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实践研究

2021-10-09 07:38毛贻芳陈丽娜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4期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标准化

毛贻芳 陈丽娜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1)

不稳定型心绞痛为临床常见危重疾病,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临床综合征,是内科系列临床急症之一。目前该病患病率逐年递增,已严重威胁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该病病情发展常难以预料,应使患者处于监控之下,高危患者需及时给予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并发症和不良预后。有学者[2]表示,患者在接受有效治疗措施的同时,仍需辅以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JCI标准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在其指导下建立标准化护理,能给予患者更安全、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具有显著基础疾病治疗效果和明显改善预后的作用。近年来,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在临床普及度较高,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以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旨在分析应用效果和对比组间差异,力求指导未来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计划的拟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入选的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45岁且≤80岁;(2)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诊断标准,并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审批标准,且在医学伦理委员会处备案;(4)患者对研究目的及重要性知情,并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精神障碍;(2)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3)恶性肿瘤;(4)临床依从性差和(或)拒绝参与研究;(5)无法定监护人;(6)基线资料不全;(7)研究期间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密切监测体征指标变化,观察并记录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情况,嘱患者卧床休息,并结合患者喜好,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告知疾病致病机制、治疗和护理等内容,积极疏导患者焦虑、抑郁等情况,同时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防护处理。

1.2.2 观察组 患者接受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成立护理小组:组长由科室护理组长担任,成员包含6名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组长负责查阅资料和组织学习JCI标准的相关内容。同时,每周召开一次小组会议,利用头脑风暴,找出护理安全问题,分析改进策略,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2)临床护理内容:①CICARE沟通模式:C(接触):与患者接触时面带微笑,语气温柔,不能过于死板、僵硬;I(介绍):选易于接受方式进行自我介绍,并告知自身工作职责及内容;C(沟通):积极交流沟通,介绍护理内容及目的;A(询问):询问患者症状表现、病情恢复情况,并告知后续治疗内容;R(回答):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和疑虑,肯定患者表现,并进行情绪疏导,以康复病例举例,激发患者康复信心;E(离开):礼貌离开。②情景化健康教育:首先评估患者需求,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并将方案内容介绍给患者,激发患者学习兴趣,提高临床配合度。具体内容为:告知疾病相关信息、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提高配合度。嘱患者合理饮食,控制盐摄入量。遵医嘱指导、督促患者正确用药,且在患者用药期间需有护士或家属在旁陪同,监测用药反应,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同时,与医生共同商讨治疗方案改进方式,合理调整患者用药。告知康复运动的重要性,指导并协助进行,鼓励患者家属在旁协助和参与,运动量以耐受为宜,见异常则停止运动。出院前进行出院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的自我护理行为,并告知病情加重的表现及应急方案。再次指导患者规律服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行为,定期门诊复诊。

(3)出院随访:随访2次/月,随访方式有两种,电话随访和门诊随访,根据患者实际需求进行选择,随访期间应了解患者病情康复情况以及身体状态,结合患者需要,制定指导计划,以提高临床配合度。

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判断:根据患者心绞痛发生频率评定,将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显著改善)、有效(明显消失)、无效(无明显变化)。护理总有效率为前两项之和。

(2)生活质量: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生活质量,该量表每一方面总分为100分,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3)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护理满意度,100分制,分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处理数据,护理总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组间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χ2/t值P值例数(n)63 63性别(男/女)35/28 37/26 0.130 0.719年龄(岁)59.60±6.04 61.38±5.53 1.710 0.090病程(年)8.57±3.02 9.19±3.40 1.071 0.286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表3 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63 63生理职能65.08±21.15 78.97±18.48 3.523 0.000一般健康状况64.11±10.62 70.03±9.81 3.235 0.002社会功能73.41±15.83 82.34±13.84 3.344 0.001情感职能64.55±17.69 73.55±18.93 2.7335 0.007精神健康78.73±6.83 85.71±6.52 5.824<0.001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84.10±3.81)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90.05±3.26)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2,P<0.001)。

3 讨 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危害性、风险性较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该病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脂代谢异常等密切相关[3]。一经确诊,患者需接受有效治疗和护理,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治疗多以改善心绞痛症状、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为主,而护理措施多采取常规护理[4]。常规护理属于对症护理,是根据临床症状实施相应护理,由于护理措施具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所以无法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JCI标准的主要核心思想是以患者为中心,这与当前临床护理理念相符[5]。有研究[6]表示,在JCI标准指导下,开展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内容更为优质、可靠。本研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并与传统常规护理作比较,得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体现在观察组心绞痛发作的频次少于对照组。研究提示:相比于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予患者行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患者病症改善明显,生活质量提升,应用价值较高,究其原因: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共分为3个护理流程,即:标准化沟通、健康教育、出院随访,改善护患间紧张关系,缩短护患距离,纠正患者对疾病错误认知与偏见,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并且该护理模式还重视护士专业性,患者病情监测及时,且持续观察患者院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从而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早日康复[7]。另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究其原因:该护理模式重视标准化语言沟通,能提高患者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知识的认知,并且护理期间积极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早日康复信心和毅力[8]。同时,还从饮食、用药、运动等进行多方面干预,加上出院后指导,能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养成良好习惯。

综上所述,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JCI标准指导标准化护理,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推荐临床开展。

猜你喜欢
稳定型心绞痛标准化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氦氖激光治疗仪对高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
标准化简述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心绞痛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