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人物为主线的历史课堂构建研究

2021-10-13 17:16章驰
考试周刊 2021年72期
关键词:经济文化

摘 要:时代影响了人,人同时也创造了时代。在文明演进中,人始终是主角。以人物为主线构建历史课堂,将史实、史论围绕人物教学展开,以人物的人生轨迹展现宏大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体系,历史核心素养自然生成。

关键词:人物教学;两宋政治;夏金元;经济;文化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在文明演进的进程中始终是主角。但在如今的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的模式解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名字,使生动的历史成为枯燥的知识点堆砌,也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体系。

以人物为主线构建历史课堂,是在整合教材的基础之上,选取最能代表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一个或者几个历史人物,以人物的人生轨迹展现宏大的历史背景,自然生成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

笔者在《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说课中,选取几位历史人物,以小见大,对以人物为主线的历史课堂构建做了一点尝试。

一、 共治:王安石的抱负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是本单元第一课,从纵向上看,两宋上承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是自秦代以来帝制时代特征进一步加强的时期,宋初确立的“祖宗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也带来宋代的积贫积弱;从横向上看,两宋政权并没有完成国家统一,始终面临着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但是在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各民族在战争、经济、政治交往过程中促进了民族交融,下启宋辽金元时期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

本课第三子目“王安石变法”提及王安石为挽救北宋政治经济危机所做的努力,他主持的变法虽然最终没有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将变法的关键人物王安石作为本课的主要线索,以王安石“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作为导入,设置问题链:1. 祖宗之法是什么?2. 为何祖宗不足法?3. 以什么来代替祖宗之法?4. 祖宗之法被代替了吗?

在问题1的教学环节中,依托教材和史料,让学生在总结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培育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分析问题2时,补充材料:

材料一:主要是因为宋代完善了文官制度,中国政府相当稳定。赵匡胤960年的篡位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在以前,皇帝不断被他的大将、皇后和其他有权的大臣夺去皇位,960年后,这种情况不再出现。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夺尽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

设计意图:以两则材料营造学生的认知冲突,辩证看待宋初制度建设的影响,并对祖宗之法为何造成困弱局面这一问题产生探究兴趣。

随后聚焦特殊时空,教师继续利用教材第51页的《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地图,请学生根据地图概括指出北宋边疆危机的主要表现。并且补充宋代官员高俸禄的史料,营造历史情境,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体会北宋面临的重重危机,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问题3涉及范仲淹庆历新政和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两场变法既有共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教材的整合处理上,将两场变法的背景、内容、结果以及失败原因对比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变法的失败都受到了政治方面的阻力,而这政治阻力的来源便是家法。在变法过程中,宋神宗将维护君主专制放在首位,而王安石将改革弊端、富国强兵放在首位,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实质上也受到了家法之困,而这进一步印证了宋代家法的本质即是巩固统治,维护君主专制。

问题4的设计意图是想通过南宋偏安,重蹈覆亡这一史实再次论证王安石等士大夫的失败。他们幻想通过变法谋求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由于统治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变法本身存在的问题,两宋政权还是不可阻止地走向灭亡。在落实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最后设计学生探究活動:为何宋史中的王安石和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笔下的王安石形象差距如此之大?以此探究活动回归教学主线:王安石的抱负,并在通过史料阅读、信息搜集整理,提升学生的史学素养,认识古代士大夫的胸怀抱负。

二、 融通:耶律楚材的三重身份

辽、西夏、金、元统治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非常鲜明,承平与战乱交互,社会环境多变,即国家从统一到分裂,再从局部统一到大一统。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一课由于篇幅的局限,对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却没有明确阐述。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代表的游牧民族与两宋代表的农耕民族两者在传统文化、生活模式及政治态度上都大不相同。两宋政权在初期确立“祖宗之法”,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始终面临周边民族政权的军事威胁,未能实现国家统一,影响其各方面的历史走向。而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治制度上的建设也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双方的文化特质成为文化流动、民族融合的源泉,这种基于文化特质之上的民族融合特征便可以从人的身上得到体现。

耶律楚材虽是少数民族出身,但却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尤其是经历了金元易代,渐渐形成了他“华夷一统”的政治理想和“以儒治国”的治国理念,并将这一理想付诸于后半生的政治实践中。他积极推行大一统思想,不仅辅佐成吉思汗父子完成了统一大业,更是在巩固政权、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笔者以耶律楚材作为贯穿本课的主线索,通过耶律楚材的身世、生平活动,整合教材,优化内容。

以耶律楚材的三首诗中的诗句作为切入点,依据材料设问:

材料一:“皇祖辽太祖,奕世功德积。弯弓三百钧,天威威万国。”

——《为子铸作诗三十韵》

材料二:“我为北阙十年客,汝是东丹九世孙。”

——《爱子金柱索诗》

问题1:诗歌中反映出耶律楚材的祖先是什么身份?

问题2:耶律楚材的祖先如何实现“天威威万国”?

问题3:耶律楚材自比北阙十年客,他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何会有此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3则问题,学生在阅读分析诗句的过程中认识到耶律楚材的多重身份,既是辽朝开国皇帝的后裔,又在金灭辽之后,出仕金朝,后来又扈从成吉思汗西征,深得元朝统治者的信任。由个人的生平命运折射出朝代变迁的历史,渗透辽金两代的制度建设和文字发展。

材料三:“从今率土沾王化,礼乐车书共一天。”

——《和武川严亚之见寄》其四

材料四:“我本东丹八叶花,先生贤祖相林牙。而今四海归王化,明月青天却一家。”

——《赠辽西李郡王》

材料五:“以吾夫子之道治天下,以吾佛之教治人心。”

——《西游录》

问题1:诗歌反映了耶律楚材怎样的政治理想?

问题2:材料五反映了耶律楚材怎样的治国理念?他在辅佐元朝统治者过程中如何实施这一理念?

设计意图:在这一问题链中,学生通过分析耶律楚材的治国理念和实施过程,完成教材关于元朝制度建设的学习内容。同时,在他个人的身上,融合着辽、金、元、汉多民族文化背景,又兼具儒学实用主义的人格特征,以耶律楚材的人格整合印证这一时期的国家整合和民族融合。

最后设置探究环节:将辽朝统治者后裔耶律楚材和南宋王室后裔赵孟頫作比较。为什么赵孟頫虽然与忽必烈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但是仅仅以书画留名后世,没有政治建树,而耶律楚材可以成为“治天下匠”,为元朝政权稳定、社会安宁做出巨大贡献?

设计意图:希望同学们通过对比两位同样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人的不同人生成就,认识到耶律楚材是主动的适应社会时代的变化,同时将个人理想与时代需求结合起来,最终推动了多民族历史文化融合。

三、 游于艺:士人生活一瞥

《中外历史纲要》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分为两节课,即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与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但无论是经济活动还是文化成就,无不依赖于人的活动。国学大师陈寅恪有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代在承传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宋型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因此笔者在处理两课内容时,选择将其融合为其时其地士人的生活。设计意图是通过两宋时期士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这一时期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游”指代特定的文化生活方式,“艺”指代士人浸润在环境中涵泳自己多方面的修养。

从“环境”一词展开环节一的教学,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材料一:“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材料二:“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

材料三:宋元明清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表

材料四:中國古代南北方人口、户数增减演变表

问题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出现哪些新变化?

设计意图:材料从农业、商业、手工业和经济重心的角度表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发达、城市勃兴以及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些都为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以“游”作为关键词开展环节二的教学,分析落实辽宋夏金元时期士人的生活方式。

两宋时期,士人通过读书、科举、创作、仕宦、教学、游赏等形成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交游圈,既是这一时期“举世重交游”的生活方式的体现,又是时代文化趋向平民化、世俗化和人文化的一大体现。通过两则材料的阅读分析,既落实教材相关知识,又在史料解释的过程中生成历史核心素养。

以“艺”作为环节三的关键词,将教材中“儒学复兴”“文学艺术”“科技成就”的相关内容都归于士人的多方面修养。这一部分教材内容明确,逻辑清楚,学生可阅读教材,自我整理归纳。

四、 教学反思

以人物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选取史料、创设情境和设置问题是关键。在备课过程中,选取史料往往是最为困难的部分,史料选择是否契合教学主题,是否典型精简符合学生学情,都关系着整节课的生成效果。史料选取得当、历史情境搭建适宜、问题设置精准,运用历史人物作为主线贯穿整节课或者整个单元,使宏观的历史落脚于微观的个人轨迹,既能改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割裂化、去人物化的弊端,又能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在个人命运起伏中感悟时代变迁,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瑞江.文化交融、变迁与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进程:辽宋夏金元时期士人人格与心态的变迁及历史作用[J].宁夏社会科学,1997.

[2]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M].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

[3][美]费正清,[美]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M].陈仲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281.

[4]黎清德.朱子语类[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370.

[5]马瑞江.文化交融、变迁与多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历史进程:辽宋夏金元时期士人人格与心态的变迁及历史作用[J].宁夏社会科学,1997.

[6]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M].谢方,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164,210,247,270-271.

[7]耶律楚材.西游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程民生.论宋以来北方人口素质的下降[J].史学集刊,2005(1):13-20.

作者简介:

章驰,浙江省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经济文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谁远谁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