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带Rosai-Dorfman病一例

2021-09-30 02:56李诗洲何晓光林雁杨曦吴晓光蒋东辉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喉镜性疾病肿物

李诗洲 何晓光 林雁 杨曦 吴晓光 蒋东辉

罗道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l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病因不明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966年Azoury和Reed首先报道,1969年Rosai和Dorfman对其做了详细研究,并正式命名[1]。最常见受累部位为淋巴结,原发于淋巴结外的RDD较为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一例原发性声带RDD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组织病理形态及治疗等资料,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报道如下。

图1 患者术前喉镜图像 a.舌根部淋巴滤泡增生;b.声带前联合广基底半透明样息肉样新生物

图2 声带病变组织病理切片 a.镜下见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等弥漫浸润, b~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组织细胞内S100(c)表达,S100阳性的组织细胞增殖并吞噬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的特点是胞核呈泡状,胞浆中有丰富的嗜酸性物质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5岁,因“声音嘶哑3月余”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咽喉异物感,偶有咳嗽,无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纤维喉镜检查示:双侧声带粘膜光滑,左侧声带见簇状多结节状肿物,右侧声带至前联合见广基半透明状息肉样突起,声带活动正常,声门下未见异常(图1)。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均无异常。颈部增强CT示:会厌增厚,双侧声带前份呈结节状突起,前联合增厚,增强后中度强化。初步诊断:声带肿物(息肉?)。入院后于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行声带肿物切除术,术中可见双侧声带前1/2广基底半透明息肉样新生物。

术后病理检查显示: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等弥漫性浸润,低倍镜下对炎细胞和组织细胞较密切浸润区观察,见有深浅相间的结节状或索状分布形成(图2),此为RDD病重要形态学特征[2]。免疫组化:CD3(+)、CD20(+)、PAX-5(+)、CD43(+)、CK(-)、S-100(+)、CD56(-)、CD2(+)、CD5(+)、KI-67(+)约5%、GrB(-)、TIA-1(-)。原位杂交:EBER(-)。诊断为RDD。

术后两个月复查喉镜见双侧声带前联合处粘连,未见明显新生物(图3)。目前已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迹象。

图3 患者术后两个月喉镜图像 a.双侧声带前联合处粘连,未见明显新生物;b.发音时声带闭合可活动可

2 讨论

RDD是一种易误诊、易复发、病因不明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该病淋巴结、皮肤受累较多见,原发于声带单纯的结外病变极少见,且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RDD的诊断具有挑战性,因为其与淋巴瘤和其他淋巴增生性疾病相似;而原发于声带的RDD,不伴浅表淋巴结的肿大,更容易误诊、漏诊。此外,其临床表现与喉淀粉样变、声带息肉等疾病相似;喉淀粉样变多数以声嘶就诊,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呼吸困难,也可单独或伴随咽部异物感、咳嗽等症状,病情进展缓慢,相当多的患者可多年无明显临床症状;喉淀粉样变由于蛋白质沉着可出现不同程度钙化[3],但此钙化与成骨性钙化不同,密度较低,散在分布呈沙粒样,此可作为CT检查中与喉部恶性肿瘤鉴别特点之一[4];确诊仅依靠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

目前,罗道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对于该病的研究及报道少,部分研究显示该病与免疫力低下或自身免疫相关[5]。一些导致循环系统中巨噬细胞增多的疾病会诱发罗道病,例如:人类疱疹病毒-4 、人疱疹病毒-6 、水痘带状疱疹、巨细胞病毒、布鲁氏菌及克雷伯杆菌感染[6]。另有研究显示 Fas/Fas L 信号传导通路缺陷导致的组织增生失控与本病有关[7];而这种疾病的治疗仍在探索中。

文中病例是因声嘶就诊,喉镜检查疑似声带肿物,不伴浅表淋巴结肿大,考虑为单纯型,故行单纯手术切除,术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部分RDD病例容易复发,故需要密切复查喉镜。RDD为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 诊断明确后可随访观察,但部分多发累及结外器官的病例预后较差,如果发现肝脏、下呼吸道或肾脏受累者提示预后较差,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预后亦差[8,9];若多发累及结外器官可以行放疗及化疗。本病例因术前未考虑RDD, 故未行系统的全身影像学检查评估淋巴结受累情况。考虑到有极少一部分RDD患者预后较差,建议怀疑或病理诊断该病后,都应对患者行系统的全身评估,并建议患者定期随访。

综上所述,声带RDD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增生性疾病,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确诊需行病理学检查,确诊后,需行系统的全身影像学检查排除淋巴结及其他器官受累,根据受累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放疗或化疗。影像学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缺乏特征性,可表现为受累区域占位性病变,范围广时与喉部恶性肿瘤难以区别,故影像学检查的意义在于显示病变范围,对选择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范围和评估其他器官是否受累具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喉镜性疾病肿物
拇指关节腱鞘囊肿合并滑膜软骨瘤1例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双侧腮腺多发不同肿物1例
先天性外眦肿物合并眼睑畸形2例
喉镜真的那么可怕吗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做喉镜检查痛苦吗?
“波”开迷雾 “镜”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