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1-10-13 02:37骈美玲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经皮冠心病状态

骈美玲

(安阳市人民医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冠心病是老年群体的多发病,其不止具有病情复杂的特点,而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标准术式,虽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但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因疾病、手术等原因导致的负性情绪仍是影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高危因素[2]。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于提升患者的近远期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选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与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多元化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9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将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为60~79岁,平均(69.13±4.83)岁;病程为0.5~10 a,平均(5.06±1.23)a。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为60~81岁,平均(70.56±4.92)岁;病程为0.5~9 a,平均(4.91±1.29)a。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并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②血流动力学稳定;③年龄≥60岁;④临床资料完整;⑤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手术指征。(2)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异常和血液系统功能障碍;②合并血栓性疾病;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合并精神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手术及护理干预;⑤合并室间隔缺损等其他心脏病变;⑥情绪状态严重失常。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在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做好知识宣教工作和患者术中术后的生命体征监测,并对其并发症进行预防。干预时间为3周。

1.2.2观察组 在围手术期接受多元化护理干预。(1)术前的全方位知识宣教。入院后通过与患者深入交流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患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性格特征等,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的知识宣教方案。选择患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影响疾病的危险因素、心态对疾病的影响、紧急心脏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康复运动的方式方法,树立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并将一些有利于疾病预后的良好习惯融入到生活中。(2)心理干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的不同时间段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其负性心理的来源,针对造成不良心态的原因给予必要的疏导,如担心疾病的预后问题,可以向其介绍成功的治疗案例,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如因术后并发症导致的不良情绪,可以对已经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在交流过程中与患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和配合度。(3)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和日常护理记录。围手术期做好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实时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同时,详细记录患者每天的饮食、运动以及用药情况,做好护理的交接班工作,了解患者的依从性,以便于及时发现患者不遵医嘱的情况并对其进行纠正。(4)音乐干预。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的舒缓的轻音乐,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5)康复运动。患者病情稳定之后,及早开展康复训练。第1阶段以被动活动为主,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坐立以及床边活动;当患者可以下床行走后,根据其身体素质指导其进行散步、慢跑、太极等相对舒缓的运动,每周运动次数不得低于5次,每次不低于1 h。运动周期不低于1个月。根据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康复训练的强度、频次。干预时间为3周。

1.3 观察指标评价指标包括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3](评分指标包括躯体活动受限、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干预满意度、主观感受,满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身体机能越好)、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通过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uality of life,QOL)[4]评价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包括主观感受、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5]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6]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

2 结果

2.1 SAQ评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前躯体活动受限、心绞痛稳定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干预满意度、主观感受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Q评分比较分)

2.2 围手术期并发症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尿潴留、术后出血、疼痛、失眠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3 QOL评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前主观感受、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OL评分比较分)

2.4 心理状态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比较分)

3 讨论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心肌供氧供血不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老年人群发病率高于青年群体的特征。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死亡率也呈现升高趋势,已经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造成严重的危害。指南推荐的标准方法是对患者的动脉血运进行重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就是最常用的术式。这种方法是通过扩张患者的动脉内径,解除血管狭窄,进而实现心肌再灌注,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不仅创伤小,成功率高,而且见效快,能够有效解除患者的痛苦[7]。但是,在手术结束后,患者还是可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潜在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在这个过程中,对患者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对比了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可见,无论是术后患者的躯体症状还是心理状态,抑或生活质量,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患者都明显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这是由于多元化护理干预不是按部就班地对患者实施护理,而是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从不同角度对患者进行干预,最终达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以健康知识的宣教为例,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性格不同,对宣教的形式倾向性也有不同,如果采用统一的填鸭式的宣教,不仅患者对宣教的内容不感兴趣,对宣教的知识掌握不足,甚至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加上术后患者需要联合使用的药物价格相对较高,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常会出现不遵医嘱,自行停药或者更改药品用量的情况,影响患者的恢复。这种情况就需要针对患者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宣教,告知其术后用药的重要性[8]。同时,在手术结束后需要通过康复运动来达到改善冠状动脉侧支循环,降低血小板聚集以及增加心肌供血的效果,但患者可能因术后并发症或者长期治疗造成的不良心理状态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已有研究表明,不良心理状态对患者的身体变化也有明确影响[9]。通过专业的心理护理和疏导,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可以促进患者康复;音乐护理干预则可以利用声波产生的类似按摩作用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调节,也能发挥促进抑郁、焦虑水平降低,改善心理状态的效果,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镇痛降压作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从不同角度实现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无论是本文的研究结果还是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都共同证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围手术期引入多元化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减轻负性情绪,促进预后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经皮冠心病状态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一种基于ResNet的车钩状态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状态联想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