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培育技术

2021-09-24 10:23冷奏凯
科学养鱼 2021年7期
关键词:放苗全池鱼体

冷奏凯

(益阳市赫山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湖南 益阳 413000)

一、清塘消毒

干塘清除塘底过多淤泥,经阳光曝晒一段时间,及时修补池埂及进排水设施。用生石灰75~100千克/亩或漂白粉20千克/亩消毒杀菌,慢慢加注新水至0.6~1.0米深,进水时用80目纱窗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虫卵进入池塘,影响鱼苗成活率。

二、培育水质,解毒改底

1.大草沤肥法

选择营养丰富、易腐烂的陆生植物、蔬菜等放入池中堆积腐烂分解,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苗提供饵料。一般每亩堆放大草300~400千克,分堆摊放以150千克左右为一堆,最好是上面压一层生石灰,几天后把上面的翻到下面,使草堆充分腐烂发酵,肥效全池扩散,10天后将草渣捞出,再投放新鲜大草。

2.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使用法

在鱼苗下池前3~5天,先投放适量发酵好的农家肥(人畜粪),为了加速浮游生物繁殖,让鱼苗入池后有充足的天然饵料,再及时施以无机肥料。每亩每次施用碳酸氢铵1~2千克或尿素0.5千克、过磷酸钙0.5~1千克。以后每隔2~3天,视鱼塘浮游生物量酌情增减投放,或每亩投放草料50~100千克,无机肥适量,这样可以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一般在开始买苗前三四天开始培肥池塘水,如果前期用底肥之类比较多的,在放苗前最好整个池塘拉一遍空网,尽量把塘底一些没有化开的堆肥拉散,让肥效尽量释放出来。

3.清水下塘法

放苗前两三天解毒改底,用生物制剂(例如肥水类氨基酸、育藻素等)培育藻类,少量多次,为鱼苗下塘提供充足的适口饵料。放入鱼苗后可视池塘浮游生物量及时补充生物制剂,保障鱼苗有充足的饵料。

三、放苗操作

正式放苗前放试水鱼,试水鱼可放入吊在塘边的网箱或大的容器中,24小时后观察,成活率在九成以上,说明水体毒性已改,可以放苗。放苗前2~3小时,先把塘口增氧机打开,增加水体溶氧和流动性。如果鱼罐车到塘边,先把池塘水慢慢灌到鱼罐内调节水温,使塘口水温与鱼罐内水温差尽量控制在1℃以内,抽水的时候把出水口尽量贴着鱼罐内壁,不要直接冲击鱼苗出苗的管道口。一定要通到水面以下,不能吊在空中冲进池塘。如果是氧气袋,先把鱼苗袋放在池塘进行缓苗处理,大概30分钟后再把袋子解开灌入池塘水把氧气袋灌满,倾倒让鱼苗缓慢贴水游出去。如果是大太阳天要进行遮阳,不能把氧气袋放在太阳下曝晒。如果是经长途运输回来的鱼苗,可以先搭个小网箱,把鱼苗放进去暂养后待鱼苗游泳活泼再下塘。用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的鱼苗,时间如果比较长或密度较大时,血液内往往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造成鱼苗处于麻醉甚至昏迷状态。肉眼观察可见袋内鱼苗多数沉底、活力不强,如果将这种鱼苗直接下塘,成活率极低。

四、放苗的注意事项

放苗前一般用煮熟的鸡、鸭蛋黄,用60目纱布包裹后,在盆内揉搓漂洗出蛋黄水,均匀泼洒入鱼苗暂养箱内,鱼苗饱食后,肉眼可见鱼体内有蛋黄色线就可下塘,喂食时注意不能缺氧。一般每10万尾鱼苗喂1个蛋黄。

下塘时应在避风处倾斜于水中,让鱼苗自己游出,有风天则应在上风处放苗,否则,鱼苗易被风浪推至岸上,也可以在下风口塘边放一些杂草。在放苗时注意应激反应,特别要注意温差,操作不当,有可能全军覆没。

鱼苗下塘后,使用优质有机酸解除影响藻类生长的重金属以及药物残留;使用抗应激的产品减少应激反应;使用苗种免疫浸泡剂提高苗种抗逆能力(低温、高温、微生物侵袭等),促进苗种快速生长;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减少COD值,提高苗种成活率。

五、饲养管理

鱼苗培育前期,主要以培育天然饵料来满足鱼体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个时期的长短视混养密度和鱼体生长速度而定。随着培育天数的增加,鱼苗慢慢长大,应辅以商品饵料,数量以刚吃完或略有剩余为度,以提高苗种成活率和体质。

生物制剂加饲料:投喂前期沿着池塘埂2~3米泼洒一长条,可以按照每10千克饲料搭配1千克的EM菌液,提前2~5小时喷洒拌匀发酵。一是可以增加饵料的香味,加强诱食效果;二是鱼苗摄食后,这些有益菌会帮助鱼苗更好地消化吸收饲料,提高饲料的转化率;三是一些没有被吃掉的饲料也会被这些有益菌分解,对池塘的污染会大大降低。

六、锻炼和分池

鱼苗培育到2~3厘米以后,进入鱼种培育阶段。随着鱼体的长大,密度增高,鱼的食性也开始分化,因此必须将鱼苗过池分养。在分养以前要进行鱼苗炼网,先将鱼苗围进网内,让它们密集在一起,10~30分钟继续放入池塘。第二天再用网把鱼苗捕起来赶入囤箱吊水30~60分钟,分泌黏液,使肌肉比较结实,增强抵御能力。第三天正式起捕上箱,然后过筛(分鱼苗规格的工具)、分池、起运,这样可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如果远距离运输时,除了两次锻炼外,还应选择水质清新的池塘,把鱼苗放入网箱中(一般捕上来放入产卵池)到第二天才起运。

七、鱼苗的病害

1.气泡病

若是苗塘水中氨氮高,就容易引起气泡,苗塘一般水浅,透明度高,氧气过多,被鱼苗当成食物吞食,就形成气泡病。形成气泡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复杂,重点在于预防。耐氧量与鱼龄有关,鱼龄较大的耐较高含氧,鱼龄较小耐高氧能力低,一般15毫克/升就可能形成气泡,18毫克/升就大量形成气泡了。

得气泡病后可以用食盐按1米水深6千克/亩化水全池泼洒,改善鱼体渗透能力;加注新水可以将高浓度溶氧稀释;人下塘搅浑池水或泼泥浆,削弱水体光的通透力,减弱光合作用。如果配合强效凝絮剂聚合氯化铝吸附和沉淀部分藻类,也可以起到作用;小剂量的腐植酸钠即可以染黑整个鱼塘,减弱光合作用;开启增氧机通过机械震动使过饱和气体逸出,效果较好。高效、低刺激性的消毒剂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连用3天,消除起泡部位的炎症。

2.白头白嘴

若水花培育期间出现白头白嘴,如检查确认为车轮虫、斜管虫等寄生虫时,可使用杀虫剂,按使用说明进行全池泼洒。若无大量虫体存在,一般为细菌感染,可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产品菌毒速消或聚维酮碘溶液,外用泼洒解决。

猜你喜欢
放苗全池鱼体
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诗意的劳作
鱼冷冻之前要去掉内脏
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发病原因及防治技术
影响南美白对虾苗种质量的关键因素研究
南美白对虾池塘放苗的制约因素及应对方法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
水霉病的预防与防治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综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