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草药植物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运用与推广

2021-10-11 05:51华俊峰
广西城镇建设 2021年9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中草药园林绿化

□ 华俊峰

随着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潜在风险的长期存在,提高个人自身免疫力的中草药养生保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三明市考察调研时也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作为风景园林绿化施工建设人员,在设计中也应积极为人们的身心健康考虑,本文对中草药植物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运用与推广进行浅析。

1   中草药植物的类别与药用功能

中草药园林植物就是适用于园林绿化,同时在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具有治疗、抑制或缓解疾病症状的药用价值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植物,在花、叶、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区的绿化植物[1]。如在城市景观中常见的香樟、苏铁、山茶、芙蓉、女贞等绿化植物都是具有一定药用保健价值的植物,对人类的身心健康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保护作用。我国中草药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据我国第三次中药资源普查统计,我国中草药植物有385科、2312属、11118种,占植物总数的87%[2]。按照中草药植物自身药性、药效特征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不同用途,可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类:

1.1 芳香型中草药植物

这类植物主要通过其散发的花香或其他气味,从嗅觉上引发人们不同感受,从而对人群产生不同功效。例如荷花可使人心情平和;玫瑰花香使人爽朗愉快;茉莉、玉兰的香气使人轻松舒适;桂花香沁人心脾、舒缓疲劳[3]。

1.2 视觉型中草药植物

这类植物主要从各种颜色观赏角度使人产生不同视觉感受,人们长时间注视各种颜色植物,可以获得不同的心理效果,有研究表明,蓝色能缓解紧张;红色能振奋精神;黄色会增强食欲;绿色促进思维,减缓脉搏速度;白色镇静催眠;等等。

1.3 食用型中草药植物

这类中草药植物包括药用蔬菜和药用果树,主要从味觉和食用角度满足人民生活所需,如韭菜、梅、杏、枇杷、无花果、山楂等。

此外,一些植物兼具了以上几种类型的中草药植物的功用,如桂花、银杏等。

2   中草药植物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配植运用

在目前的园林绿化施工中,对中草药植物的应用通常是无意识或者较少考虑其药用价值,更多的是从植物美学角度出发进行选用的。让中草药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既能拥有观赏价值,又能带来附加的健康价值,是我们在后续园林绿化施工中值得提倡推广的。其配植需遵循园林绿化设计中功能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和植物生态性原则,以下将对不同的景观分区场所植物配植选用进行简要分析。

2.1 不同年龄群体的景观分区

某些区域主要服务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园林景观根据不同受众群体的活动区域,可分为老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中青年活动区。

中国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社会老年人较多有心脏病、神经系统等疾病。老年活动区的绿化配植主要考虑康体保健植物,植物选择应以静心安神、通经活络功效为主,色彩以不宜太艳丽为原则,如银杏、枇杷、栀子花等。

儿童自理能力较差,极易乱碰乱摘近身植物,易被细菌感染导致生病。儿童活动区的绿化配植主要考虑无毒、无刺或伴有杀菌作用的植物,同时考虑儿童处于视觉发育阶段,可以配以色彩丰富的艳丽植物,如紫薇、柠檬、桂花等。

中青年的主要人群为社会工作人士,中青年活动区分工作区和休息区,工作区主要以提神醒脑植物为主,如香樟;休息区主要以能放松心情的植物作为搭配,可利用桂花、杜鹃、菊花等。

2.2 不同植物形态的景观分区

一般的观赏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地被,中草药植物同样也具有这三种基本形态,这不仅丰富了药用观赏植物的搭配手法,也提高了园林绿化的美学艺术效果,主要搭配方式有高矮搭配、常绿和落叶搭配、色彩的不同搭配等,通过搭配达到四季有景、层次丰富的绿化种植效果。色彩搭配方面,例如深绿的麦冬、浅绿的万年青、黄色的银杏、白色的木槿花、红色的杜鹃花等;层次搭配方面,高层的绿化药用乔木主要有银杏、樟树、大叶榕等;中层的绿化药用植物主要有垂丝海棠、木槿、枸骨等;低层的药用植物最丰富,可以搭配的也较多,如菊花、薄荷、艾草、石菖蒲等。

对于中草药园林植物的筛选,园林工作者不仅要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进行,更应该有意识地探索中草药植物的医疗、保健价值,将之有效地与园林景观绿化相结合,根据区域环境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生长的药用植物,通过植物的配置,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群落。

3   中草药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推广使用

3.1 中草药植物进校园

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了鼓励中医走进校园的战略。中草药植物在校园推广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在校园中引进种植中草药植物,在校内划出一片固定的种植基地打造中草药植物种植角,同时制作植物的标牌和档案,标明植物名称、生态习性、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使用方法等,让青少年通过亲手栽培、课外活动接触观察、医生或教师的现场教学等,了解中药的种类外观及功效,感受并传承中医药文化。目前北京、辽宁等地的部分中小学校,已经将中草药植物作为校园绿化的主要绿色植物。

3.2 中草药植物进医院

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绿化比较单一,只是为了满足普通的绿化率验收要求,通常种植常规的行道树及草坪。医院是病人治病或疗养的场所,医院绿化造景,不仅能给病患带来好的心情,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还能给医院带来更好的形象口碑。例如泉州颐和医院就曾专门设计打造了一个漂亮的公园式景观。若医院再特别设计打造中草药植物园,更可提供病人一个芳香疗病的去处,也是中草药植物科普、宣传最好的场所。例如厦门中医院就特别改造设计了一个小型的中草药植物科普园。

3.3 中草药植物进新农村

近些年全国都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各地新农村建设也有各自的主题特色,有些建设文化主题古镇,有些建设名人故居主题等,其实,中草药植物也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其中一个特色主题,即以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为指引,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地理和气候优势,研究不同品种中药材植物的生长特性、环境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规划中草药植物公园并配合进行标本制作、药用功效宣传。这样不仅能给当地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也能对当地居民科普不同的药用植物价值,了解其对人们的健康益处,甚至可以形成产业化的药用植物种植,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笔者曾参与福建省上杭县蛟洋乡华家村中草药植物公园的绿化施工建设。2021年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华碧春教授带领其学生到此处进行中草药植物调研普查,认为其海拔地势高,土质良好,山中植物资源丰富,有大量常见的中草药材,如山鸡椒、金银花、水芹等,她认为中草药植物文化能成为华家村新农村建设的特色主题,在她的号召下,全村人民积极参与,迅速组织筹备小组进行建设,开展中草药植物采苗种植、制作标本及二维码等工作,如今种植的银杏、山栀子、山苍子等已成活,初具成效,华家村也致力建设成有参观内容和特色名气的新农村公园和科普中草药园,如图1、图2所示。

图1 华家村已建成的中草药植物公园

图2 山桅子长势良好,已初获丰收

3.4 中草药植物进市政公园

市政公园是一个城市的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美好的公园环境能给人们带来生活幸福感,在市政公园规划设计中草药植物园是公园建设中较有价值的项目计划。市政公园的中草药植物园规划一般按照生态类型区别配置,如岩生药用植物区、水生药用植物区、湿生药用植物区、阴生药用植物区等。或者结合植物形态区别配置,如草本药用植物区、藤蔓药用植物区、木本药用植物区,此方式最易营造各具特色的主题花园式的景观效果。如上海延中绿地药草园就是个典型,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不同,药草园被分成四个区域,香草园、常用药草园、阴生药草园、岩生药草园。香草园里种着薄荷、迷迭香、花叶百里香等草药;常用药草园里有板蓝根、土三七、鱼腥草等生活常用药;阴生药草园里分布着当归、玉簪等植物;岩生药草园则爬着鸡血藤、油麻藤等藤本植物,在当地是个非常受欢迎的公园。

3.5 中草药植物进居住区

目前,各大房地产开发商会结合地块开发建设大型健康产业、养老地产等。选择一些合适的中草药植物种植在小区里,既能满足小区的绿化需求,也能提升小区居民的健康生活理念。甚至有一些居民区大量种植利于居民健康的树种,并以该树种命名,如国内某小区大量种植香樟树,便取名为香樟园,香樟树的枝叶均有特殊气味,每当春季开花时香味更浓,这种可挥发的油类气味含有多种有机物,能祛风行气、暖肠胃[3];也有居住区根据分区种植不同的中草药植物而命名,如牡丹园、玫瑰园、桂花园、枇杷园等,这些中草药植物都有不同的药用功效。在居住区的环境绿化施工中,可以尝试规划合适的种植场地供居民共同参与中草药植物的栽培管理养护,在园艺活动中接触绿色植物可保健身心、安定情绪,营造良好居住氛围。

4   结语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运用中草药植物可以起到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为促进观赏者的身心健康发挥重要作用,还有助于展示和普及中药学知识及中医传统文化,供观赏和科学研究。随着社会环境的逐渐恶化,许多生物资源在不断消亡,各种流行疾病增多,园林中草药植物在景观绿化建设上日显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城市园林建设者更应大力提倡观赏型中草药植物在园林设计施工中的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中草药园林绿化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