唯物史观的逻辑指向下,共产主义社会是可以实现的社会形态。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人的本质得到充分实现,人类的文明形态得到充分的彰显,人从片面的个人跃迁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因而,对于共产主义的向往成为人们的崇高理想信念,这种崇高并不是人对上帝的 “虚幻敬仰”,而是从当下的社会历史事实出发,不断地变革社会关系,面向人类解放的“真实笃志”。

〖BW(D(S6mm,,)〗〖KG3mm〗第4期贾丽民等:唯物史观视域中“伟大建党精神”四重维度探析〖BW)〗

〖BW(S(S6mm,,)〗〖CM(38mm〗思想政治教育研究〖CM)〗〖JY,3mm〗2021年〖BW)〗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地体现着对唯物史观强调共产主义理想之维的运用和发展,鲜明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中国共产党善于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一以贯之的运用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全部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共产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中国现实境遇,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在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社会存在)中生成的科学理论,而这些科学理论一经生成,便反观中国现实,为解决中国重大问题提供基本的方法策略(社会意识)。其次,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而中国共产党则是共产主义理想的践行者。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 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4]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崇高追求,随着党员队伍逐渐地成熟、发展和壮大,中国共产党在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过程中,结合中国具体实际,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因此,中国共产党人脚踏实地、立足国情,在建设社会主义中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行进,在不懈奋斗中坚守着“伟大建党精神”。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秉持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而且在现实中始终不渝的践行着“伟大建党精神”,同时,“伟大建党精神”也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与各色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坚定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帮助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性的人民群众认清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危害,与其泾渭分明。在马克思主义的感召下,人们逐渐走向了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共产主义理想在斗争中历史觉醒。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巩固政权和恢复社会生产等多重考验。在进行建设时,党内出现了背离唯物史观的情况,一度偏离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此时,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国情,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当做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使得国家建设平稳发展,共产主义理想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形成共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真理,并不是教条式的说教,重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一切阻碍社会发展的桎梏,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何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渐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新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指南,筑牢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认同和自觉,共产主义理想在新时代的伟大事业中指引方向。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奔向人的解放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5]这种精神力量不仅在思想层面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而且“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在实践中不断地解决着中国的现实问题。因而,“伟大建党精神”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之间不斷发力,在二者之间的张力中不断塑造和发展,从而指引中国走向实现人类解放的发展道路。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积极改变世界的实践维度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6]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终结了以往旧哲学在“解释世界”的立场上进行所谓的哲学思辨,以革命的勇气完成了“改变世界”的使命转换。一方面,马克思在对虚假意识形态“无情的革命”中改变世界。虚假的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颠倒,并且企图用一系列抽象的观念和体系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发展。为此,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家们所设定的各种彼岸世界展开有力批判。马克思认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7]因此,这些脱离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形态则是虚假性的突出表现,马克思在揭示其虚假性的同时也构筑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病理解剖”中改变世界。资本主义社会是资本的“炼金炉”,而资本家则掌握着“等价交换”的“炼金术”。资本家在“炼金炉”中进行资本的无限增殖,从而对无产阶级进行无限的剥削和压迫。而马克思正是在揭示这种“等价交换”的丑陋面目的同时形成了瓦解资本逻辑的“药方”,进而提出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革命方案。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8]马克思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形成“彻底的理论”以“说服无产阶级”发起革命运动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地体现着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改变世界”实践品格的运用和发展,鲜明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9]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是贫乏的词句和摇旗呐喊的口号,其中饱含着“惊人的丰富性”,这种“惊人的丰富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展现。首先,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人民性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独有的优秀品格。百年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经历了从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次嬗变,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其次,中国共产党担当使命,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它不断地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要努力奋斗,鞭策中国共产党人要时刻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去追求它、实现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奋斗目标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分目标,这些阶段性目标的完成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基础。因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伟大工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用实干托起中国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直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态度书写历史。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秉持着“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而且在现实中始终不渝的践行着“伟大建党精神”,同时,“伟大建党精神”也蕴蓄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担当和责任坚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面对着内无民主、外无独立的压迫状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牢牢掌握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重要法宝,与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和帝国主义进行革命斗争,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从此开启了新中国的历史篇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已然独立的中国却面临着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悲惨境况,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消灭了社会主义国家中非社会主义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们顺利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中的前两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坚忍不拔的意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态度和气势把改革向纵深推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高标准、严要求完成了“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擎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蓝图。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历史的精神动力。“初心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10]这“三个深刻改变了”就是马克思“改变世界”历史使命的中国实践,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站在历史时代的高度提出未来将要实现的奋斗目标,而且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有实力兑付向人民群众许下的诺言。因此,“伟大建党精神”不仅以表征的方式“解释世界”,而且还以实践的方式“改变世界”。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改写民族命运的革命精神动力维度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1]可以看出,马克思积极参加无产阶级运动,领导第一国际、建立巴黎公社等,都是始终为人类解放事业进行的革命斗争。马克思的革命精神动力表现在,一方面,消灭旧世界创立新世界的革命,也就是彻底的破除旧的生产关系。“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12]马克思阐明了旧的生产关系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对抗性,因而,必须消灭具有对抗性的旧生产关系,才能解放和发展现有生产力。无产阶级政党只有持续不断发扬革命精神,发动全面的、系统的哲学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才能挣脱资本主义社会对无产阶级的宰制,撕碎锁链,取得国家政权。另一方面,在已经确立起的新的生产关系层面不断进行改革。诚然,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不断革命,社会历史才能进步,但马克思也认为形成的共产主义初级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13]这个阶段刚从原有的社会形态脱胎而来,带有原来的很多色彩,需要不断地革新以消除资本主义的残余。因此,革命精神作为一种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其一起到催产作用,其二起到改革作用。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地体现着对马克思唯物史观革命精神动力的运用和发展,鲜明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14]首先,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实现社会形态的变革。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15]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敢于斗争,善于观察社会发展变化,精准把握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推进中国社会形态变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平稳有序的完成了“一化三改”的时代重任,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中国真正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其次,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中国的向前发展不是中国共产党一人的“孤军奋战”,而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齐心协力”。唯物史观“既以完全科学的冷静态度去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又非常坚决地承认群众(当然,还有善于摸索到并建立起同某些阶级的联系的个人、团体、组织、政党)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革命首创精神的意义。”[16]这些中国共产党人独具的精神品质在现实中感染着先进的中国人。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秉持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而且在现实中始终不渝的践行着“伟大建党精神”,同时,“伟大建党精神”也典藏着中国共产党的勇敢和气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塑造了保卫国家、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的“红船精神”、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精神”等革命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和展现。在生与死较量中诞生的“伟大建党精神”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未来走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奋力拼搏,在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淬炼了革命精神,形成了保卫国家领土的“抗美援朝精神”、听党指挥的“西迁精神”、振兴东北的“北大荒精神”等革命精神,以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形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进行战略布局,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改革开放,形成了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敢闯敢干的“小岗精神”、科研救国的“航天精神”等革命精神,在这些精神的感召下,中国走上了现代化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发扬斗争精神,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威胁着中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继续发扬革命斗争精神,举国上下战胜疫情,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

“不怕犧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改写民族命运的精神动力。唯物史观认为,无产阶级解放唯有在不断地革命运动中才能完成,同样,透过唯物史观视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有在不断地斗争中才能实现。习近平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17]未来道路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能会遇到复杂化的、多样态的“绊脚石”,中国共产党要坚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建党精神”,持续进行伟大斗争,这样才能在各种危险面前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书写“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主体维度

马克思批判英雄史观的同时提出了独创性的群众史观。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绝对的批判因此而谴责某个对象是‘肤浅的,那么这个对象就是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因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8]也就说,作为主体性的人在社会历史中不是一片空场,社会历史的存在是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确证。社会历史是无数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合力”作用的结果,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一切的历史都是贫乏的历史,都是一幅漫画般的图式。因此,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方面,无产阶级运动是唯物史观“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表现。马克思指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19]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统治和压迫人们的活生生的物质力量,因此推翻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必须依靠物质力量才能实现,无产阶级运动作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就是唯物史观的物质力量。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唯物史观的主体向度。其一,现实的个人是构筑唯物史观的起点。这些现实的个人不断地创造物质生产资料、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创造精神财富、从而改造着社会关系,这些物质活动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其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价值指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受制于历史条件的制约,但人民群众正是在这些历史条件范围内不断地超越自己而创造历史,从而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地体现着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运用和发展,鲜明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人民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神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20]中国共产党根植于人民群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书写的。因而,“伟大建党精神”必然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不断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塑造。首先,“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服务人民的政治担当。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是血与肉的关系,对党忠诚就是对人民群众的忠诚,就是对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思想上对党忠诚,而且在实践中诠释着忠诚,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妄图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反动分子面前都能做到立场坚定,坚决捍卫党的地位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为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盼人民之所盼”谋划一切方案解决人民群众直接关切的物质利益问题。中国共产党力图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以高标准、严要求履行“答卷人”的责任与义务,使得交付一张合格的“试卷”给“阅卷人”审阅。

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不仅秉持着“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而且在现实中始终不渝的践行着伟大“建党精神”,同时,“伟大建党精神”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群众为“灯塔”的政治品格。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国家的危亡,无数仁人志士相继发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不是走“换汤不换药”的老路,就是走“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道路,或者走不适合自己的路,结果均以失败告终。从人民群众中来、依靠人民群众,到人民群众中去、为了人民,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走适合自己的“自下而上”的彻底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正是坚持这一巨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打败真正的敌人,取得新民主义革命胜利,使受压迫、受奴役的中国人民站了起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始终把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也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使得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得以提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革新,产生了一大批卓越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断注入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上了人民至上的发展道路,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共享社会发展的果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中国人,着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书写“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精神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思想基础。“得人心者昌。逆人心者亡”。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关切。今天,作为执政7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挑战,必须紧紧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做到“心中是百姓、头脑是人民”的忘我状态。唯有这样,中国的未来才会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人类文明的理想图景才会更加明晰。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所塑造的“伟大建党精神”深深烙印着唯物史观的痕迹。“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范畴是抽象的,但作为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上可以转化的“物质力量”则是具体的、历史的。这种具体的、历史的“伟大建党精神”内在饱含着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相吻合的四重意蕴,这充满辩证张力的四重意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不断地彰显并实践。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内蕴的共产主义理想维度、积极改变世界的实践维度、革命精神动力维度和历史主体维度,能有效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伟大建党精神”之间的血脉关联,能全面理解百年历程中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构筑的精神谱系。

参考文献

[1][10]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2][6][7][11][18][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502,516,527,286-287,11.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

[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57.

[8][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591-592.

[9][14][17][20]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70,225,139.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61.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4.

[1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91-592.

[16] 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4.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五大发展理念:内在因缘与机制建构
新形势下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再论唯物史观的人本思想
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