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医家窦材《扁鹊心书》艾灸关元穴应用探析※

2021-10-08 07:52沈正先牛雪研梁玉磊
河北中医 2021年5期
关键词:关元穴扁鹊医案

沈正先 刘 彤 牛雪研 梁玉磊 祝 婕

(河北中医学院党政办公室,河北 石家庄 050200)

窦材(约生于公元1100年,卒于公元1146年之后),南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著有《扁鹊心书》三卷,燕赵针灸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窦材重视扶阳,擅用灸法,临床中重灸以补脾肾,其认为灸补脾肾既可扶阳疗疾,又可住世保健。

《扁鹊心书》所载灸法病案中属于肾虚者,窦材均选用关元穴,是全书使用次数最多的腧穴,其认为关元为元阴元阳交关之所,灸之可“救肾气、动真阳”,恢复“胎阴抱阳而成太极循环周流不息”状态,寓“阴中求阳”之意。窦材艾灸关元治疗病症广泛,不仅可治疗伤寒、中风、虚劳、水肿等病症,还用于阳脱等危急重症,但现代临床报道中多于局限肠腑、泌尿生殖系统等局部病症[1-4]。本研究分析《扁鹊心书》中的医案,探析窦材艾灸关元的应用规律,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扁鹊心书》记载的艾灸关元穴临证医案。

1.2 方法

1.2.1 纳入标准 确定为窦材的临证医案;医案涉及临床症状描述清楚;医案所述预后良好(未明确提出恶化者,默认为预后良好)。

1.2.2 排除标准 确定不是窦材的临证医案;医案涉及临床症状未描述或描述不清;医案所述预后不佳或恶化。

1.3 数据规范 按照《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5]对症状名称统一化处理,如“足指冷”“四肢逆冷”“四肢微逆”统一为“肢冷”,“大便滑”“泻”统一为“泄泻”,“少食”“食减”统一为“食少”,“吐”“吐逆”统一为“呕吐”等。

1.4 数据输入与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 2016建立窦材艾灸关元穴临证医案数据库,录入临证医案的临床症状、艾灸壮数。应用 SPSS Statistic 23软件对数据库中高频临床症状进行聚类分析。

2 结果

2.1 窦材艾灸关元穴临证医案基本情况 本研究纳入统计的临证医案36条,其中300壮以下17条,300壮及以上19条;单穴应用25条,配伍应用11条。涉及临床症状36个,出现总频次92次,其中300壮以下涉及临床症状27个,出现频次51次;300壮及以上涉及临床症状27个,出现频次41次;单穴应用临床症状32个,出现频次61次,配伍应用临床症状16个,出现频次31次。

2.2 窦材艾灸关元穴临证医案中症状频数分析 36个临床症状中,出现3次以上的共14个,以“肢冷”最高(见表1)。300壮以下的27个临床症状中,出现3次以上的共7个,以“倦怠”“肢冷”最高(见表2);300壮及以上的27个临床症状中,出现3次以上的共3个,以“肢冷”最高(见表3)。单穴应用的32个临床症状中,出现3次以上的共7个,以“肢冷”最高;配伍应用的16个临床症状中,出现3次以上的共3个,以“痞满”最高。

表1 窦材艾灸关元穴临证医案中症状频次

表2 窦材艾灸关元穴300壮以下临证医案中症状频次

表3 窦材艾灸关元穴300壮及以上临证医案中症状频次

2.3 高频临床症状聚类分析 将高于平均频次的临床症状确定为高频临床症状,对窦材艾灸关元穴临证医案中高频症状(前14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4个核心症状群:①皮肤紫斑,噫气,口干;②发热,咳嗽,食少;③肢冷,谵语,头昏;④倦怠,痞满,泄泻,呕吐。按照经脉病候,分别为少阴病证、太阴病证。见图1。

图1 窦材艾灸关元穴高频临床症状聚类分析示意图

对窦材艾灸关元穴300壮以下临证医案中高频症状(前10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个核心症状群:①咳嗽,食少,发热;②倦怠,痞满;③泄泻,呕吐,肢冷。按照经脉病候,为太阴病证。见图2。

图2 窦材艾灸关元穴300壮以下高频临床症状聚类分析示意图

对窦材艾灸关元穴300壮及以上临证医案中高频症状(前10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2个核心症状群:①噫气,耳聋,皮肤紫斑,肢冷;②食少,泄泻。按照经脉病候,为少阴、太阴并病。见图3。

图3 窦材艾灸关元穴300壮及以上高频临床症状聚类分析示意图

3 讨论

由于窦材生活的两宋时代正是历史上的第3个寒冷期[6],加之“客醉我亦醉”的饮酒习俗[7],脾阳和肾阳最易受损,故太阴、少阴病证为多见。肾为先天之本,属水,脾为后天之本,属土,二者相互作用影响,肾阳向上温煦脾土,助其运化;脾运化的气血精微物质向下充养肾水,发挥肾的正常生理功能。关元穴居任脉,是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灸之具有振奋元气、引火归元、温肾壮阳的功效。《难经》载:“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元。”现代研究表明[8],关元穴通过第12对胸神经及相关内脏小神经与脾、肾等实质性脏器有一定的联系。

肾阳具有温煦脏腑、养神柔筋的作用,肾阳不足轻者可见腰部冷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等症,严重者可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身蜷、精神萎靡等症。《灵枢·经脉》载:“主肾所生病者……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医林绳墨》曰:“耳属少阴肾经,肾之窍也……肾气虚,则耳聋。”实验研究表明[8],艾灸关元穴能提高大鼠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皮质酮的水平,上调海马、杏仁核糖皮质激素受体和杏仁核的盐皮质激素受体表达,从而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以改善肾阳虚诸症。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升主运主统血。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若寒湿困于中焦,枢机不利,脾失健运则会出现食少、呕吐、痞满、倦怠等症,脾气不足,可见咳嗽、发热等症,若进一步发展则会气虚统摄无权,血离脉道,出现皮肤紫斑。正如《景岳全书·泄泻》言:“肾为胃关……今肾中之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令人洞泄不止也。”实验研究表明,关元穴可以调节小肠组织中肥大细胞周围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神经肽Y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脑和肠组织内Toll样受体4的过度表达,从而缓解胃肠道症状,发挥双向调节作用[9-10]。还可调节脑组织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孤啡肽、3-硝化酪氨酸、4-羟基壬烯醛、8-羟基脱氧鸟苷等含量,改善倦怠、焦虑等症状[11-12]。

本研究结果发现,窦材艾灸关元穴的临证特点不单针对脾、肾的生理功能,而主要是围绕脾、肾对气血阴阳的影响展开的,现代临床中慢性心力衰竭、卒中后遗症、肥胖等病症均可应用。另外,窦材临床用灸还体现着辨证施灸的思想,其灸量与病情的轻重有关,若为脾气不足所导致的咳嗽、食少、发热、倦怠等症,灸量仅为50壮;脾失健运所导致的倦怠、痞满、泄泻、呕吐、肢冷等症,灸量为100~200壮;若脾肾两虚所致的噫气、耳聋、皮肤紫斑、肢冷、食少、泄泻等症,灸量可达300壮,阳气虚脱之中风、肾厥等重症,灸量可达500壮及以上。

猜你喜欢
关元穴扁鹊医案
数据库技术在古代中医医案整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析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组方用药规律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Network Pharmacology Investigation in the Mechanism of Radix Pseudostellariae-Rhizoma Anemarrhenae Therapy for Diabetes Mellitus
艾灸神阙、关元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关元穴
讳疾忌医
扁鹊与牛黄
扁鹊兄长,你在哪里?
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