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经典中“易”字释义研究

2021-10-09 11:47时金科
关键词:引申义认知语言学易经

摘 要: “易 ”字是先秦经典中的常用字,在《左传》中出现多达88次。传统上,把此字解释为“变化”“不易”“简易”“交易”等。根据认知语言学中多义词由核心本义引申的理论,以《左传》《易经》中的语料为依据,分析经典中包含“易”字的典型句,可以发现,“易”字的本义指“放手”,引申义为“放肆”“更换”“交换”“平易”“平整”等。由此可知,《论语》“丧,与其易也,宁戚”中的“易”指超越规格,《孟子》“易其田畴”中的“易”指“平整”,在《管子》“圣者乘易”中则指“放手”。

关键词: 《左传》;《论语》;《易经》;易;认知语言学;核心本义;引申义

收稿日期: 2020-09-03

作者简介: 时金科,中山市国学促进会研究室,研究员,主要从事先秦经典语言学研究,E-mail:sjk111222@126.com。

“易”字是先秦经典中的常用字,在《左传》中出现多达88次,还是《易经》之名。但是,对“易”字的解释却很有争议。譬如对于《易经》的“易”,传统上有“变易、不易、简易、交易”等多种释义,但这几种释义存在矛盾,譬如变易和不易,两者怎么能共存呢?所以,根源还在于没有找出“易”字的本义。认知语言学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语言学,提出了“意义隐喻机制”和“意义概括方法”,为多义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参考价值的的标准。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是一个范畴,该范畴有一个核心本义,核心本义通过以隐喻和转喻为主的方法引申出其他义项,而文字的核心本义可以通过研究文字的使用案例来概括得到。本文就将采用认知语言学的隐喻和概括的方法来研究“易”字,确定其本义。

本文分析选取的语料主要来源于《左传》、《论语》、《易经》、《诗经》、《管子》、《荀子》、《孟子》和《孔子家语》等。除了作为人名和书名的用法之外,本文研究了《左传》的全部“易”字句。选取《左传》作为研究的依据是因为其中的“易”字用得比较多,用法多,而且由于《左传》的篇幅较大,故事情节完整,可以从叙事中推演文字的确切含义。选择其他先秦经典中的语料则是为了覆盖尽可能多的典型用法,以期概括出的结论严谨准确。

一、《左传》中“易”字的用法

《左传》中的“易”字除了现代的“容易”义之外,还有“放松”“放肆”“放弃”“交换”“平易”“平整”等义。具体如下:

1.对于一个巨大的对象,如国家、土地等:指“放松”而不盯紧

在这个用法中,“易”指让自己放下心来,不执着于外部的事物。人能做到放心,可能因为对象本身易于处理,但更多的是因为自己放松了警惕,人性都喜欢放松,没有人喜欢整天紧张,所以放松是一个人的本能选择。但很多时候,这会导致可怕的后果。

下例中把“易”释为“改变”是不合适的,语义就说不通,因为国家、土地这些对象是不可能被改变的:

①必易晋而不抚其民矣。(《左传·隐公四年》)

此处“易”指对晋国放松了警惕。

②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左传·僖公五年》)

此处“易”指放手,意思是民众对财物都无法放手,但只有靠德行才能够取得财物。

③邾人以须句故出师。公卑邾,不设备而御之。臧文仲曰:“國无小,不可易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此处“易”指放松,指鲁国轻视邾国,觉得那是小国,所以就不做战备,结果战败了。

④晋师败绩,易秦故也。(《左传·襄公十一年》)

⑤吴乘我丧,谓我不能师也,必易我而不戒。(《左传·襄公十三年》)

以上两处“易”指松懈、不做防备。

⑥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左传·襄公四年》)

此处“易”指松懈、看得不紧,意思是蛮夷之人看重货物,而对土地不重视,所以可以买下其土地。此处“易”不指交换、改变,因为文义不通。

⑦土不可易。(《左传·昭公十八年》)

此处“易”指放手而轻视,意思是土地问题要盯紧。

2.对于规则和制度:指“放肆”而不遵守

这里针对的是虚的规则和制度。人性追求自由,没有人愿意遵守规则,但是又害怕承担后果,所以才不得不遵守规则。规则是虚的,如果违反规则的话,当时也许不一定受到惩罚,所以就有人会选择放纵自己,无视规则。这种放纵是人的本能,是为了满足欲求。

对于以下句子,把“易”解释为“改变”也是不合适的,因为“改变”一般指的是两种方式的转变,而且改变之后的结果也可好可坏。而这里“易”的改变并没有两种或者几种方式,只有一个准则,只有遵守和不遵守的选项,不存在改变到哪种方式的说法,改变的结果也都是不好的、不理性的。

①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左传·桓公二年》)

此处“易”指不遵守规范,名字要有含义,这是古时取名的规范,而这里却违反了这个规范。

②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左传·桓公二年》)

此处“易”指不遵守,即百官害怕了,不敢轻易触犯纪律。

③蔡史墨曰:“范氏、中行氏其亡乎!中行寅为下卿,而干上令,擅作刑器,以为国法,是法奸也。又加范氏焉,易之,亡也。其及赵氏,赵孟与焉。然不得已,若德,可以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此句“易”指不遵守传统而擅自制定刑法。

④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左传·桓公十八年》)

此句“易”指不遵守传统而践踏之。

⑤《震》为土,车从马,足居之,兄长之,母覆之,众归之,六体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杀。(《左传·闵公元年》)

此句“易”指不遵守原来的秩序。

⑥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左传·隐公六年、庄公十四年》)

此处“易”指“放肆”,意思是“恶”这种品行非常放肆,如同大火肆虐。这里不能把“易”释为“平易”或者“改变”,因为语义根本不通。

⑦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此处“易”指不遵守,意思是改了重理轻情的规范,而变为重情轻理。

⑧贾季怨阳子之易其班也。(《左传·文公六年》)

此处“易”指不遵守,即不遵守原来确定的贾季的官阶,而将其官阶由正职改为副职。

⑨失礼违命,宜其为禽也。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杀敌为果,致果为毅。易之,戮也。(《左传·宣公二年》)

“易”指不遵守,即不遵守要把敌人杀死的道理。宋国勇士狂狡,本来把敌人赶到井中了,却又救出来,最后反而自己被擒,就是因为违反了杀敌要狠的道理。

⑩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德礼不易,无人不怀。(《左传·僖公七年》)

B11会闻用师,观衅而动。德刑政事典礼不易,不可敌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以上两处“易”指不遵守,即不遵守德刑政事典礼的规矩。

B12吾闻之,喜怒以类者鲜,易者实多。(《左传·宣公十七年》)

此处“易”指不遵守,即不遵守喜怒有规矩的做法,情绪失控。

B13官不易方。(《左传·成公十八年》)

此处的“易”也指不遵守,即不遵守传统的规矩。

B14文王帅殷之叛国以事纣,唯知时也。今我易之,难哉。(《左传·襄公四年》)

此例中的“易”同样指不遵守,即不遵守顺应天时的道理。周文王肯定很反对暴虐的纣王,但是却率领属于反对阵营的各小国去侍奉纣王,这是因为他懂得要顺时、顺势,而不能与纣王发生冲突。晋国却不顺从强大的楚国,反而与楚国争夺陈国这个小国,引发了战争。

B15子员道二国之言无私,子常易之。(《左传·襄公十九年》)

这里“易”指不遵守:大臣子员遵守秉公无私这个准则,而子朱则不遵守。

B16送从逆班,畏大国也,犹有所易,是以乱作。(《左传·昭公二年》)

这里“易”指不遵守迎送的礼节。

B17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左传·昭公二十年》)

此处“易”指不遵守规矩,而强行提高财贿。

B18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败我也。(《左传·哀公元年》)

此处“易”指不遵守关爱百姓的规矩,所以被击败了。

B19范氏、中行氏,反易天明,斩艾百姓,欲擅晋国而灭其君。(《左传·哀公二年》)

此处“易”指不遵守上天的高明管治。

B20今君易之,将以求大,不亦难乎。(《左传·哀公十一年》)

此处“易”指不遵守。当时伍子胥劝谏吴王不要接受越国的投降,要遵守把敌国彻底消灭的规矩。

3.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指“放弃”而更新

对于一个具体的事物,“易”可以指放弃之而更新,这个更新并不是随意的更新,而是为了回避眼前的矛盾,所以这个更新是基于放弃,这与前文的“放松”义是有关联的。

①女既勤君而兴诸侯,牵帅老夫以至于此,既无武守,而又欲易余罪,曰:“是实班师,不然克矣”。(《左传·襄公十年》)

原文中晋国荀偃、士匄两名将领强逼其主帅荀罃攻打逼阳城,首轮进攻失利后,二将又劝主帅退兵,主帅生气了,此例就是主帅生气时说的话,因为虽然战败是罪,而畏敌退兵则是更大的罪,主帅认为二将是害自己,所以命令二将拼死进攻,结果取胜了。此处“易”指更改,意思是由战败之罪改成畏敌退兵之罪。

②以夙沙卫易己,卫奔高唐以叛。(《左传·襄公十九年》)

此处“易”指改掉。齐庄公之前是太子,后被其弟弟取代了,齐庄公认为此事是夙沙卫促成的,因而记恨夙沙卫,于是夙沙卫就叛逃了。此句中不能把“易”解釋为“替换”或者“放松”,因为文义明显不通。

③栾、范易行以诱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此处“易”指改变,即改变战术。当时栾、范二将改变常规的做法,采取了走捷径而有点危险的方式,即分出少量军队打击边路,而集中三军主力打击对方的中军,最后取得了胜利。

④比及葬,三易衰,衰衽如故衰。(《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此处“易”指改掉。

⑤其有颠越不共,则劓殄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邑。(《左传·哀公十一年》)

“易”指改变,这里指变种,目的是为了苟且生存。

4.对于客观情况:指“平易”而不艰难,或平整

在《左传》中属于这类用法的“易”大多数都是做形容词或副词,指“平易”、容易;只有一处做动词,指“使之平易、平整”。

①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且言易也。(《左传·僖公五年》)

此处说到经书中用了“执”字,说明抓到虞公这个事情是很容易的。“易”指容易。

②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左传·僖公十五年》)

此处“易”指平易,意思是给别人方便。这里不指轻视或者改变,因为没有具体的对象。

③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左传·桓公十三年》)

④又曰:“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先王之明德,犹无不难也,无不惧也,况我小国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⑤敬之敬之!天惟显思,命不易哉!(《左传·成公四年》)

⑥以岁之不易,不虞之不戒。(《左传·襄公三年》)

⑦以岁之不易,聘于下执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⑧以岁之不易,寡人愿结欢于二三君。(《左传·昭公四年》)

以上六处“易”指平易,“不易”则指艰难,意思是天命、年岁是难以把控的,一定要敬畏。

⑨取根牟,言易也。(《左传·宣公九年》)

⑩取鄟,言易也。(《左传·成公六年》)

B11取鄫,言易也。(《左传·昭公四年》)

B12师救邿,遂取之。凡书“取”,言易也。(《左传·襄公十三年》)

以上四处“易”指容易,意思是经书中用了“取”字,说明占领那个地方是很容易的。

B13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左传·宣公十二年》)

上例中的“易”指容易,“不易”是说民生艰难,不可轻视。

B14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易觏则民愁。(《左传·成公六年》)

B15楚师轻窕,易震荡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B16不如使逞而归,乃易成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B17难易有备,可谓吉矣。(《左传·昭公五年》)

以上四处“易”指容易。

B18众怒难犯,休而易间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此处“易”指容易,意思是众怒难犯,待其情绪平静下来后才容易离间之。

B19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此处“易”指平整,这是动词用法。

B20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此处“易”指平易、平滑,意思是惊险却能平滑过渡。

5.对于可比的两种情况:指“交换”

“易”的“交换”义可以认为是从“放弃而更新”义引申而来:双方都放弃了旧的,选择了新的,也就完成了交换。

①以乱易整,不武。(《左传·僖公三十年》)

此处“易”指换掉,意思是把整齐换成混乱,指晋国派出小股部队去攻打对方,部队分散后就有点乱了,失去了整体的力量。

②舍二军,使狐射姑将中军,赵盾佐之。阳处父至自温,改蒐于董,易中军。阳子,成季之属也,故党于赵氏,且谓赵盾能,曰:“使能,国之利也。”是以上之。(《左传·文公六年》)

此处“易”指改变,即交换了中军的正副统帅。原来赵盾是副职,现改做正职,狐射姑改做副职。这也是违背规则的,更换人选更多是为了自己的私情。

③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左传·宣公十五年》)

④楚人围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犹无城下之盟。(《左传·哀公八年》)

以上两处“易”指交换,意思是将儿子互换着吃,因为对自己的孩子不忍心下口。

⑤逢丑父与公易位。(《左传·成公二年》)

此处“易”指交换,即互换两人的座位,改变了正规的位次。

⑥必无人焉。若犹有人,岂其以千乘之相易淫乐之矇?(《左传·襄公十五年》)

此处的“易”指交换,换来的是淫乐之人,舍弃的是国家忠臣,违背常理。

⑦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左传·隐公八年》)

⑧卒易祊田。(《左传·桓公元年》)

以上两句中的“易”指交换。祭祀泰山本是神圣的事情,现在却为了利益去换来了许田这个地方,而不要泰山之祊了。

⑨将建天子,而易位以令,非义也。(《左传·定公元年》)

此处“易”指调换,晋大夫魏舒集合诸侯之大夫修建成周城,自己坐在主位上指挥。当时有个智者卫彪傒指出这是谮越,违背了礼义。

⑩则以其内实迁于卢蒲嫳氏,易内而饮酒。(《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此处“易”指交换,即两人换妻,这种交换是违背道理的,纯粹为了私欲。

B11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辭。(《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易资”指交换物资,“丰”指取得利润,此句意思是群众买卖货物的时候都不追求利润,而是讲究诚信,这与句中的“信”字是对应的。

B12君将以亲易怨。(《左传·昭公五年》)

此处“易”指改换,即把楚国和晋国两国的亲情变成敌对关系。

B13宣子为初言,病有之,以易原县于乐大心。(《左传·昭公七年》)

此处“易”指交换,即用自己的州田换来了乐大心的原县,这也是违背常理的,目的是避免别人说闲话。

B14侯犯将以郈易于齐,齐人将迁郈民。(《左传·定公十年》)

B15子不如易于齐。(《左传·定公十年》)

B16侯犯请易于齐,齐有司观郈。(《左传·定公十年》)

以上三处“易”指交换,意思是把郈地交给齐国,齐国另外找块地方划给郈地的群众,目的是为了取悦齐国。

B17请以鞍易薄。(《左传·哀公十四年》)

此处“易”指交换,宋国大臣桓魋请求把自己的鞍城换成薄城,宋国国君认为薄城是宗邑,就拒绝了。桓魋提出这个请求也是为了私欲。

二、《左传》中“易”字的释义辨析

以上论述了《左传》中“易”字的六种用法:如果对象是难以改变的,如国家和土地,“易”指解除戒备而不紧盯;如果对象是容易更换的,“易”指更新,弃旧从新;如果对象是无法更换但可以修整的,“易”指平整;如果有两个可比对象,则指交换;如果对象是一个规则,“易”指不遵守规则;对于客观事物,“易”指简单容易。

这六种用法必然源于“易”字的唯一本义。综合起来,“易”字的本义应指放松、放手,由此引申,人主观上放松了就不会去提防外界,不会去遵守规则,不会去保守现状,而能使人放松的客观事物,一般来说是容易的。

在认知语言学看来,“易”字的本义是针对一个客观的东西放手而不在乎,映射到精神领域,就成了对规则和规范的无视,于是就引申出了“放肆”这个隐喻义。而对于国家和国土这类巨大的对象,并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放手”这类对象并不指拥有之后的放弃,而指主观上不紧盯,放弃去关注,这也属于其本义在这种情景下的隐喻义。“易”字的“简单容易”义则源于词性转换,由本义的“放手”动作引申出了之后的简单容易的状态,而“易”字的“平整”动词义又由“简单容易”义项引申而来,这个义项与“易”字的“放手”本义距离较远,属于认知语言学家族相似性理论所说到的边缘成员。“易”字的“交换”义依然源于其“放手”本义,即指“放弃”了一个东西而得到另一个东西。

三、《易经》和其他经典中的“易”字

1.《易经》之易:表示放下、虚无

①生生之谓易。(《易经·系辞传》)

句中第一个“生”作动词,指新生;第二个“生”是名词,指活着的,“生生”指生出新的活的对象,这个对象不一定是具体的生命,也可以是具有生命力的事物,而生出新事物其实就是一种改变,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是对原有习惯、原有环境的放弃和超脱,这就与“易”的“放弃”“放手”义对应了。由此可见,上句中的“易”指超脱,即超脱自身与环境的矛盾而不互相伤害,使环境和自身都可以得到新的发展,这也是“生”。

②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易经·系辞传》)

此段中的“易”指超脱、虚无,不去思索、不去行动。

③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易经·系辞传》)

这里“无体”指没有具体的形体,而是虚无的,变化的,因此,“易”指虚无。

④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经·系辞传》)

此段“乾以易知”中的“易”指超脱、放松,意思是乾卦是靠超脱、放松而感知外界的,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放松地、虚心地去感知、去聆听才能把握外界,否则,如果自身与环境发生矛盾,怎可能把握外界?“易则易知”中的第一个“易”字也指超脱,而段中其他的“易”字则指容易。文中说到“易则易知”“易知则有亲”,说明“易”与“亲”是关联的,“易”既然超脱了矛盾,也就和谐了、亲近了,所以,“易”就有了“仁”的意味。

⑤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易经·系辞传》)

唐石经“缊”作“蕴”,指内部积藏,《左传·昭公十年》说,“蕴利生孽,姑使无蕴乎?”意思是,积藏了利益,就会生出罪孽,如果去除了利益,就没问题了,其中“蕴”指内部积藏。可见“乾坤其易之縕邪”指乾坤是易道的内核和根源学术界对此句的解释有争议,本文认同孔颖达《周易正义》所说:“此明《易》之所立,本乎乾坤;若乾坤不存,则《易》道无由兴起。故乾坤是《易》道之所蕴积之根源也,是与《易》为川府奥藏。”。前文已经阐明,易道指超脱,而前例的“乾以易知”又说到“易”之“超脱”,这仍是乾卦的属性,所以,乾卦做易道的内核是说得通的;坤卦又顺从于乾卦,于是“乾坤其易之縕邪”也就顺理成章,可以解释通了。

⑥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易经·系辞传》)

此段说到圣人用“易”能达到极其高深和极其高妙的境界,这说明“易”决不是简单的道理,而是最高的终极真理。而“放下”和“虚无”就是非常高深的道理,因此,“易”表示“放下”是合理的。

⑦《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纣之事耶?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易经·系辞传》)

此段中“易”指放肆,“易者”指放肆的人,也就是不守规矩的人。不守规矩的人必然会被打倒,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不能因为“易”道高深,就把这里的“易者”解释为修行高深之圣人,因为“易者”指的是一批人,而不是非常少见的圣者。虽然圣者也会放开自己,但圣者能够保持自己的中正,而“易者”则不一定能。后文也提到易经之道是要“惧”的,而“易者”则是胆大无畏的。可见,这里必须把“易者”和“易”区分开,君子修行易道,是通向圣人的,而“易者”无知而狂躁,只能通向失败。

⑧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易经·系辞传》)

此段中“易”指平易、平和。

《易经》中的“易”字表达的肯定是主观的态度,而不是客观之容易。因为客观事情是大自然的产物,无所谓容易不容易。而且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也不存在一个“容易”的标准。但态度则是主观的,可以紧张得如临大敌,也可以放松得如闲庭信步。

从以上分析来看,《易经》的“易”指放手而不作为。按常理,“易”这种不作为的态度是错的,但是,老庄之道告诉我们,人的理性、人类认识道理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用主观认识来指导的行为一般都是错误的。而不去主动作为,看似失掉了机会,但从长期来看,则保存了自己,避免了伤害,这才是做高明的做法,当然,顺势而为则是必要的。

2.其他经典中“易”字的常规用法

①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无胥绝远;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尚书·盘庚中》)

此句的“易”指放松而不遵守,“不易”则指不能不遵守这些规则。

②是于圣人也,胥易技艺。(《庄子·应帝王》)

此处“易”指放弃、放手,意思是圣人不关注技艺,因为圣人要追求虚无。

③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庄子·刻意》)

此处“易”指平和而不粗暴。

④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孙子兵法·九地》)

此处“易”指平易而不繁杂,与前文的“静”“幽”“正”相对应。

⑤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还而不入,否难知也。(《诗经·小雅》)

此处“易”指平和、放心,意思是对方回来了,就不再揪心和担忧了。

⑥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也。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前易后险者,车之困地也。陷之险阻而难出者,车之绝地也。圯下渐泽,黑土黏埴者,车之劳地也。左险右易,上陵仰阪者,车之逆地也。殷草横亩,犯历深泽者,车之拂地也。车少地易,与步不敌者,车之败地也。后有沟渎,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车之坏地也。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溃陷,前不能进,后不能解者,车之陷地也。(《六韬·战车》)

此段明确说明“易”地就是平地,而不是险地。

⑦平、均、夷、弟,易也。(《尔雅·释诂》)

此处“平”指不凸凹、“均”指无厚薄,“弟”指孝悌而不倨傲,“平、均、夷、弟,易也”说明“易”如水一样平和、不争,这与其“超脱”义是一致的。

⑧虎豹,兽之猛者也,居深林广泽之中则人畏其威而载之。……故虎豹去其幽而近于人,则人得之而易其威。(《管子·形势解》)

此处“易”指轻视不理。

⑨修行谨敬则尊显附矣……修行慢易则污辱生矣。(《管子·形势解》)

此处“易”指放纵,与“敬”义相反。

⑩聪明以知,則博。博而不惛,所以易政也。政易民利,利乃劝,劝则告……忧则所以伎苛,伎苛所以险政,政险民害,害乃怨。(《管子·宙合》)

此处“易政”与“险政”相对,与“伎苛”义相反。“伎苛”指严苛,“易”则指平和,或者指放任百姓。

B11修采清,易道路,谨盗贼,平室律,以时顺修,使商旅安而货财通,治之事也。(《荀子·王制》)

这里的“易”与前两句一样,指平整,而不指放手,否则就不算“治之事也”。

3.经典中的疑难句子解析

①分命羲仲,宅嵛夷,日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塑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尚书·尧典》)

此段中的“平秩东作”“平秩南讹”“平秩西成”“平在朔易”是对比关系,正如其中的东、南、西、朔(北)代表了四个方向一样,作、讹、成、易代表了四季的特征,“作”代表了春天的万物生发,“讹”代表了夏季的万物丰茂,“成”代表了秋季万物繁盛的果实,“易”则对应着冬天的特征——隐藏和虚无。

②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古人非常重视丧礼,所以不可能舍弃丧礼,在丧礼上也不可能态度平和甚至愉悦,那样的话也太匪夷所思了。人人都希望能用更高的规格埋葬逝者,但这就会违背丧礼规定。此处“易”即指放弃而不遵守丧礼的规定,擅自提升丧礼的规格,“易”的“放弃而不遵守”义与前文的“奢”字形成呼应,都是在追求礼节的形式。而孔子指出,追求形式是不好的,俭、戚才是礼的根本。《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中有类似的一段:“孔子曰:‘有也,则无过礼。……故夫丧亡,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祀,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这也可以印证对于丧礼,一般人容易犯礼有余而哀不足的错误,所以孔子强调了哀。

③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此处“易色”指不在乎外在的东西,“易”指放下、不在乎,“色”指外在的东西,指物质,而不是内在的东西。内在的东西,这里指贤德,就是“贤”,后文说的都是贤德的内容,能够全心地、无私地侍奉国君、父母,这就是“学”的内容,为此就要去除自己的私欲、物欲、肤浅,而时时刻刻去修行贤德。“贤贤易色”中的“贤……易……”结构是前后反义的,意为“重视……,轻视……。”这与《左传·襄公四年》中的“贵货易土”结构类似。

历史上对“易色”解释较为混乱,朱熹、南怀瑾解释为“改变自己的态度”,杨伯峻解释为“轻视女色”,还有人解释为“如好色一般”。把“易”解释为“如”是没有根据的,解释为“改变”也是不合适的,因为“易”并不指普通意义上的改变,而指放手和超脱。很明显,用“改变自己的态度”这个释义无法解释“贤贤易色”,因为改变自己的态度并不一定能尊崇贤人,如果态度改成更差的呢?而且,先秦经典中“易”的宾语也从来不是自身,所以“改变自己的态度”这个说法是不通的。“轻视女色”这个解释有点接近,但与后文的联系较弱,而且先秦经典中“色”字很少指女色,所以也是错误的。

④子列子曰:“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列子·天瑞篇》)

此段中說到事物开始有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四种状态,其中“太易”是最初始的状态,在“太初”“太始”之前:在“太始”之前,说明是无形的;在“太初”之前,说明是无气的、无意图的,其实也就是虚无的状态、零的状态。由此可以说明“易”指虚无,虚无就是超脱,超脱才能虚无。此段中也明确说到无形无象、摸不到、听不见、看不到才是“易”的状态,这就是超脱环境,人只有不为环境所限,方可保持自身的全面、超然、灵动。因此,此段中“易”指放手,指虚无,即放手而超脱。

⑤王者乘时,圣者乘易。(《管子·山至数》)

这里是说王者会抓住时机行动,时机不到不行动;而圣者则随机应变,不被现状和规矩约束,这就是“易”的“超脱”“放手”义。把“易”简单地解释为“改变”是不合适的,因为普通王者都会抓住时机而变,而圣者必然更胜一筹。

⑥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由之政,而三称其善,其善可得闻乎?”孔子曰:“吾见其政矣。入其境,田畴尽易,草莱甚辟,沟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尽力也。”(《孔子家语·辩政》)

从文中的“故其民尽力也”“草莱甚辟”“沟洫深治”可以推知“田畴尽易”中的“易”一定是用力的,不可能指放手不理,否则孔子不会赞叹。此处“易”义与平易相关,指使之平易,也就是平整的意思。

⑦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

与上例对照就可以知道,此句“易”指平整。传统上把此句的“易”字注释为治理,意义接近,但不够精确,也与“易”的本义缺乏联系。

⑧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荀子·富国》)

此处“田肥以易”与“田瘠以秽”对应,说明“易”义与“秽”“瘠”相反,与“肥”相关。指饱满开放而不压抑,而不指平易、交换。

⑨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

“耨”指除草。此处“易”指不顾一切地放手去做。《管子·度地》曰:“大暑至以疾耨杀草秽”,《国语·齐语》曰:“深耕而疾耨之以待时雨”,这两句中的“疾”指猛力,意思是除草要狠,要尽全力,“易”义近似于“疾”,就指这个狠劲,即放手去做。

⑩禾易长亩,终善且有。(《诗经·甫田》)

此句中“易”指放纵,意思是禾苗都放纵地、疯狂地生长,而不是蔫蔫地、怯怯地。传统上把此处的“易”注释为“治理”,也是没有根据的,语义也不通。

B11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此处“易”指逃避。在文中圣人说,天下各个国家都礼乐崩坏了,孔子跑到哪个国家都逃避不了这个现实,而只有学圣人避世才能真正逃避之。孔子认同圣人的这个说法,但说自己是世俗的人,注定要与俗人一起。孔子说,如果天下有了大道,他就不会到处流浪奔波了。

四、“易”字本义辨析与《易经》取名

综上可以发现,《左传》中的“易”字指的是比较具体的“放手”“放弃”义,一般是有对象的,而在《易经》等经典中,“易”字则被抽象了,由“放手”引申出了“不执着”“放下”“虚无”等义,变成了人的精神修为,这与佛教、道教等宗教的根本追求一致。由此可以推测,这很可能就是《易经》命名的原因,笔者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应该断句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总在顺应承纳,这就是坤卦,君子就要德行深厚,承载万物。对应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断句为‘天行,乾,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时总在前进发展,这就是乾卦,君子就要一心求强而不停歇”〔1〕,也就是说,乾卦的精神是“放下”现状不断前行,坤卦的精神则是“放下”自我不断顺应环境,既然乾卦和坤卦的精神都是要“放下”“放手”,而《系辞传》又说“乾坤其易之縕邪?”那么,乾坤二卦的“放下”精神就应是《易经》的精神。所以,以“易”来命名《易经》是非常精准的。

“易”字的“放肆”义看似与“放下”义冲突,但两者是能统一的,即都强调了放松自身,不去盯住外界,于是自身也不受拘束,就像儿童一样,不执着于外物,也不在乎规矩,天真烂漫,所以才能忘我地全心投入去做一件事情。“易”的这种“放肆”,并不是“放肆”地侵犯别人,而是“放下”别人、“放肆”地专注于自己的事情。

从道理上讲,“易”的本义是“放手”,即要“放下”那些纠结的、烦恼的事情,避开矛盾,不再被环境所迫,这样一来,自身轻松了,不再紧张,就会逐步达到《庄子·庚桑楚》所说的“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的境界。其实太极拳最高的追求也是“放手”,也就是放松,太极拳因此而威力巨大,这说明“易”之“放手”的作用之大,但做到“放手”却很难,因为环境总在影响着我们,想放手,却总是舍不得、放不下,所以需要要长时间地、时时刻刻地进行修炼。

综上可见,《易经》中的“易”字与其他典籍中“易”字的用法基本一致,都基于“易”字的“放手”本义。其差别在于,作为中国文化的最高经典,《易经》不可能讨论具体的、繁杂的事物,而必然是高度抽象的,所以《易经》中的“易”字超越了具体的客观事物,而使用了“放手”义的哲学层面的意义:超脱。

五、结语

汉代以来,《易经》之名中“易”字的含义就一直被密切关注,传统上有三易〔2〕之说,解释为“变易”“不易”“简易”,还有人又加了一个“交易”,但这些解释都没有可靠的依据,更多地属于猜测,也无法对经典作出精确阐释。本文则另辟蹊径,从语言现象研究“易”字的语义,通过全面分析《左传》《尚书》等先秦经典中的语料,归纳概括出了“易”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用以解释先秦经典中的“易”字句都是畅顺的,这说明这种解释是基本正确的,用于解释《易经》之得名也是有依据的。

現代汉语中“易”的字义变成了“简易”“改易”“平易”等等,并且大都是作为词组使用,而本文归纳出的“易”字的“放手”本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无法找到痕迹,但根据前文的分析可知,“易”字的古义与现代义还是紧密关联的。

参考文献:〔1〕

时金科.古汉语中“势”字的释义研究兼释《易经》“地势坤”〔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37.

〔2〕李永亮.略论马一浮视野中的三易之义〔J〕.周易研究,2012,(1):10.

The Interpretation of “Yi”(易) in the Pre-Qin Classics:

A Study on the Main Corpus from Zuo Zhuan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SHI Jinke

Abstract: “Yi”(易) is a common word in the pre-Qin classics, which appears as many as 88 times in Zuo Zhuan. Traditionally, the word is interpreted as “change”, “no change”, “easy”, “transaction”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that polysemous words are extended from the core original meaning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based on the corpus in Zuo Zhuan and The Book of Chan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ical sentences containing the word “Yi” in the classic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Yi” refers to “letting go”. The extended meanings are “disobedience”, “replace”, “exchange”, “plain”, “smooth” and so on. As a result,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the sentence of “丧,与其易也,宁戚”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Yi refers to “the exceeding specifications”; in the sentence of “易其田畴” in Mencius, Yi refers to “smooth”; and in the sentence of “圣者乘易” in Guan Zi, Yi refers to “letting go”.

Key words: Zuo Zhua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Book of Changes; Yi(易);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re original meaning; the extended meaning

(责任编辑:武丽霞)

猜你喜欢
引申义认知语言学易经
《易经·序卦》探微
“耐”字原是剃胡须
画说汉字——摆(bai)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简析《易经》文化与太极拳
构式语法与句法浅析
《易经》不是用来算命的
《易经》里的《天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