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难与吃喝

2021-10-06 04:44朱德宣
荷城文艺 2021年3期
关键词:黄州东坡苏东坡

朱德宣

公元 1082 年 3 月 7 日这一天,一群结伴而行的人,来到三十里外的沙湖拜会友人。朋友相聚,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喝不完的酒, 总是觉得相聚的时间太短。酒足饭饱之后, 这群人便起身告别主人,尽兴而归。

在返家的路上,他们虽然行色匆匆,身上散发着酒气, 但都是有说有笑的。突然, 天气发生变化,原本是阳光明媚,春风微拂的天气,转眼间便阴云密布,电闪雷鸣,紧接着,便是豆大的雨点,密麻麻地砸到这群行人身上。顿时,个个都被大雨浇得浑身湿透。尤其是其中一位中年男子,中等个,身体有些发福,白皙面容上微微生出了几分沧桑。此时,脚蹬一双芒鞋,手拄竹杖,但身上没有一样雨具,周身被这突如其来的大雨淋得像落汤鸡一般。本来,出门时,他是带着雨具的,但同来的仆人有事提前返回,那个时候估摸着不会下雨,便让他将雨具带走了。此时,同来的人都感到非常狼狈,唯独这个中年胖子不以为然。不一会,暴雨又骤然间停了,四周烟消云散,虽然有斜阳西照, 但阵阵微飞风吹来,让这群身上湿透了的人顿觉寒冷难耐。然而,出乎预料的是,此时此景之下,这位胖子似乎悟到了什么,一时间诗兴大发,口中念念有词,脚步也流星般地往前迈去。其余的人追上了他,这才听清楚,他吟诵的是一首即兴创作小词,名叫《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后来得知,这个诗兴大发的中年胖子,便是光耀中国文坛的北宋大文豪大诗人苏东坡。东坡先生,姓苏,名轼,字子瞻,字号东坡居士,简称东坡,四川眉山人,生于公元 1036 年。24 岁进京赶考,差一点就获得状元名号。按照文章见地和文采,他无可争议地成为头名状元,但主考官欧阳修过于自负, 认为只有自己的好友曾巩才写得出来,为了避嫌,就忍痛将他从第一名的位子上拿下。后来得知,此人是西蜀才子苏轼,便后悔不迭。按照唐宋时期不成文的规矩,主考官与考生之间, 自然成为师生关系。作为师生, 苏轼与欧阳修,自然就会有书信往来。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霸主,却在他人面前由衷地夸奖这位曾经为之叹惋过的学生。他说:“读东坡来信,不知为何,我竟然喜极泪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出人头地。”然而,这位后起之秀,这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他一生的仕途却不怎么顺利,相反到还有许多坎坷。应该说,苏轼多舛的命运总是与当时的政治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苏轼自 24 岁科举及第,步入官场,先后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皇帝,但主要的仕途是在神宗和哲宗两朝。仁宗时期,宋朝的官僚队伍不断膨胀,财政收支捉襟见肘。历英宗之后,到神宗之时,国家积贫积弱的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公元1069 年,年轻的神宗皇帝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实行变法,力推新政。由此,朝堂之上,便出现了推行新政和反对新政的两个党派。新旧党之间围绕着改与不改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后来发展到一方得势便打击另一方的地步。苏轼也主张改革,反对因循守旧,但又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因此,他连连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甚至还提出罢黜王安石的建议。十分欣赏王安石变法的神宗皇帝,对苏轼的建议十分反感,在苏轼一再坚持己见的情况下,将他从朝廷奏院监官贬为开封府推官,再贬为陈州州学教授,再调任杭州任通判。在杭州任上,他亲眼看见一些新法实施后给人民造成的伤害, 因而作诗予以嘲讽。由于他政绩突出,且深得杭州士民拥戴,虽有小人告状,但朝廷不仅不予计较,反而还升迁他为密州知州。此后,又相继调任徐州、湖州。然而,苏轼刚到任湖州知州不久,就于公元 1079 年 7 月的一天,在苏轼毫不察觉的情况下,被朝廷监察官员从州衙中解送回京。问题出在他调任湖州时写的谢恩表中说了幽默性的话语,被监察御史们认为是对皇帝的大不敬,又将他平时写的诗文联系起来大做文章,罗列罪名, 撺掇皇帝下旨查办。就这样,苏轼被抓捕回京,关押在御史台的监狱里面,进行严刑拷打和刑讯逼供长达四个月又二十天。在狱中,苏轼自度必死无疑,遂写下两首绝命诗托人带出交给弟弟苏辙。苏辙四处奔走营救,又在高太后、王安石等人的作用之下,苏軾得以走出监狱。北宋时,御史台院内的树上乌鸦多,故将御史台称为乌台。苏轼所遭劫难, 主要是由写诗引起,故史称称“乌台诗案”。出狱后,牢狱之灾可免,贬谪却在情理之中。于是,苏轼的结果是“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等到苏轼谪居黄州四年零二个月后,高太后忽然又在神宗皇帝面前念叨起苏轼的文采和才干。于是,公元1084 年 4 月,苏轼从黄州迁往常州。本来是要迁到离京城近一点的地方,但苏轼要求要到常州,皇帝当然应允。公元 1085 年,神宗病逝,哲宗继位。此时的哲宗皇帝年仅 9 岁, 已成为太皇太后高氏顺理成章地垂帘听政。此后,原先受到打击流放的守旧派人士重新得势。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编撰完成, 便任命为宰相。苏轼先是起用为登州知州, 旋即召回京城任职中书舍人。公元 1086 年四月以后,又升任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一期间, 苏东坡利用为皇帝起草诏书的便利,指控改革派人物的种种错误,得到朝廷认可,便积极推进废止新法实施进程,同时又保留了部分新法。这样,苏东坡不但惹恼了改革派人物,引起了它们的强烈反弹,它们大肆搜罗材料构陷东坡,同时又引起守旧派人物对他的不满。就在这种复杂的较量当中,尽管有太皇太后的支持,但迫于情势,苏东坡仍然摆脱不了大起大落的政治命运。公元 1089 年7 月,苏东坡被迫退出朝廷,到任杭州知州兼浙西军区钤辖。公元 1091 年 1 月,朝廷下诏擢升为礼部尚书,还没有到任,便又改任颍州知州。公元 1092 年 3 月,改任扬州知州。五个月后,升任兵部尚书,才一个月又改任礼部尚书。公元 1093 年 8 月,太皇太后病逝。

没有了太皇太后摄政,年少的哲宗皇帝在改革派的支持下,开始了对守旧派的反击。苏东坡被调往定州任知州。一年之后,遭罢后贬居惠州,继而再贬海南,谪居儋州。公元1100 年 7 月,得以返回内地,第二年 7 月回到常州。这时,已是宋徽宗初年。一个月后, 苏东坡与世长辞。

从以上简历可以看出,苏东坡一生经历复杂,起落无常,磨难多多。尤其是“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打击非常巨大。贬谪黄州四年,促使他人生态度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以《定风坡》一词为标志。此后,再度经历大起大落后,再度贬出朝廷,便一步步走向天涯海角。这样,他又一次走到了社会的最底层。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又重新回到了超然洒脱的生活状态中。所以,他独居海南陋室中,已是暮年的苏东坡写了《独觉》一诗。奇怪的是诗中竟然又用到了十七年前就用过的诗句:“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初到黄州,苏轼不仅经历过思想的折磨,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受生活的磨练。虽然头上还戴着顶“团练副使”的乌纱,却又只能是“本州安置”,这就等于是将获罪之身交由黄州地方看管。因此,到黄州之后,他当然就享受不到“团练副使”的待遇,既不能住官 衙,又没有官俸。怎么生活呢?好在黄州官员早就羡慕苏东坡的个人魅力,对于苏轼的到来,就尽可能给于关照。他们将苏轼安置到黄州城外的一座叫做定惠院的小寺院中住 住。数月之后, 全家二十多口人来到黄州, 定惠院当然住不下了,也不能再住。无奈之时,又是黄州官员将一座名叫临皋亭的废弃驿站指派给苏轼一家作为住所。

虽然到了黄州,历经四个多月“乌台诗案”的刑讯逼供,思想和精神所授的折磨和伤害还在折磨着苏轼,但有黄州和附近州县的地方官员前来看望,全家人的住处有了安顿,苏轼的心情开始好转一些,只是生活的窘迫感又依然困扰着他。由于没有官俸,全家人又不能没有饭吃,算算自己的积蓄,按最低限度考虑,也只够勉强维持一年的生计。为了不至于提前花光积蓄,他想到了一个节省的怪招,就是每月从总的积蓄中取出四千五百钱,段为三十块后,悬挂在房梁之上,每天用钱,就用画叉挑一块下来,装在竹筒里面,用不完的就留下来作为接待客人的备用金。因此,要求家人每天的用度不得超出一百五十钱。一百五十钱是多少?按照林语堂先生的折算,大约相当于美元一角五分,兑换成人民币也不足一块钱。这就是全家二十多口人每天生活费,还要节省部分用以招待客人,这样的生活算是艰难吧!

谪居黄州第二年,苏轼的思想和胸怀明显发生变化。这一年,在黄州的一位故友“哀余乏食”,将一块位于长江东岸的废弃营地送给他。虽然是一块坡地,但开垦出来就可以做耕地。这对于处于生活绝境中的苏轼来说,无疑是见到了生活的一线希望。于是, 苏轼率领着全家人,在这里开荒种地,建盖房屋,建设属于自己的家园。这一时期的苏 轼,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经过近一年的劳作, 开垦了土地, 种了粮食, 且有了收成,又栽了蔬菜和桑树等植物;重要的是,还建了房屋,包括自家人的住房、客房,还有会客室等。渐渐地,生活的窘境得以缓解,苏轼的心里就多了一分喜悦。就在这样的心境之下,苏轼为自己起了一个号叫做“东坡居士”。后来,人们为了方便称呼,就总是简称为“苏东坡”或“东坡先生”。从他所起的这个号来看,此时的苏轼,对做官大概已不抱什么希望了,而只想在“东坡” 这个地方踏踏实实当一个农夫。其实,当农夫也能有美好的盼头。

正是思想上的这一变化,让苏东坡能够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对待过去所发生的和将来所要发生的一切。既然心态能放得下来,此后的生活自然也就可以过得潇洒一些。

事实也是这样。有了自己的家园之后, 东坡除了劳作,就在自己家中随心所欲地读书会友、诗文绘画,一应随心,思想不受任何羁绊。活动范围扩大了许多,接触的人员也多了起来。他可以邀约邻居或远近不等的朋友来家中做客,他也可以与邻里家自由来往,也可以到一切可以去的地方走走。最有意思的是,那些远在数百里之外的文友、僧友、学生,也纷纷前来看望他。因为路途遥远,来一次不容易,来了,必然要住上一些时间。东坡就与这些人或切磋读书人的学问, 或纵情于黄州的山水田园之间。最有烂漫色彩的是,他们常常乗着一叶扁舟,飘浮于长江之上, 不分昼夜, 放浪形骸于天地之间, 让思想放飞,让语言惊人,让文字升华,让感情宣泄。有了这样的情景和兴致,苏东坡的文学艺术天赋获得了超常发挥,一批精美绝伦的诗文很自然地奔涌出来。就这样,他除了创作出前面说到的那首《定风波》外, 还创作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黄州寒食帖》等一大批享誉千古的杰作。

苦难的生活,不仅将苏东坡锻造成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和书画家,还将他磨练成一位热爱生活和改造生活的美食家以及美食文学的优秀创作者。

遭遇“乌台诗案”以前,苏东坡的生活, 虽然还算不上是锦衣玉食,但也应该是较为精致的。落难到了黄州,生活境遇一落千丈, 从此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他也由此练出了一身适应生活变化的本领。相较于一般人来说,东坡是一个幽默风趣而又才华横溢的人, 这就决定了他热爱生活的方式,不但表现为喜欢做飯、做菜,还喜欢饮酒、酿酒,还善于将他生活的点点滴滴行之于笔端,因而创作了一篇篇幽默风趣而又充满哲思的饮食文学作品,让后世的人们透过他的那些华美文字,不仅了解到我国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更让人们从中受到思想和文学的陶冶。

在这些不朽名作当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他对猪肉的制作与描述。到黄州后,他发现黄州猪肉价格极其便宜,原因是富裕人家不愿吃,一般贫民又不懂怎样制作才好吃。他自然是经常烹食猪肉的。他在自己的实践中,摸索出一个炖猪肉好办法,就用最为通俗的语言写了一首叫《猪肉颂》的诗,还将它传递给周围的人看,让大家也来学习他的方法。现抄录于下略作欣赏: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到时它自美。黄州好猪肉,价钱贱如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诗中重点介绍炖猪肉的两个关键技术环节。一个是“净洗铛,少著水”。炖肉的锅要洗干净,炖肉的水要少,就是能够将肉炖透就可以了。第二个关键环节就是“柴头罨烟焰不起”,就是要小火慢炖。这样,“火候到时它自美”。用这一方法炖制的猪肉,人称“东坡肉”。从上面的描述来看,东坡肉的制作,其实也很简单。但从中反映出来的精神状态却不简单。字里行间,通过对烹制过程的描述,巧妙地展示了一种坦然化解艰苦生活而获得的那一份旷达与乐观。你看,炖猪肉要“净洗铛”中的一个“净”字,表达了东坡对待炖猪肉的态度,一丝不苟,多么专注,能这样的对待生活,说明此时的东坡先生,思想已经平静下来了,已经不再考虑荣与辱、苦与难,只是一个心思地投入生活。“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到时它自美。”这又何止是在写炖肉过程,这分明就是诗人对待贬谪生活的一种态度。既然现实都已经是这样了,那就坦然面对吧!消极有什么用?着急又能解决什么问题?现实与未来的一切, 都只有等到“火候到时”,才会变得美好。这明显就是一种既有憧憬又安于现状的心境。在这种心境之下,就能出现“早上起来打两 碗, 饱得自家君莫管” 的生活状态。瞧瞧, 诗人通过介绍炖肉法的一首诗,以极为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却是这么复杂的心理 感受。

居住在长江边上,吃鱼应该是寻常之事。

所以,苏东坡对煮鱼的方法也颇有心得。后来,人虽然离开了黄州,但为了怀念在黄州时代的生活,他曾写一篇名为《煮鱼法》的短文。文中记录了他的煮鱼法和感受:

“子瞻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鱼或鲤,治斫,冷水下,入盐如常法,以菘菜心芼之,仍入浑葱白数茎,不得搅。半熟, 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橘皮线,艿食之。其珍食自知,不尽谈也。”

全文不足百字,语言及其精炼,然而, 介绍煮鱼的每一个细节都说得准确无误。读这篇短文,即使一个从来没有煮过鱼的人, 照着去做,也能煮出一锅味道鲜美的鱼肉来。

东坡对煮鱼,也很自负。据他所说,后来他到杭州做知州时,还常用此法煮鱼自用。

闲暇之时,便邀朋友到家中聚会,由他亲自操刀,用这个方法煮鱼招待他们。吃后,都纷纷夸赞这种厨艺非一般厨师所能为。有趣的是,经人们这么一夸,他又飘飘然地写了一篇短文,借他人之口来夸耀自己的厨艺。这到也还算不得什么,可接下来所发感慨, 却让人实实在在感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真情。请听他怎么说:

“予在东坡,尝亲执枪匕,煮鱼以设客, 客未尝不称善。意穷约中易以口腹耳!今出守钱塘,庆水陆之品,今日偶与仲天贶、王元生、秦少章会食,复作此味,客皆云:此羮超然有高韵,非世俗庖人所能仿佛。岁暮寡欢,集散难常。当时作此,以发一笑也。”

东坡烧制东坡羮,是让他多年后都还在怀念的一种美食。对东坡羮的制作,他在《东坡羮颂并序》中作过较为详细叙述:“东坡羮,盖东坡居士所煮菜根也。不用鱼肉五味, 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菜若蔓菁、若蘆菔、若荠,揉洗数过,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一瓷碗,下菜沸汤中,入生米为糁,及少生姜,以油碗覆之,不得触,触则生油气,至熟不除。其上置甑,炊饭如常法, 既不可遽覆,须生菜气出尽乃覆之。羮每沸涌,遇油辄辖区,又为碗所压,故终不得上。不尔, 羮上薄饭, 则气不得达而饭不熟矣。饭熟羮亦烂可食。若无菜,用瓜、茄,皆切破,不揉洗,入罨,熟赤豆与粳米半为糁。”

在黄州,苏东坡还曾学习过酿酒。东坡本是一个好酒的人,虽然酒量不大,但总是喜欢喝一点;东坡又是一个好客的人,有客人来访,招待客人就不能没有酒。所以,在东坡的生活中,酒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黄州的市面上虽也有酒卖,但总是感到囊中羞涩。正好,在一次聚会中获得了一种蜜酒的酿制方法, 回来后便动手制作。几天过去,这种酒居然给酿出来了,他是何等高兴啊, 乗着这股高兴劲,摊开纸,抄起笔,左手捻着胡须,右手挥动笔毫,瞬间就写成了一首赞歌。完了,又觉得光赞美酒还不够,还需要对传授他方法的人也要提一下。因为他知道自己写的东西有几斤几两,所以,要让这个人跟着的这首诗一起留传。这就是《蜜酒歌并序》:

“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得其方法,作此歌以遗之。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三日开瓮香满城, 快泻银瓶不须拨。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

那么,苏东坡酿出来的蜜酒是不是真的像诗中所说的那样?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蜜酒酿制过程。清朝学者王文浩为苏东坡的诗文所作的《王注·志林》中,对此做了详细记录:“蜜酒法,予作蜜格与之一水乱,每米一斗,用蒸面二两半,如常法,取醅液,再入蒸饼一辆酿之。三日尝, 看味当极辣且硬, 则以一斗米炊饭投之,若甜软,则每投,更入面与饼个半两。又三日,再投而熟,全在酿者斟酌增损也。入水少为佳。”毕竟,酿酒是一件技术活,不但要知道酿酒的方法,还要在酿制的过程中,根据酿酒的数量、时间、酒曲、原料、水质、气候等多种情况来“斟酌损益”,不断总结经验,方能酿出好酒。苏东坡到黄州之前,大概不曾酿过酒,到黄州之后,受生活所迫,酿制蜜酒是第一次,未见得就能真的酿出好酒来。但他的这首诗写的真是太好了,以致诗一传开,就有人还向他的儿子苏过讨要酿酒秘方。苏过只得实话实说:在黄州时, 家父只做过一两次酒, 且他所做的蜜柑酒味道不好,根本不是什么好酒,听说有人喝了还闹肚子。看来,诗人笔下描述的,也不能完全可信。事实上,东坡也承认过自己酿酒不曾获得成功。他说:“余虽饮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盏为乐,殆不可一日无此君。州酿既少,官酤又恶而贵,遂不免闭户自酿,曲既不佳,手诀亦疏谬,不甜而败,则苦硬不可向口,慨然而叹,只穷人之所为无一成者。”酒虽不好,感受确实很有味道,接下来,你听他怎么说:“然甜酸甘苦,怱然过口,何足追计,取能醉人,则言酒何以佳为,但不喜尔,然客之喜怒,亦何以吾事哉。”由此可见,这就是东坡对酒的态度, 实际也是他此时的人生态度。诗中所写,只是把现实的生活作了诗意的美化罢了。

苏东坡知道,他从礼部尚书任上被外放定州,是他最终告别官场的开始。

明眼人都知道,“乌台诗案”,只不过是政治对手打压他的一种手段。那个时候,即便遭难,还有一些持相同政见的人及爱才惜才的高太后帮着说话,就连被自己竭力反对过的王安石,也毕竟不是斤斤计较的小人, 所以, 在自己遭难的时候, 也能出面说话, 而且说分量很重的话。现在,已经时过境迁, 朝中同道者不多,主政者多是一些毫无胸怀却又极为重视权利的人,而正在成长中的小皇帝,太皇太后刚一故世,便迫不急待地要继承先皇遗志,厉行变法,这就给那一帮所谓的改革者打击反对派人物创造了机遇。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苏东坡遭受打压与迫害是不可避免的了。从苏东坡方面来说,由于有了黄州四年的历练,现在和将来在收到任何的不公,对他来是说,也无所谓了。但有一点,他却非常清楚,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始终还要坚守固有的政治愿望和操守和做人的信念。对于这一点,他毫不含糊。所以,一到定州任上,他憑借自己的政治智慧,大力整顿地方吏治和严肃军纪,很快使定州政坛和定州驻军出现了新的气象。

在此期间,他写了一篇寓意幽深的《中山松醪赋》,以表达自己的心志。东坡写的这篇赋,一来便嗟叹松树不能用以“构厦”,而只能用来照明和制作松醪。接下来又说,即便如此,用以制作的中山松醪也是“味甘余而小苦,叹幽姿之独高”,与宫廷中葡萄酒、蒸羔之类是不同的。以此为铺垫,东坡用生花妙笔描述中山松醪可以却病健身,可以大长文思。表面上看,《中山松醪赋》写的是松树及用它来制作的中山松醪,实则是抒写自己的思想情怀。赋中所写的松树及松醪,能够独立特行,不肯同流合污,不能大用,也能济世,这不就是苏东坡人生的真实写照吗?难得的是,即便是被大材小用,也要将自己的独特效用发挥到让古人羡慕的地步。看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与操守,如此洒脱与超迈。

也许是《中山松醪赋》被朝中权贵们读到,他的命运可想而知。先是被左迁英州。诏书刚下,又觉得英州还不够偏远,且好歹还任知州,不能让他如此便宜。于是,又操纵着皇上再下一道圣旨,将苏东坡改迁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

就这样,苏东坡带着小妾朝云、大儿子苏过及两个仆人,不远迢迢,从北方的定州来到千里之外的广东惠州。

到惠州后,东坡又一次买块地建房。好在东坡与地方官吏和民众很有缘法,不但平日的生活有人资助,在建房过程中,也为他出力不少。但可惜的是, 新房还没有建成, 爱妾朝云却因不适应气候而病故了。

新房落成,消息传到朝廷政敌耳中,于是,又编了一个理由,请得圣旨,将东坡“责授”为琼州别驾,儋州安置。

琼州,就是现在的海南,在古代,是一个比惠州还要蛮荒的瘴疠之地。在苏过的陪护之下,苏东坡跨海来到儋州。作为一代能吏和文豪,无论天涯海角,他的大名谁不知晓? 对于他到来, 儋州吏民无不翘首以盼, 并不把他当做流放的人对待,而是奉为上宾, 将他安置在官舍中居住。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年,东坡受到优待的消息传到朝中,朝中下旨将东坡逐出官舍。东坡只得在儋州城南的桄榔林中买块地建房。对于东坡建房,儋州官民给予帮助,倒也没有费太多力气。

在有了黄州四年磨练,这一次远谪惠州, 又迁海南,虽然命运愈加坎坷,但他已将荣枯盛衰置之度外了。只是有一点,他始终坚持着他早已认定操守,做着自认为应该做的事。

广东地区,古时又称岭南。岭南和海南, 与西南的云南、贵州一样,都是边塞瘴疠之地,也是流放之人光顾之处。但苏轼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他完全能够适应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到惠州后,他到觉得无论人文环境或是自然环境都没有之前想象的恶劣,他曾在写给友人的信中说:“到惠州半年,风土食物不恶,吏民相待甚厚。”所以,他也力所能及地为当地官民做些事,受惠的人们,当然就要感激他。在儋州,他用它的知识和智慧深深地影响了海南的发展与进步。

尽管如此,现实还是很严酷的。但无论怎样的严酷,苏东坡都能从艰苦的生活中过出充满诗意的味道来。

岭南一带,从古代到现代,荔枝都是一种常见水果。东坡极为喜欢荔枝,这从他的诗句中可以看得出来。他曾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还将荔枝加工制作成蜜渍荔枝。请看他对蜜渍荔枝的赞美:

“时薪满座闻名字,别久何人记色香。叶似杨梅蒸雾雨,花如卢橘傲风雪。每怜莼菜下豆豉,肯鱼葡萄压酒浆。回首惊尘卷飞雪,诗情真合与君尝。”

对食物的赞美,往往体现出东坡对生活的热爱。一天,儿子苏过“忽出新意”,用山芋制作玉糝羮,东坡用过后认为“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就写诗赞美说:

“香似龙儼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

龙涎,传说中的一种名贵香料。金齑脍, 即金齑玉脍,指松江鲈鱼脍,是东南地区的美味佳肴。这样的描写,可见,在东坡的眼里,玉糁羹这种极为普通的食物,指教加工得法,远比名贵的松江鲈鱼脍要重要得多。这是一种来自艰苦生活的体验和认知。

在惠州期间,东坡去一农夫家做客,主人席间有一道蔓菁芦菔羮。吃过,让他回想起当年在黄州时亦曾做过这道汤羮,便满怀深情地写下了下面的话:

“我昔在田间,寒疱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谁知南岳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従渠醉膻腥。”

在惠州和儋州期间,苏东坡倒是真正学会了酒的制作,还写下了一批与酒有关的诗文。其中,人们最为熟悉的莫过于《东坡酒经》。该文以简洁而又精辟的语言,叙述了酿酒的全过程,包括制曲、用料、投料、原料、出酒率、酿造时间,都逐一记录在案,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关酿酒的经典之作,成为“酒经”,一点也不过分。现将原文抄录出来,以供品读:

“南方之氓,以糯与秔杂以卉药而为饼, 嗅之香,嚼之辣,揣之枵然而轻,此为饼之良者也。吾始取面而起肥之, 和之以姜汁, 蒸之使十裂, 绳穿而风戾之, 俞久而益悍, 此曲之精者也。米五斗以为率, 而五分之, 为三斗者一,为五升者四。三斗者酿,五升者以投,三投而止,尚有五升之赢也。始酿以四两之饼,而每投以二两之曲,必泽以少水,取足以散解而云停也。釀者必瓮按而井泓之,三日而井溢,此吾酒之萌也。酒之始萌甚烈而微苦,盖三投而后平也。凡饼烈而曲和,投者必累尝而增损之,以舌为权衡也。既溢之,三日乃投,九日三投,通十有五日而后定也,抽取所谓赢者为粥,米一而水三之,揉以饼曲,凡四两,二物并也,投之糟国,熟搂而酿之,五日压得斗有半,此吾酒之少劲者也。劲正合为四斗, 又五日而饮, 则合而力严而不猛也,抽绝不旋踵而粥投之, 少留则糟枯中风而酒病也。酿久者酒醇而丰, 速者反之,故吾酒三十日而成也。”

在惠州期间,东坡还学会了多种酒的制作。其中,桂酒、真一酒、天门冬酒,都是他亲手酿制且较有心得的几种酒类。

由惠州到儋州,生活越是艰辛,就越能激发出苏东坡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较有代表性的要算是《老饕赋》和《菜根赋并序》。其中,《老饕赋》是最具烂漫色彩的一篇奇文。赋中,作者通过烂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描述了“老饕”富丽堂皇的生活状态。这篇赋的大意是说,庖丁来操刀,易牙来烹调。要求水要新鲜,锅碗等用具要洁净, 烹制时的火候要恰到好处。有的食材,还要经过九蒸九晒,有的汤羹需要在锅中翻滚煮开多次才能熬成。老饕品尝猪脖子上的一块肉,咀嚼下霜前肥大的蟹爪,又把樱桃放进锅中煮烂煎成蜜汁,用杏仁浆蒸成糕点。蛤蜊主导半熟时就要喷酒除腥,煮蟹则要拌熟食再加入带酒糟一起蒸。搜尽天下所有精美的食品, 以满足老饕。在宴席摆好的时候, 还要有艳如桃李的美女弹奏湘妃用过的玉瑟, 敲击尧帝的女儿击打过的云璈,请仙女萼绿华表演王维年轻时曾经演奏过的舞曲《郁轮袍》,举起产自于广州的玻璃酒杯,请萼绿华边舞边为老饕斟满产自于两周时期的葡萄酒, 并祝老饕六十岁高寿,同时,也给同桌的客人斟上醪酒。这时,喝醉酒的老饕忽然间被温馨的琵琶声惊醒,忽然有听到一阵歌声圆润如同一串珍珠连绵不断,又如独茧抽丝一样余音袅袅。可怜弹奏者已经疲倦需要休息, 也怀疑歌唱者的嘴唇都唱干了需要再涂抹一点唇膏。大家的醉眼都成了潋滟的秋水,就连骨头都被这美味的春醪醉了。这时,美丽的歌舞者已经离去,只剩下老饕独自入定打坐,只听见煮茶的水沸声响如松风,冒起的气泡如同蟹眼。斟茶时泛起的白沫在黛褐色的茶碗中飘浮。老饕大笑着起身,顿觉海阔天空。

读完此文,人们不禁要问,身处穷乡僻壤而又一贫如洗的苏东坡,怎么会突发奇想, 构思出“ 老饕” 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其实, 答案就在赋的末尾。赋中虽然大力描写了宴饮之欢,甚至将情景写得如梦似幻,但所要表达的,并非是作者对过去曾经有过的那种富贵生活的缅怀和向往,而是一种藐视。否则,身处豪宴之中的“老饕”为什么要“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空”?

与《老饕赋》不同,《菜根赋并序》,则是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书写现实中清苦生活的“自然之味”,进一步表现出一种达观的思想情怀。

通过对有关酒的记叙与描述,也能够从中了解到苏东坡与谪居地人民的关系。这一点,只要读一读《酒子赋并序》中的那段序言便可以知道。他在徐中说到:“ 南方酿酒,未大熟,取其膏液,谓之酒子,率得十一。既熟,则反之醅中。而潮人王介石、泉人许珏,乃以是饷余,宁其醅之泣漓,以蕲予一醉。此意岂可忘哉,乃为赋之。”当地人愿将家中用来酿酒的“酒子”拿来招待东坡,东坡为了表达谢意,就写一篇赋送给他们。这就是以诚相交的一种表现。

的确,苏东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一生,起落变化确实是很大,遭遇到的打击也巨大。然而, 他的对手无论怎样打压他, 让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受困顿与折磨,但他从不鸣冤叫屈,也从不记恨他人,而是在逆境中活出坦荡与豪迈、潇洒与旷达、幽默与风趣,这样的生活,是苦难,或是精彩, 有谁能说得清楚。

让我一直不能忘怀的是他写于黄州时的那首《定风波》,还有十八年后写于海南儋州的那首《独觉》。尤为让我念念不忘的是这两首诗词中共有的那个诗句: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猜你喜欢
黄州东坡苏东坡
杨优秀
妙语尝酒肉
苏东坡问路
早春欣见海棠绽
定风波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千年英雄苏东坡
苏东坡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