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发射实施精准卫勤保障的可行性分析

2021-10-13 07:52吴冬惠程久兵顾伏平魏云超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染毒卫勤推进剂

吴冬惠,程久兵,顾伏平,魏云超,郑 杰

0 引 言

随着国家发展和军队建设需要,航天发射任务日趋增长,呈现高密度、高强度、常态化态势,而随着军队改革实施,编制体制调整落实,部队基层卫勤力量锐减[1],航天发射卫勤保障突显力量不足。我院地处发射中心内部,长期从事航天发射任务卫勤保障,军改后人员缩减严重,为有效保障航天发射,在航天发射中探讨实施精准卫勤保障,以提高伴随保障能力,现报道如下。

1 航天发射卫勤特点

1.1 战场相对固定风险节点明确①航天发射绝大多数均需依托发射工位,在固定发射场进行,全国目前发射场有酒泉、西昌、太原和文昌4个,战场固定是其显著特点。②航天发射是各系统高度融合、技术高度密集、流程极度复杂的工程,前期准备时间长,周期性、计划性较强,加之发射航天器的轨道、窗口等特殊要求,火箭加注、发射节点精确。

1.2 致伤因素特殊化学伤情为主①目前我国航天发射火箭推进剂以液体推进剂最为常见,还原剂以肼类为主(包括肼、甲基肼、偏二甲肼),氧化剂以硝基氧化物为主(红硝酸、四氧化二氮、绿色四氧化二氮),最代表的还原剂、氧化剂分别是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2-4]。推进剂均是高毒化学品,易燃、易爆、易挥发,具有强刺激性,推进剂运输、贮存、转运、检验、加注、尾废处理等各个环节均可能发生泄漏、爆炸;造成推进剂染毒、烧伤等[4]。②火箭推进剂易挥发,染毒的主要途径为呼吸道吸入,其次是皮肤染毒吸收和爆炸后化学性烧伤[4]。回顾近10年来我院参与航天发射卫勤保障,减员均为推进剂损伤,伤情已推进剂染毒为主。

1.3 减员预计明确救治体系完善①航天发射流程成熟,从航天器(卫星、火箭)接运、转运、吊装、加注燃料、发射,参与单位固定,从事各项操作人员也相应固定,如卫星燃料加注时,加注厅内操作手2人,旁边配属5人(安全员1人、消防员2人、强排风控制1人、配电控制1人),其他无关人员禁止进入危险区域。由于人员固定、位置清晰,所以航天发射各环节减员预计预估性明确。②航天发射卫勤历经数十年建设,救援体系相对完备,卫勤分队全程遂行保障,发射阵地配置有阵地救护所,基地内部有后方医院,且发射阵地到后方医院距离近,道路配备完善,后送便捷。切医院内部一般建有推进剂损伤救治中心。如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工位到基地医院仅7公里,期间道路为一级公路,医院内部建有涉推进剂人员救治中心。

2 航天发射实施精准卫勤的可行性

2.1 利于卫勤精准计划航天发射是个多系统高度融合的高科技活动,基本流程有:航天器(卫星、火箭)接运、航天器测试、推进剂取样化验、火箭一二级组装、卫星加注、火箭燃料转注、卫星与火箭吊装对接、综合测试、发射合练、火箭推进剂调温与加注等系列准备活动,选择窗口进行发射,历时约30~40 d。这个流程是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经过长时间实践后固定下来的。医院卫勤指挥可根据航天发射计划、流程,制定详细卫勤计划、方案。

2.2 利于卫勤精准准备有毒推进剂是发射场最大危险,推进剂损伤是航天发射场减员最大原因。①偏二甲肼为Ⅲ类中等毒物,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具有氨样(鱼腥样)臭味,具有强刺激性,属于中枢神经兴奋剂,中毒的主要危险来源于呼吸道吸入。急性中毒,轻度可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度可引起强直性痉挛和角弓反张,因血管内溶血导致的血尿、血红蛋白尿、高铁血红蛋白尿等症状。偏二甲肼对皮肤和眼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局部染毒可引起化学性烧伤[2-4]。②四氧化二氮为Ⅱ类高毒化学品,常温下是红棕色液体,极易挥发,在空气中冒红棕色烟,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中毒,其毒性主要是二氧化氮的毒性;刺激肺泡上皮细胞和腐蚀肺毛细血管壁,致使大量液体渗入肺泡间质或肺泡中,形成肺水肿,同时损害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泡萎缩,严重影响肺的通气、换气功能。同时亚硝酸在体液内可破坏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而失去携氧功能。四氧化二氮沾染皮肤或眼睛,若不及时冲洗,会造成化学性烧伤[2-4]。根据推进剂理化特点,医院卫勤可重点加强推进剂防护,在推进剂染毒洗消、中毒救治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准备。

2.3 利于卫勤力量精准投放航天器接运在公路或铁路展开,航天器测试、卫星加注在发射场技术区(卫星厂房、火箭厂房)执行,推进剂转注、取样化验、调温与加注在发射区推进剂库房执行,其余均在发射区(塔架工位)执行。航天器在接运、测试等环节,未涉及推进剂,纯电子产品,危险性不大,一旦加注推进剂就存在泄露、爆炸等危险。根据流程和工作人员分布,进行风险预测、减员预计,见表1。通过发射流程和减员预计不难看出,航天发射卫勤战场集中于卫星厂房旁、推进剂库房旁、发射工位旁等3处。医院卫勤可根据发射流程节点,准确了解卫星加注、推进剂转注、火箭加注、发射等时间点,准确部署投放卫勤力量。

表1 航天发射卫勤环节、危险因素与减员预计

2.4 利于卫勤精准实施根据表1可得出航天发射卫勤中涉险人员固定、推进剂中毒、烧伤是最可能出现伤情,医院卫勤可重点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中毒、推进剂烧伤抢救等方面制定现场救治、综合救治等方案预案及救护流程,便于卫勤队伍学习掌握。鉴于后方医院就近、后送便捷,阵地救护紧急处理后,病情允许可直接后送后方医院进行专科治疗;病情危重,后送存在生命危险时,选择在阵地救护所进行抢救,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再转送后方医院进行确定性治疗,整体保障采用“二线三级”保障模式[6]。

3 讨 论

卫勤保障是指军队卫生部门组织运用医学技术,对部队进行伤病防治、维护军队成员健康、恢复伤病员战斗力的活动;具体内容涵盖医疗后送、卫生防疫、卫生防护、医疗保健、药材供应保障等各个方面。卫勤保障必须满足不同作战类型、作战样式和作战阶段军事行动的需求[7-9]。现代卫勤必须适应现代化局部战争、新武器装备和多样化军事任务带来的新挑战,分析任务特点、掌握危险因素、合理预计减员,快速卫勤决策,在最佳救治时机内对伤病员采取有效救治措施[9],实施精准卫勤保障必将是卫勤保障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3.1 适应航天发射卫勤特点航天发射与现代局部战争、其他军事任务性质不同,通过上述航天发射卫勤特点,其卫勤保障与其他战争卫勤保障也大不同,航天发射卫勤保障类似非战争军事行动处置化学突发事件卫勤[9]。实施精准卫勤保障是适应航天发射的必须,也必将是航天发射卫勤保障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3.2 适应快速救援特点航天发射战场固定、节点明确、减员可预估性、伤情相关的固定,现行的现行的“三区七级”分区救治、逐级后送体系分级过多、环节冗繁等弱势暴露无遗。在航天发射关键节点、在最危险位置投放卫勤力量,一旦发生减员,伤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力求达到点对点救援,快速后送后方医院进行综合治疗,减少中间环节,符合现代战伤救治理念[10-12],航天发射卫勤保障向精准型转变。

3.3 有效解决基层卫生力量不足实际随着军改编制体制调整落实,基层原有卫生力量锐减,加之军队卫生力量来源不足,与高密度、高强度、常态化的航天发射保障需求之间矛盾突显。根据航天任务特点实施精准卫勤保障,制定卫勤精密计划、开展精准卫勤准备、精准卫勤力量投放,减少了卫勤力量输出,能有效解决人员不足的现实。实施精准卫勤,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染毒卫勤推进剂
固体推进剂性能与技术
大生产
香烟烟雾染毒改良方法的应用*
染毒的脐带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香烟烟雾染毒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ATP酶活性的影响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含LLM-105无烟CMDB推进剂的燃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