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语文要素 落实言语实践

2021-09-29 13:03沈安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8期
关键词:言语实践语文要素

沈安萍

[摘 要]《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选自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第27课。教学本课,应注意结合学过的课文以及相关的阅读链接,加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和体会。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诗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其中的含义。在理解整首诗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关键词]语文要素;言语实践;查阅资料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獻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2-0077-02

【教学目标】

1.能用合适的感情基调来朗通这首诗,初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3.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得永生,和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略)

一、揭示课题,走进人物

1.同学们,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一个人——(出示毛泽东的评价语)。

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是伟大的革命家。毛主席还说:他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是空前的民族英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对,他就是——鲁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纪念他的诗——齐读课题。

二、诵读诗文,合作解疑

1.师生合作读诗。

【设计意图:从名人对鲁迅先生的评价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伟大。通过朗读,初步体会诗人情感,为后续的进一步感受鲁迅形象奠定基础。】

2.小组合作学习,借助查阅的资料解决疑惑。

三、落实要素,升华情感

(一)借助相关资料,感受品质

师:昨天,你在预习单上写下了自己的疑惑,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投影:为什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经过小组学习,现在你理解了吗?能跟我们分享你的体会吗?

生:有些自私自利的人,他们虽然活着,但是精神上却已经死了。而为人民利益着想的人,他们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却永垂不朽。

师: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是怎样评价人的生死的?

生: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师:哪些人的死是重于泰山呢?你能到诗中找找具体的例子吗?说说是哪些人?(生回答,相机出示二、三、四节相关句子)

例: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学生借助查阅的资料,谈感受。

生1:从“俯”这个字看出有的人是为人民利益着想的。

生2:鲁迅先生写的《自嘲》中的一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它的意思是:横眉怒对那些丧尽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愿为老百姓做孺子牛,表现了鲁迅先生为人民大众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

师:鲁迅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为了国家人民,他弃医从文,用手中的笔唤醒人民大众。他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威胁和迫害。尽管如此,他依旧坚定地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冬天的夜晚,鲁迅先生看到一个黄包车夫的脚被玻璃扎破了,鲁迅先生就亲自为他包扎。《一面》中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青年工人没有钱买自己很喜欢的书,鲁迅先生就用一元钱卖给了他,还把自己的一本送给了这个青年。

师:看了资料,此时你又想说什么?

生: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助人为乐、可亲可敬,值得我们尊敬。

师:你理解了鲁迅,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诗句。

2.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紧紧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教学。一方面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感受其身上的高尚品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充分进行自主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合作交流,相互探讨,达成共识。】

(二)情感升华,培育人文精神

1.师:既然是纪念鲁迅的诗,为什么还要写另一类人呢?(ppt呈现第二、三、四节)

2.呈现这首诗的特点:对比、反衬。(板贴:对比、反衬)

过渡:对比和反衬不仅仅出现在1-4小节,在诗的后半部分同样运用了这种写法。

(出示第五、六、七节)

3.男女同学对比读。

4.学生谈感受。

例: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①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你们看——

(出示鲁迅先生追悼会的图片)

配乐解说: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逝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人甚至失声痛哭。 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鲁迅先生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献出了他的一切。他为人民作牛马,人民永远记住他。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②鲁迅先生虽然逝世了,但他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为人民做牛做马,人民永远记住他。

如果这个人不为人民,又会怎么样呢?请仿照第五小节,接着说一说。

【设计意图: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我们一定要关注语言文字、落实语用。在紧扣重点语句体会人物优秀品质后,引导学生模仿句式进行语言表达,习得表达方法,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5.质疑:“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该怎么理解?

6.师补充:叶挺《囚歌》

烈火能烧毁革命者的身躯,但不能烧掉我们的革命精神。一個鲁迅走了,但是还是有千千万万个鲁迅在前仆后继地涌现。我们革命的信念永远不变。正是因为有了像鲁迅那样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而不怕牺牲的人,正是因为有了鲁迅那样虽然死了仍然活着的人,我们才有幸福的今天。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这首诗。

7.师生配乐齐读整首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伟大精神,感受人民大众对他的爱戴和敬重,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让学生懂得要向鲁迅学习,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四、感受写法,迁移运用

我们现在处于幸福的新生活时代,身边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有的人”,你能运用今天学会的对比反衬的写法来夸一夸这些人吗?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关注语言表达、聚焦写作方法之后,顺学而导,设计了小练笔。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运用于自我表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凸显实践性。】

五、总结

同学们,历史从来不会忘记为历史努力奋斗的人和事,有价值者历久弥珍,而无价值者只会在岁月的流逝中烟消云散。学了这首诗,你肯定收获很大,相信你已经懂得怎样活着才有意义。

【反思】

在设计本堂课时,我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入手,落实言语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有以下特点:

1.凸显语文要素

紧紧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教学。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前布置了预习单,让学生借助资料理解诗句。读到“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时,联系到鲁迅的名言“俯首甘为孺子牛”;读到“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联想到鲁迅的著名散文《野草》。借助鲁迅先生救助车夫的情景,不让女佣阿三干重活的情景……加深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和体会。

2.落实言语实践

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诗中举出了完全对立的两种人加以对比。于是,我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对比学习。通过对比朗读,既能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内蕴,又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对比的表达手法。接着,设计了小练笔:“我们现在处于幸福的新生活时代,身边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有的人,你能运用今天学会的对比反衬的写法来夸一夸这些人吗?”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提炼教材的教学价值。学生语言在反复练习的实践中变得纯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言语实践语文要素
立足语文要素唤醒美妙体验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落实语文要素,教好单元习作
巧用假设,推促言语实践
探寻思维训练的最佳路径
立足言语实践,培养语感能力
始于精心行于精致成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