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1-10-13 02:37苏雨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全局常规冠心病

苏雨

(南阳市中心医院 全科医学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症状以胸闷、胸痛为主。疾病发生后如救治不及时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介入治疗在治疗冠心病时效果较好,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1]。既往研究表明,在介入治疗期间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生理、心理功能及提高救治效果具有重要作用[2]。本研究选取72例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旨在探讨全局式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的72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6例。研究获南阳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常规组女15例,男21例;病程2~5 a,平均(3.0±0.6)a;年龄35~76岁,平均(61.5±3.2)岁。干预组女14例,男22例;病程1~6 a,平均(3.2±0.3)a;年龄36~78岁,平均(61.8±3.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3];②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③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且同意参加。(2)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损害;②伴恶性肿瘤;③严重精神疾病;④病案资料不全。

1.3 干预方法

1.3.1常规组 接受常规干预。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变化,治疗前、后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合理饮食;术后进行心理疏导和康复指导等。

1.3.2干预组 接受全局式护理。(1)术前健康宣教。了解患者病情、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等信息后,制定针对性健康宣教方案,术后加强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术后及康复锻炼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心理干预。术前,通过面对面沟通向患者讲解手术治疗方法、基本过程、技术优势等;术后,及时、主动与患者交谈,鼓励引导患者表达身心感受,耐心倾听,及时进行专业解答。告知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疾病治疗。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心理疏导护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治疗,并指导患者通过正确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促进患者术后身心康复。(3)并发症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若患者发生出血,用手指适度按压穿刺点上方1~2 cm位置,并及时向医生汇报情况,做好针对性处理,避免症状进一步加重。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皮肤温度、面色、神志等变化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视物模糊、心悸、胸闷等感觉,存在异常情况时及时配合医生做好处理。(4)康复护理。待病情缓解、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规范康复锻炼,以适度有氧运动为主。运动过程中如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立即停止。

1.4 观察指标(1)负性情绪。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4]、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5]评估患者负面情绪。以百分制计算,SAS、SDS评分超过52分则为焦虑、抑郁,得分高则负性情绪严重。(2)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3)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4)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满意度问卷调查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及效果的满意情况。最高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最高分为100分,得分高表示患者对护理越满意。

2 结果

2.1 SDS、SAS评分两组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DS、SAS量表总评分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DS、SAS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卧床及住院时间干预组患者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8±0.24)、(4.01±0.34)d,常规组分别为(4.23±0.32)、(7.34±0.74)d,干预组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4 护理满意度干预后,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45±3.35)分,高于常规组的(80.13±3.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67,P<0.001)。

3 讨论

临床实际结果表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可帮助患者实现血液循环重建,改善血液供应,提高心肌供氧,进而使患者心肌缺血、低氧状况得到改善,降低心肌梗死发生风险,对提高疾病总体救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6-7]。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少、安全性高的特点,且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短。因此,介入治疗在冠心病患者救治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术后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全局式护理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护理模式,包含患者治疗前、中、后各个阶段的护理干预措施,围绕患者实际需求展开全面、整体、系统的护理干预[8-9]。因此,在了解患者生理、心理基础上实施全局式护理,能够获得更好护理效果。将该模式应用于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配合度,进而有利于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接受全局式护理后,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及术后并发症控制效果均优于常规组,患者康复时间缩短,护理满意度提高。由此可知,对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采用全局式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术后康复进程。同时,该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总体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全局式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猜你喜欢
全局常规冠心病
基于改进空间通道信息的全局烟雾注意网络
领导者的全局观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常规之外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二分搜索算法在全局频繁项目集求解中的应用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破常规 获巧解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