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酶片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2021-10-13 02:37李素娟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梭菌活菌菌群

李素娟

(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商丘 4761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主要指胃及十二指肠功能紊乱所致的非器质性消化道疾病,可使患者出现恶心、腹胀等症状,该病治愈难度较大,可反复发作,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积极寻找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FD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常采用多酶片治疗FD,可补充胃肠道消化酶,增强其消化功能,改善临床症状[2]。但单纯使用该药临床疗效仍不慎理想。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具有促进肠道菌群平衡、修复肠黏膜的作用,可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3]。考虑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FD患者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多酶片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FD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商丘市睢阳区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FD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 例)与观察组(43 例)。纳入标准:(1)符合FD相关诊断标准[4];(2)近1周未使用相关药物治疗;(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经胃镜、实验室检查、腹部超声等检查结果显示存在消化道器质性病变;(2)合并肠易激综合征;(3)存在用药禁忌;(4)合并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其他消化道疾病。对照组中男22 例,女21 例;年龄36~58 岁,平均(45.19±3.61)岁;体质量指数19~26 kg·m-2,平均(22.58±1.09)kg·m-2;病程4~13个月,平均病程(8.89±2.05)个月;合并症高血压9 例,糖尿病4 例;有吸烟史13例,饮酒史15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35~56 岁,平均(44.96±3.72)岁;体质量指数19~27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62±1.14)kg·m-2;病程4~15个月,平均病程(9.03±2.14)个月;合并症高血压11例,糖尿病3例;有吸烟史11例,饮酒史1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口服多酶片(浙江国光生物制药,国药准字H33020892),每次2~3片,每日3次。连续治疗2周。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远大生物制药,国药准字S20040054),每次0.4 g,每日3次。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随诊3个月未复发;好转:部分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5]。临床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好转率之和。(2)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包括腹胀、上腹疼痛、胃灼烧感、早饱症状。症状严重程度:无症状记0;偶有症状出现记1分;症状轻微,对日常生活无影响记2分;症状较重,影响日常生活记3分。症状频率:按1周内出现天数分别记0~7分。各临床症状评分为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症状频率之积。(3)肠道菌群数量。取患者新鲜粪便1 g左右,加9 mL磷酸盐缓冲盐溶液混匀后以3 000 r·min-1的转速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重复上述步骤3次,而后再次离心取沉淀物质,采用定性分析法检测粪便中大肠埃希菌、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4)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腹泻、头晕、呕吐)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临床症状评分治疗2周后,两组腹胀、上腹疼痛、胃灼烧感、早饱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

2.3 肠道菌群数量治疗2周后,两组大肠埃希菌数量均低于治疗前,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肠埃希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肠道菌群数量 比较

2.4 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内脏敏感性高、饮食、遗传、生活方式、肠道菌群失衡、胃内动力障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6]。临床治疗应以增强消化功能、促进肠道群平衡为主要原则。

多酶片是临床治疗FD的常用药物,由胃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组成,可快速增加患者体内消化酶含量,促进淀粉及蛋白质转化,加快脂肪分解、胆汁分泌,促使食物快速转换为机体可吸收的小分子应用物质,提升FD患者消化功能,解除患者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改善消化不良症状[7-8]。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口服进入机体后,可补充肠道内酪酸梭菌数量,并促使其大量繁殖,帮助FD患者改善肠道菌群环境。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2.09%),腹胀、上腹疼痛、胃灼烧感、早饱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多酶片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FD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进入肠道后可分泌酪酸,修复受损的肠黏膜,重建胃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肠道生理功能恢复,减少病菌侵入机会,改善患者临床症状[9]。多酶片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使用可弥补单一用药的不足,快速缓解FD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肠道菌群分布紊乱是引起功能消化不良的因素之一,可破坏肠道菌膜屏障,加重病情[10]。双歧杆菌、乳杆菌均为肠道菌群的重要成员,大肠埃希菌是栖息于人体肠道中单细胞生物,人体肠道内不同微生物数量过高或过低均可引起菌群失衡,引起恶心、腹痛、腹泻等一系列症状[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大肠埃希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乳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提示多酶片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FD患者可增加肠道有益菌,减少致病菌,调节肠道菌群。究其原因在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可改善肠道菌群环境,促进有益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繁殖,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保护胃黏膜、改善肠道功能等多种生理功能;抑制致病菌(大肠埃希菌)生长,抑制血浆凝固酶大量产生,减少该因素导致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恢复肠道菌群平衡[12]。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多酶片与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采用多酶片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FD患者可有效纠正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快速减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梭菌活菌菌群
从畜禽粪便菌群入手 降低抗生素残留造成环境风险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有些药别用热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