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2021-09-22 11:42李洁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9期
关键词:培养

李洁贞

摘要:观察事物通常都需要认真仔细,而好奇心较强的小学生常常会因为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失去判断力,所以观察事物时难免存在一些差错,这便是“观察偏差”。观察偏差较容易出现在色彩的变幻、空間的挪移和形体的状态等方面。基于此,以下对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学生观察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348

引言

素质教育旨在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充分尊重和体现人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以学生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其智慧潜能的开发,注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换句话说,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便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如何开展好小学美术课程、优化教学方法,有其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过程示范,启迪观察意识

部分教师在示范时只是单纯地演示,很少停下来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样容易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要采用过程示范的方式,在展示某些操作过程后停下来,让学生观察表现效果,并推测后续应该如何做;若有条件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尝试,并对比自己的创作结果和教师的示范结果有何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激发创意、丰富想象。在《水墨改画》一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变体画,并尝试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改画油画作品。教师选择了过程示范的方式,先为学生展示水墨画和油画的工具与材料,然后分别展示二者的基本绘画技巧,并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对比油画和水墨画在技巧与表现效果上有何不同。此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试着自己将油画改成水墨画。在此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有学生提出:“我看到油画的颜色有很多层次,可是我用水墨画展现不出来,该怎么办?”教师此时就要围绕学生的困惑展开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水墨画创作中通过控制墨色浓淡的方式呈现出层次感。这样能让学生关注到改画中的关键点,并解决遇到的难题。教师要将个人示范过程变成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并让学生参与示范的过程。这样学生更有参与感,同时也能积极思考,从而产生更多创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能力,给他们留出参与的时间,倾听学生的个性化想法。

二、开展美术比赛活动

美术认知需要小学生的主体支持,尤其要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生命发展潜能。因此,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就要从趣味活动入手,积极实现教学活动的人性化、趣味化和竞争化,以此激发小学生的表现意识、荣誉意识和美术认知兴趣。以“有趣的拓印”为例,教师在为小学生展示完拓印技巧和注意事项后,就可以让小学生开展拓印比赛,比一比看谁的拓印作品效果好。为了激发小学生的比赛积极性和竞争性,教师不但要奖励小学生小红花之类,还要将获奖作品悬挂在教室内,以示奖励。

三、丰富评价标准,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美术学科教学目标中有一方面是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所谓审美,简单说,就是当遇到美的事物的时候要能给出客观的评价,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都是最终做出点评的人,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点评中。美术学科同样如此。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评判标准为基准,根据学生画作的数量、画得“像不像”来给出最后的分数。很多时候,得高分的学生不知道自己哪里好,分数低的学生又不知道自己哪里需要提高。面对此种情况,就需要优化美术课程评价机制,让学生也全程参与作品的评价过程。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确立课堂主体意识,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不管我画得好与不好,只要我认真听课、认真思考,我的作品都有被别人评价的可能,我也可以作为旁观者客观地评价别人的作品。”其次,教师应当给学生更多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所认为的美与丑,然后基于学生的发言予以“纠正”。再则,当给出一幅作品的最终成绩时,教师要听取各方意见,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再加上教师的看法组成最终成绩。

四、观察力的针对性

在观察任何事物时,观察者都要极具针对性,自始至终坚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原则。因为只有进行科学有效的观察,才能将所需观察的事物特征实体化,进而提高观察者的观察效率。观察力的针对性要求观察者在实物观察时应摒弃心中杂念,全身心投入观察活动,避免由于分心失误造成观察偏差。这样的观察活动对观察者的身体和精神是双重考验。观察并非毫无秩序可言,其需要严谨的观察技巧、科学的观察方法和坚韧不拔的观察毅力,所以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观察程序的细致性。此外,教师可以从旁建议学生取长补短,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师的作品,发挥自身的联想,学习他人的绘画技巧。如在教学凡·高的《向日葵》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进行作品的临摹,然后要求他们充分观察《向日葵》的一笔一画,最终根据实物特征进行临摹。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绘画动态,及时给予科学性建议,帮助学生完成绘画创作,明确整幅图画的结构对称性。

结束语

总之,教师不仅是美术课堂的承载者、设计者和完善者,也是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者、践行者和提升者,更是小学生积极认知、主动合作、自觉探究和快乐成长的关注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以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创新为指导思想,并通过开展美术比赛活动、自由美术活动、简笔绘画活动、成语绘本活动直接优化美术课堂,切实促进小学生的知识积累、合作探究、快乐交流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霜.试论小学高年级美术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J].知识文库,2020(06):23+26.

[2]张一波.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新课程,2020(09):150.

[3]王惠君.如何打造小学高年级段的高效美术课堂[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2):56-57.

猜你喜欢
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探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