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以硅铝为基体催化剂及载体中二氧化硅含量

2021-10-15 06:18王芳
天津化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二氧化硅精密度射线

王芳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大连(抚顺)分公司,辽宁大连116000)

以往硅铝为基体催化剂及载体分析是通过化学分析法来进行的。化学分析法测定二氧化硅含量样品处理时间长、分析速度慢,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因此,提出了用X 荧光光谱法测定催化剂及载体中1%~10%二氧化硅含量的分析方法。在方法的建立过程中,对标准样品、干扰因素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对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进行了考察。

1 方法原理

以X 射线作为激发照射样品,试样受X 射线照射后,其中各元素原子的内壳层电子被激发逐出原子而引起壳层电子跃迁,并发射出该元素的特征X 射线,每一种元素都有其特定波长的特征X 射线,通过测试试样的特征X 射线的强度,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校准和校正,便可求出该元素在试样中的百分含量。

实际样品的分析由于存在基体效应,会偏离此种函数关系,需要进行校正。本方法采用经验系数法对基体效应进行校正。

2 试验部分

2.1 仪器设备及测量条件

日本理学ZSX PrimusⅡX 射线荧光光谱仪,YYJ-40 压片机,直径25mm,高度10mm 铝制样品盒,端窗Rh 靶,电压50KV,电流50mA,真空光路, 视野光栅直径20mm, 氩甲混合气(90%Ar,10%CH4)为XRF 仪器中流气正比计数器专用气体,应置于仪器室内,当钢瓶气压低于1Mpa时,应及时更换,更换后,钢瓶应稳定4h 至室温再使用。(测量条件见表1。)

表1 分析元素测定条件

2.2 标准样品和标准化样品

2.2.1 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是样品分析的主要依据,选择好合适的标准样品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针对以硅铝为基体催化剂及载体分析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查阅相关技术资料,确定标准样品的适用范围,然后以此为依据选择了一系列标准样品,在荧光光谱仪内建立工作曲线(见表2)。

表2 二氧化硅标准样品和标准化样品一览表

2.2.2 标准化样品

由于环境温度、湿度及仪器元件老化等因素的影响,会使仪器工作曲线发生漂移,从而使分析结果发生偏差。为了校正仪器的漂移,需要用标准化样品对仪器进行标准化。本法采用两点标准化。

2.3 分析步骤

2.3.1 样品制备

将样品用玛瑙研钵,研磨2~4min,研成大约200 目,无颗粒感,装入直径25mm,高度10mm 铝制样品盒,在30Mpa 的压力下加压1min,保压30S,压制成直径25mm 的圆片。

2.3.2 标样的测定及工作曲线的建立

将标准样品分别放入仪器中,按照仪器系统操作软件的要求,输入各项分析参数,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按照设定的条件测定各个标样和标准化样品的X 射线荧光强度,然后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回归系数,绘制出SiO2的工作曲线,最后自动存入备用。

2.3.3 样品的测定

开启仪器,使仪器的各项参数与建立工作曲线时的参数一致。首先测定标准化样品的强度,进行强度校正,然后按照操作方法对样品进行测定。荧光光谱仪在测得样品组分的荧光强度后,自动在建立的工作曲线上计算出样品中SiO2的含量,并由打印机以百分含量打印出分析结果。

3 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3.1 准确性的测定

为了验证方法的准确度,用荧光光谱法与化学分析法进行比较(见表3)。

从表3 中可以看出: 两种分析方法的误差<1.0%,满足分析要求。

表3 X 荧光法分析结果验证

3.2 精密度的测定

选取含有SiO2样品6 个,在ZSX PrimusⅡX荧光光谱仪上对方法的重复性进行验证(见表4)。

表4 重复性验证试验结果

从表4 中可以看出: 本方法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0.19%,远远低于仪器允许范围,说明该方法的重复性较好。

为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取表3中5# 样品用两种方法重复检测6 次,比较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见表5)。

表5 同一样品两种方法对比结果

从表5 中得到Si O2荧光分析法平均值为5.06,方差S2为9.16×10-5,SiO2化学分析法平均值为5.04, 方 差S2为9.17 ×10-5,F ==1.00,查表f大=6-1=5,f小=6-1=5,=5.05,F<F 表,说明两种方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合并标准偏差为

4 结论

上述分析方法分析试样的二氧化硅含量范围在1%~10%,与化学分析方法相比误差<1.0%,本法精密度<0.2%,满足生产要求。并且通过生产中的实践,发现该方法完全适用于生产,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和准确,适用于催化剂及载体生产中对二氧化硅含量的需要。

猜你喜欢
二氧化硅精密度射线
角的度量错例分析
副波长对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精密度的影响
冷冻干燥法制备稻壳灰基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改性研究
酸溶条件对橄榄石制备超细二氧化硅的影响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关于重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商榷
热压法制备碳纤维增强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