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鮰绿色养殖质量安全控制
——以东辛农场为例

2021-09-24 10:14刘崇万朱晓华潘海军徐志华陈校辉边文冀
科学养鱼 2021年7期
关键词:安全控制苗种水产品

刘崇万,朱晓华,潘海军,冯 兴,孟 勇,杨 帆,徐志华,陈校辉,边文冀

[1.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7;2.江苏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农业农村部渔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京),江苏 南京 210017;3.江苏省东辛农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0]

2020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相继部署了“五大行动”“利剑行动”等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专项行动,在这种“严控严管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大环境下,加强鮰鱼养殖生产的质量安全控制与风险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江苏省东辛农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辛农场)为例,其拥有养殖园区3万余亩,其中养殖鮰鱼4 000亩,年产鮰鱼5 000吨,产值超7 000万元。近年来,东辛农场为加强水产品质量控制,保证产品的安全,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围绕苗种、成品、投入品、环境、运输管理等质量安全环节,制定了“五统一”质量安全管理措施,在水产品绿色养殖及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层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鮰鱼产业及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概况

目前鮰鱼产业及产品质量安全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而药物残留是其中突出问题。一是鮰鱼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时有发生细菌性疾病或寄生虫疾病,需要定期施药,疾病高发季节用药更频繁,并且各种渔药交替或联合使用,加上近年来鮰鱼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养殖环境的日益恶化引发药物滥用、不科学用药、不遵循休药期,甚至是违规用药,从而造成药物残留风险。二是渔用投入品中添加禁用或限用药物的不规范生产和使用带来了药残风险。三是渔业养殖环境与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用药过程中会有部分抗生素直接残留在水体和底泥中,从而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负面效应,严重的是抗生素长期存在可直接影响饮用水的安全,并可能通过食物链潜在影响人体健康,同时可能存在药物在水产品和养殖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导致残留在底泥中的药物释放到养殖水体中,进而又被鱼体吸收,造成水产品二次污染。

二、东辛农场“五统一”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东辛农场的水产养殖采用的是“承包经营+集体经营”模式,接近70%的养殖区域承包给养殖户进行养殖,对应承包池塘的第一负责人由东辛农场集体转为各承包人。主要措施:①统一规划布局。每年初收集、整理全年的养殖、销售数据并进行研判分析,筛选出效益较好的养殖模式进行推广应用。②统一苗种供应。鮰鱼苗种实现公司全面供给,严控苗种质量。③统一投入品采购。公司下设3个服务门店,实现物资、服务的全覆盖,为养殖户建立养殖档案和技术档案。④统一关键技术措施。公司选派优秀技术员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科学防病等。同时,与体系内岗位专家合作,定期邀请不同技术方向专家到现场对环境、投入品及产品进行采样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地给养殖户提供合理的技术方案。⑤统一品牌销售。以“东辛牌”水产品进行统一销售,同时公司开展水产品质量追溯工作,实现了养殖环境可控、投入品可控、生产过程可控和水产品质量可控,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三、鮰鱼养殖质量安全控制管理建议

1.养殖产地环境质量安全控制

养殖区域明示产地标识牌,内容包括产地名称、面积、范围和防止污染警示灯等。定期检测养殖用水水质,池塘水质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保持在30~45厘米,可采取物理方法(如栅栏、筛网、沉淀、过滤)、化学方法(如重金属去除法、氧化还原法、混凝法、消毒法及脱氮法)、生物修复方法(如微生物净化剂、浮球式生物滤法)和实施健康养殖水环境改良措施。养殖区内不用农药进行除草,养殖区内如有畜禽养殖生产,畜禽养殖区与水产养殖区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2.饲料及投喂质量安全控制

饲料需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处,要设有防鼠、防鸟设施,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建议饲料从长期合作企业或信誉好、规模大的企业购进,在此期间尽量不要更换供应商。饲料要从有产品批准文号、饲料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者有饲料经营许可证的经营单位购买,如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等。

3.渔药及其他化学制剂、生物制剂等使用质量安全控制

渔药残留及非法添加有害物质是影响鮰鱼质量安全最突出的问题。疫情防控期间养殖企业切不可盲目超剂量、超疗程等不合理使用药物,要指定专人负责渔药和其他化学品的使用。采购的渔药及其他生物制剂等应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或进口登记许可证。应向具有兽药经营许可证的供应商或GMP认证的兽药企业购买有兽药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文号或进口兽药等级许可证号的兽药(水产用)。购买时应注意药品名称与渔药的产品质量标准,仔细阅读标签,认清产品的主要成分、含量等,必要时可通过含量测定确定药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范围。指定专人负责渔药及其他化学品的储存,防止无关人员随意接触,明确了解药品本身的理化性质,针对不同类别的药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进行储藏保管。

4.养殖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建议

(1)苗种引进:应评价苗种供应方质量保证能力,从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场或良种场购买已具备检疫合格证的苗种。防止所购苗种有禁用药物残留,必要时请供应方提供禁用药物检测报告,有技术条件的养殖场可自己开展重点禁用药物残留快速筛查。

(2)养殖管理:疫情防控期间,饲养和管理人员应该保持良好的清洁习惯,进入养殖区人员宜穿工作服,进出场前做好消毒措施。外来人员或饲养管理人员离开养殖场再进入时,要确保不将外来病原带入。应定期对养殖工具、饲料台进行消毒,养殖工具宜专池专用或进行消毒后再换池使用,防止交叉污染。水产养殖场产生的污水、污物和废弃物等要进行控制,防止污染养殖环境,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生产记录与养殖档案:建立详实完整的生产记录和养殖档案,保证鮰鱼生产的质量追溯,主要包括放苗前的水质检测报告、环境检测报告、苗种购买记录与投放记录、投入品购买与进出库记录、日常生产及监测记录、病害防治记录、收获前产品检测报告等。

(4)产品质量检测:有条件时出场前进行常规监测,特别关注国家市场管理总局和农业农村部每年质量安全监测计划中的指标,如2019年开展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计划(农业农村部)中药物残留抽检项目氯霉素、酰胺醇类、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磺胺类,以及常规药物氟喹诺酮类、食品动物中停止使用药物氟喹诺酮类等。鼓励养殖企业开展药物残留快速检测。

四、小结

鮰鱼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控制是鮰鱼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病害防治过程中药物的选择与使用、休药期的掌握、所用饲料及添加剂的质量等都直接关系到最终水产品的质量。因此,在当前严打严管的大环境下,加强鮰鱼养殖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防控,对于鮰鱼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意义。同时,主管部门应以相关法律为支撑,坚持依法执政,加大监管及惩治的力度,并将执法教育与科普宣传结合起来,充分调动社会群体及相关部门力量,以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安全控制苗种水产品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安全控制探究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关于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控制行为分析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关于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工艺及质量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