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沟通系统对复杂性肾结石手术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2021-09-23 03:37
全科护理 2021年26期
关键词:石术肾镜复杂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肾结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当肾结石直径>2.5 cm,肾解剖结构异常或功能异常导致取石困难的情况,就可以判断为复杂性肾结石,复杂性肾结石主要指鹿角形结石或者肾内多发结石[2-3]。病人发病时表现为腰痛难忍、血尿,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发展为肾积水、尿毒症等,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安全。目前,经皮肾镜碎石术已经成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首要方法[4]。但由于受病人病情的影响,病人往往存在焦虑等负面情绪[5],加之病人对病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使得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增加。疾病不确定感是指病人缺少确定与疾病有关事务的能力,表现为一种控制感缺失造成的怀疑性不确定状态[6], 影响病人的生理、适应能力、预后和远期生存率[7]。部分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适感和疾病不确定感等易产生手术抵触情绪,影响治疗效果[8]。研究表明,减轻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术后病人康复[9]。治疗性沟通是指医护人员以沟通为治疗手段,解决病人当前的信息需求的一种治疗方式,它强调信任性治疗关系的建立和维持,注重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评估以及针对性评估后的目的性干预[10]。本研究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旨在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病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112例复杂性肾结石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B超、腹部X线平片及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确诊为复杂性肾结石;②所有病人均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且均具备手术指证;③意识清楚,有一定的自理能力;④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直径<2.5 cm的单一或多发性结石;②合并有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疾病者;③有认知、意识障碍;④严重视听障碍病人;⑤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结石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在进行研究前告知为了能对沟通内容进行细致分析,以便确定治疗方案,我们将会在每次的沟通过程中进行录音,征得病人同意后方可进行研究。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一般性沟通,即进行入院宣教、遵医嘱给予治疗、术前对病人进行饮食、心理干预,术中辅助医生完成手术,对病人实施生命体征监护护理,术后给予病人药物、穿刺等护理,出院宣教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一般性沟通和治疗性沟通,具体措施如下。

1.2.1 人员培训 调查组成员由泌尿外科专家、泌尿外科资深护士、心理专家、护理学硕士生组成。对调查组成员进行集中培训并进行考核,以保证调查的有效进行。

1.2.2 实施方案 ①关系性沟通:入院当天调查组成员在病室向病人介绍病室环境、介绍责任医生与护士以及调查组成员,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和病史,了解病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倾听病人表达,并借助共情、表扬、自我表露、信任、提问等沟通技术来建立与病人间的信任治疗性关系。②评估性沟通:调查组成员在病室运用倾听、自我表露、反馈等沟通技术,了解病人对疾病、手术、治疗以及相关治疗方面信息的掌握情况,鼓励病人表达对疾病和治疗及护理方面的感受、想法、需求。③调查组讨论:小组成员在会议室进行讨论,着重发现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环境适应方面以及对疾病诊疗与护理方面的态度、认知、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探究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并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结合病人的诉求与需要确定治疗性沟通的主题。然后围绕确定的主题,结合病人个性特征、社会文化背景等,采取社会支持、信息支持、建立心理防御机制等方法,制订有效的个性化沟通方案。④治疗性沟通:根据制定的沟通方案,围绕确定的主题,在病室运用说服、控制、探究等沟通技术,帮助改善病人存在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态度、认知和行为。

1.3 评价指标

1.3.1 疾病不确定感 采用由Mishel[11]编制、许淑莲等[12]翻译的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9[13]。该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共33个条目,其中有12个为反向计分条目。不可预测性(5个条目);不明确性(13个条目);信息缺乏性(7个条目);复杂性(7个条目)。而复杂性维度中的第15个条目不计入总分。总分为32~160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就越高,其中32.0~74.7分为低水平,74.8~117.4分为中度水平,117.5~160.0分为高水平。

1.3.2 术后恢复情况[14]术后记录两组留置引流管时间、流质饮食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1.4 资料收集 病人在入院当天以及出院前一天晚上独立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调查表,记录病人术后恢复情况。

2 结果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疾病不确定感 目前医务人员对疾病不确定带来的负面效应越来越重视,本研究在进行常规护理一般性沟通基础上,将治疗性沟通系统运用于对复杂性肾结石疾病不确定感进行干预,干预过程通过评估病人疼痛、疾病的认知、主观感受等方面,找出导致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问题,确定沟通的主题,再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文化背景、诉求等,探讨个体化、针对性、可行性的沟通方案,如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指导病人评估疼痛、识别不良反应等,来改善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研究结果显示,入院时两组病人疾病不确定感都属于较高水平,考虑可能是由于疾病本身以及并发症会加重病人不良情绪[15],使得病人不能很好地接受疾病相关的知识,从而导致其疾病不确定感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疾病不确定感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报道结果相似[16-17]。提示治疗性沟通系统可以改善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病人疾病不确定感。

3.2 术后恢复情况 较高疾病不确定感不仅会让病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不适,使得病人不能很好地接受疾病相关的知识,而且还会导致病人依从性的降低[18],从而影响疾病的预后情况。本研究通过运用治疗性沟通系统,术前对病人进行手术相关知识的宣教,告知病人以往手术的成功案例树立病人治疗疾病的自信心,同时引导病人家属积极参与到治疗实践中,促使病人以积极心态面对手术治疗,并了解手术情况;术后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应对方式,鼓励病人表达疼痛、主观感受等,针对病人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性沟通。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流质饮食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留置引流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治疗性沟通系统可以促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病人术后恢复。这与杨晓娟等[19-20]的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可能是运用治疗性沟通系统在围术期加强了健康宣教,树立了病人的信心,有效改善了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以及对疾病的认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1],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 小结

将治疗性沟通系统运用到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病人中,能有效改善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促进病人术后恢复,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病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

猜你喜欢
石术肾镜复杂性
新时代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复杂性挑战与路径优化——基于复杂性理论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不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研究进展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留置输尿管导管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分析
复杂性背后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肾积水程度对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失血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