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常见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上)

2021-09-24 10:14刘长江徐杭忠朱成科翟旭亮杜朝辉
科学养鱼 2021年7期
关键词:病鱼指环全池

刘长江,罗 莉,徐杭忠,朱成科,李 虹,翟旭亮,薛 洋,杜朝辉,罗 强

(1.西南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2.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 400400;3.重庆市潼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重庆 4026604;4.重庆市璧山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中心,重庆 402760)

鳜鱼的养殖分为传统养殖和饲料养殖。传统养殖投喂活的饵料鱼或冰鲜饵料鱼,其缺点在于饵料鱼自身易携带寄生虫和病菌,且冰鲜鱼还存在保鲜不当造成脂肪氧化酸败、蛋白质腐败等问题,导致疾病的产生。饲料养殖是未来发展方向,将全面替代活鱼及冰鲜鱼,实现鳜鱼的健康、高效和绿色养殖,扭转目前传统养殖饵料成本高、病害多、死亡大的局面。本文将简要介绍鳜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害以及如何做好疾病的防治,供广大鳜鱼养殖者参考。

一、物理性应激和损伤

物理性应激和损伤主要指机械、温度等物理性因素导致的应激和损伤,包括运输损伤、拉网损伤、围网擦伤、高温和低温应激等,将间接性引发细菌感染,造成严重损失。鳜鱼吻、背鳍和腹鳍十分锋利,因此在围网养殖和成鱼运输前后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鳜鱼之间的伤害(图1、图2),继而引发细菌性疾病和体质变差。防止鳜鱼相互伤害十分重要,长距离运输时(100千米以上)需提前断食1天,且当天拉网进行密集锻炼,运输密度不能过高,一般4厘米左右的鱼种每个氧气袋不能超过500尾,鱼体越大,每袋装运数量越少。如果运输时间超过10小时,就应该考虑加冰、补氧或加麻醉镇静剂。拉网和围网网衣材料使用软性和无结节的维尼纶较好,且围网四角应使用绳子加坠物使围网四角呈直角,避免鳜鱼因抢食或受惊吓时集群于角落相互扎伤;在高温和低温期时,应减少投料,同时泼洒一些抗应激药物。

图2 鱼体损伤

二、寄生虫疾病

1.小瓜虫病(白点病)

(1)病原:多子小瓜虫(图3)。

图3 小瓜虫

(2)流行特点:此病对3~10厘米的鳜鱼危害最大,流行水温在15~25℃,水温在15~20℃时发病,若不及时处理,2~3天可遍及全池,水温高于30℃时不会发生该病。

(3)症状:病鱼被严重感染时鳃丝暗红,鳍条和体表布满白色小点(图4),病鱼常挣扎游上水面后倾斜掉入水底,不断重复此行为。

图4 患小瓜虫病鱼

(4)应对策略:①池塘用生石灰彻底消毒且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保持充足溶氧和良好水质;②病鱼用2%的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③全池泼洒亚甲基蓝2克/米3;④全池泼洒甲醛溶液0.015~0.025毫升/升。

2.指环虫病

(1)病原:指环虫(图5)。

图5 指环虫

(2)流行特点:春秋季节水温20℃左右时适合指环虫的繁殖,该虫对鳜鱼苗和夏花危害较大。指环虫主要攻击鳃部,其吸盘四周锋利的小钩扎进鳃部的上皮细胞,造成鳃部组织受损,继而被细菌和真菌入侵,造成鱼的死亡。

(3)症状:病鱼表现为采食慢、闭口、收肚、鳃丝肿胀、鱼体发黑,镜检发现鳃部有大量虫体。

(4)应对策略:①鱼种、饵料鱼下塘和进水时进行消毒处理,如用3%的食盐水或0.15毫升/升的甲醛溶液进行彻底消毒;②科学投喂,减少对水体的污染;③每半个月用1次驱虫剂;④10%甲苯咪唑+驱虫解毒散抑制或杀灭虫体。

3.车轮虫病

(1)病原:小车轮虫与大车轮虫(图6)。

图6 车轮虫

(2)流行特点:6-8月水温24~28℃为此病的高发期,车轮虫以鱼为附生场所,以有机质为食。因此,池塘水质越肥越易被寄生。

(3)症状:病鱼不吃料,体色暗黑,毫无光泽,单独游动,行动缓慢,时而又乱窜,检查鳃部可见大量黏液且镜检有大量虫体。

(4)应对策略:①鱼种下塘、进水和饵料鱼下塘时进行消毒处理(如0.15毫升/升的甲醛溶液);②使用生物和化学方法促进底质呈氧化态;③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克/米3,两天后镜检,若虫体还没被杀灭,则继续泼洒1次;若两次泼洒后仍无效果,则停止使用该药。

4.杯体虫病

(1)病原:杯体虫(图7)。

(2)流行特点:一般淡水鱼均可感染,多发生于5-8月,在小面积密养水体中(如网箱、水泥池培育鳜鱼苗)最易流行。

(3)症状:病鱼身体消瘦发黑,体表和鳃分泌大量黏液,嘴张开,不摄食,呼吸困难,游泳失去平衡而下沉或在水中翻滚,严重时病鱼身上隐约有一层毛状物,在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虫体。

(4)应对策略:①鱼种下塘、进水和饵料鱼下塘时进行消毒处理(如2%的食盐和0.15毫升/升的甲醛溶液);②生物和化学调水,维持水体藻相和菌相平衡,防止水体环境突变;③全池泼洒硫酸锌0.6毫克/升和聚维酮碘2毫克/升。

5.斜管虫病

(1)病原:斜管虫(图8)。

图8 斜管虫

(2)流行特点:每年3-5月和11-12月水温12~18℃为该病的高发期,若水质恶化和鱼体质变差时,28℃以上也可发生此病,该病暴发期短,一旦发病,若不及时处理,短时间内会造成鱼的大量死亡。

(3)症状:病鱼食量大减,病灶处分泌大量黏液,形成一层淡蓝色或白色的黏液层,靠边独游。

(4)应对策略: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0.7克/米3;②用高锰酸钾20克/米3浸泡10~3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水温而定;③沸水煮苦楝树枝叶后全池泼洒,用量为25~30千克/亩。

6.锚头鳋(蓑衣病)、中华鳋、鱼鲺病

(1)病原:锚头鳋、中华鳋、鱼鲺(图9)。

图9 锚头鳋、中华鳋、鱼鲺

(2)症状:锚头鳋虫体较大,为肉眼可见的白色长条形虫体,寄生于鱼体表,被寄生处红肿,病鱼常作水面跳跃行动;中华鳋寄生于鳜鱼的鳃部,病鱼常做出主动和水底硬质材料相摩擦的动作;鱼鲺为淡绿色,被寄生处为淡绿色的米粒状,病鱼狂游不安。

(3)应对策略:①清鱼后应彻底清塘;②鱼种阶段使用晶体敌百虫(90%)0.25~0.5克/米3,但成鱼阶段对敌百虫敏感(浓度1毫克/升时鱼8小时开始死亡,48小时死亡率达100%),应谨慎;③用5∶3∶5.3∶6的桑叶、苦楝树根、芝麻饼或豆饼、菖蒲研碎混合后全池泼洒;④用樟树枝叶、杨梅枝、马尾松各1.5~2千克扎成1捆插在塘中,每天移动1次。

(待 续)

猜你喜欢
病鱼指环全池
加州鲈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闪耀的爱情,灿烂的死亡!”——记2017 拜罗伊特《尼伯龙根的指环》
指环“寻亲”记
裂唇鱼
指环百搭
四招防止金鱼长寄生虫
神奇指环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
水霉病的预防与防治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综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