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类专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学情分析及对策

2021-09-26 16:53于福永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20期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学业水平测试教学策略

于福永

摘要: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考对电子类专业有要求,研究目前所面临的学情,如何在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知识学习枯燥,专业选择了解不足,情况下进行学业水平复习。目前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家长不重视情况下,调整电子类教学策略、调整学生心态,树立信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新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应用,利用信息化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位水平考试质量。

关键词:学业水平测试;电子类专业;教学策略;信息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0-0202-02

1 电子类学业水平的要求

电子类学业水平考试完全开始于2018年,前期在南京、常州、南通开展了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度点,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实施方案》将是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医疗电子、通讯电子,汽车电子等专业归为电子类。

电子类学业水平考试测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测试三部分,几乎涵盖了电子类专业的所要学习的全部专业课程,考试范围广,但难度不大,以合格为主,是一种过关性考试。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所在中职校的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业水平考试的架构中高职一体化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他可以作为一些高职学校作为选拔中职生源的一个参考依据,目前,许多学校的3+3项目和3+4项目,都将学业水平考试作为一个转段升学依据,写入转段合作项目。学业水平考试作为学测体系,同样引导着中职学校贯彻执行国家中职人才培养方案,执行课程标准。随着现代职业体系一体化的发展,2020年电子类学业水平考试较以往的考试进行简化考试和评分方式,正探索一考多用的机制,既可以用着注册入学,也可以用着招生考试的选拔考试,职业教育朝着类型教育发展,江苏省全省的44个专业类别进行学业水平测试[1-2]。

根据最新的电子类的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包括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两门课,同时增加了电子装配工艺、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合并为电子类专业基础理论考试,考试题型分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电子类专业技能考试内容包括使用工具和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和电器元件识别检测、工艺卡片制定、电子产品故障的维修,电子产品的安装与调试及职业素养与安全文明操作六个项目,考试方式借鉴了单招考试的方式,考评员选择都是采用教考分离的原则,城市之间互换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保证考试的公正性,严肃性。理论考试采用信息化考试的方式,计算机能够自动阅卷,技能考试能够实行,现场阅卷和统一阅卷的形式,有效果分解了阅卷的工作量[3]。

2 电子类专业学生的现状分析

2.1 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知识学习枯燥

作为中职学生,其入学成绩相对于高中、五年制高职学生而言,其分数较低。他们多数都经过高中五年制高职筛选下来的学生,学生的平均分数是300分左右。其特点为文化基础较差,学习之自觉性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薄弱,从入学考试摸底成绩来看,能够发现学生的文化课程普遍相对五年制学生低了很多。作为唯一能够与电子专业有联系物理课程,许多同学掌握更加薄弱,对于电子专业的学生,物理方面的知识尤为重要,因为在初中里面,已经对电学知识进行了启蒙教育,若掌握得比较好,将对于电子类专业的学习将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则进入中职后,要从头学习物理课程和电工类课程。这是由于物理作为一个抽象的学科。不同于初中时有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电子類专业的不少专业课程是一门新课程组成,是一个学生从无到有的课程。同时也需要文化课程作为支撑,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的基础,这方面我们中等职业学生相对较弱。这就要求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要加强基础课程的再学习。相比文化课程,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相对枯燥,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专业基础,需充分理解电子类专业知识的理论和概念[4]。

2.2 专业选择了解不足,易受外在因素影响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在中考志愿的最后一批录取,志愿选择时间仓促。学生在选择专业是相对盲从。许多时候,学生是听从父母的意见或者市场需求,作为自己选择专业依据,其中有较少的同学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专业的。以致大部分同学以及对于专业基础理论素养和文化素养缺乏相对了解。经过我们的调查,66%的学生是由学生家长帮忙选择专业,21%的学生的专业选择是由亲朋好友的推荐,只有10%左右的同学其专业选择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因此,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外来因素影响较大,而自己的兴趣选择的比例较少。加上中等职业学校本身专业类别较少,可选的余地不大。电子类的专业不同于其他文科类专业,其专业性较强,知识的逻辑性强,需反复学习、琢磨。同时需要一定时间积累,许多同学对于入学后的专业学习会存在的侥幸心理,如果学不好是认为自己不感兴趣,不是自己选择。从而导致其专业学习缺乏信心,最终导致厌学[5]。

2.3 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家长不重视

作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一,特别是作为中等职业学生。职业教育长期被看作为底层教育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有些家长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多数家长让学生选择职业学校,一是因为成绩较低,无法选择高中,无奈之选;二是主要是为了一个通过时间换空间的一个想法。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有一个长大成人。当时机成熟,家长会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让学生在社会上生存,比如说许多家长会让学生到一定年龄去当兵,或者中专毕业以后去学个手艺。许多家长把小孩送到学校里面只要求小孩遵守学校纪律,同时避免放养在社会上的风险。在职业学校的管理首先主要强化德育和行为规范,对于技能方面只是需要让学生获得计算机证书与专业技能证书。学生由于在学校的理论学习中,特别是专业理论基础较差,没有一个学习衡量标准。使得中等职业学生如果走上社会,对他们来说专业竞争动力不强,学生也缺乏竞争意识。

猜你喜欢
信息化资源学业水平测试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中职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
信息化艺术档案管理特征与开发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命题思路剖析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高效复习策略
中学政治课基于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评价方式的历史转向
基于现有信息化资源的操作系统课程反转课堂实践
英语信息化资源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