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述评

2021-10-11 02:07伍强瑞柯心
高教学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研究述评实施效果课程思政

伍强瑞 柯心

摘  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领域,学界围绕“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价值意蕴、评价体系构建、不同研究视角的探讨、特定专业课程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梳理与回顾,该领域后续研究应注重加强“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学理支撑研究,找准制约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关键问题,转变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5-0168-05

Abstract: As an emerging field of review,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s been deeply studied in many ways by the academic circle, including its value impli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the discussion of differ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 the evaluation of specific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so on. Som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and some deficiency still exists as well. Through combing and reviewing, the follow-up research in this fiel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find out key problems that restrict it, and change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means of it.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mplementation effect; evaluate; research review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立身之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肩负的神圣使命。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目前,随着会议精神的落实,“课程思政”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学界逐渐掀起一股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热潮,各高校陆续开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研究以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梳理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分析其主要观点,针对现有研究不足,理性思考后续研究面临的挑战、发展趋势和研究重心,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一、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的整体概况

“课程思政”最初源自于上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

合改革的实践成果。上海高校自2014年以来,在通识课程中开设“中国系列”课程,重点论述国家建设发展成就,在课堂教学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理念由此产生[2]。“课程思政”其本质并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3]。鉴于“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念和教育理念,并非一门课程,因此构建“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复杂性显而易见。目前学界对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还缺乏统一的学理认识,需要进一步廓清提升,以更好地服务推动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近年来,学界学者陆续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对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开展了研究,虽然该研究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发表的文章数量不是很多,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作者以“课程思政评价”为主题,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搜索,显示2015-2020年期间,我国学者共发表了421篇与“课程思政评价”相关文章,这些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价值意蕴,“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不同研究视角下“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特定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国内文献历时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二、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研究成果

关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国内学者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但始终没有给出权威的体系和框架,仍处于各说纷纭的混沌状态。通过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学界对于“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

(一)“课程思政”實施效果评价的价值意蕴

效果是“课程思政”实施水平的重要保证,因而依据什么指标和体系来评价一所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当我们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建设的关键内容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尤显突出。学界对探索“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的意义进行了多维解析。有的学者从宏观层面加以解释,指出“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是规范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评价“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成效的客观要求[4]。有的学者从微观层面入手,明确“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作用:改进“课程思政”教学、改进“课程思政”设计、完善“课程思政”的制度体系,总体来说即是发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及其对学生的影响[5]。有的学者指出“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是检验“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探索“课程思政”育人规律,全面提升高校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6]。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检验“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重要参考体系,也是督促各专业课教师认真履行“课程思政”育人的有利保障[7]。

猜你喜欢
研究述评实施效果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现代学徒制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实践应用与探索
国外私立大学管理体制研究述评及启示
基于模型的小麦栽培方案设计技术实施效果研究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安徽古代文人曲家剧作文献研究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