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常态化背景下贵州会展业所受影响及对策研究
——基于贵州会展企业的调查报告

2021-10-15 09:48贵州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肖璐张茜
商展经济 2021年18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政策

贵州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肖璐 张茜

零点有数政府治理事业部 梁春鼎

贵阳市会展行业协会 廖智超

贵州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韩军(通讯作者)

2020年初,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或疫情)的迅速扩散,党中央及各级政府迅速作出反应,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纷纷发布限制群众性活动、暂停大型经贸活动等通知,迫使会展业按下暂停键。随后几个月的行业暂停,给整个会展业的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产业发展滑进波谷[1]。虽然目前国内疫情整体已受控制,会展活动已开放,但是国外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国内局部时有反复,仍处于常态化防控阶段,会展活动举办难度增加,时常会受疫情防控要求暂停或延期举办,疫情对会展业的影响仍在持续。而截至目前,研究新冠疫情对于会展业影响的文献仍很缺乏,多数集中在行业人士的思考、主观观点的表达、宏观层面上的影响及对策的定性分析与探讨,运用定量方法进行深入全面的实证研究十分缺乏,对于具体问题的呈现与探讨也很有限。因此,在后疫情时期,研究疫情对会展业的具体影响情况,给出相应策略,一方面能总结经验,窥探此类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的影响机理,另一方面能基于此提出未来一段时间会展业快速恢复与发展的有效对策,对丰富会展业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指导会展业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数据获取与样本构成

1.1 问卷数据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和限制,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平台共同完成问卷调研。于2020年12月23日到2021年1月27日发放“新冠疫情对贵州会展企业的影响”调查问卷,共发放244份问卷,回收236份,回收率为96.72%,通过筛选,得到183家贵州会展企业的有效样本数据,有效率为77.54%。为了得到关于企业更准确、全面的信息,本次调查对象主要倾向于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包括企业所有者或实际负责人),所得样本中中高层管理者的比例分别为66.12%、23.5%,共计89.62%,保障了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1.2 样本构成

受访的183家会展企业中,微型企业(员工数10人以下)和小型企业(10人≤员工数<100人)共占比56.38%,中型企业(100人≤员工数<300人)达27.32%,大型企业(员工≥300人)占15.3%。其中,有20.8%属于主承办单位,12.02%属于会展场所提供者,大部分都属于会展业的下游企业——会展相关服务企业(67.21%),服务企业中占比最多的是展览设计与搭建企业(41.46%),其次是商务服务(26.83%)、媒体广告(8.94%)和物品租赁企业(8.13%)。在企业的经营年限上,最多的为5~10年(40.98%),其次是3~5年(21.86%),这与贵州会展业的发展历程相吻合,贵州会展业是在2011年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建成运营后,才获得了快速发展[2]。如表1所示。

表1 问卷调查的样本构成

2 贵州会展业受新冠疫情影响的表征

2020年全国会展业遭受了新冠疫情不可抗力的打击,据2021年6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举办线下展览总数为5408场,展览总面积为7726.61万平方米,较2019年分别减少50.98%和48.05%。进一步根据展览统计数据计算得到2020年全国各省市展览数量、展览面积较2019年的具体降幅情况(见图1),其中,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减少最多的省市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减少88.28%)、黑龙江省(减少77.98%)。而贵州展览数量、展览面积的降幅在全国各省市排名中处于较前位置,均为第三位,分别为减少了79.49%、76.15%,说明贵州会展业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数据来源于2019、2020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或根据两年的展览统计数据计算获得;由于数据多,限于篇幅,并未在图1中全部显示;另外,由于广西省的展览数量、展览面积相比2019年增幅明显,为了图形显示更为美观、清晰,图中并未显示广西数据,特此说明。)笔者根据实际调查情况对贵州会展业受新冠疫情影响作进一步分析,如下。

图1 2020年全国各省市展览数量、展览面积较2019年降幅情况

2.1 受疫情影响总体情况

2.1.1 复工复展时间晚,难度大

受会展行业人员高度集聚性的限制,会展企业的复工复展呈现出时间晚、难度大的特征。仅有6.6%的会展企业在2020年2月份复工,甚至46.99%的企业在5、6月份后才复工,这与疫情防控下会展活动获许开放的时间相吻合,也说明了政府对疫情的高度重视与谨慎态度。对企业类型与企业复工时间做交叉分析(对企业类型与企业复工时间做交叉分析,得到Person的sig.=0.009<0.01,说明存在显著相关性,列联系数为0.388),发现处于会展产业链中上游的会展场所提供者与主承办单位企业的复工时间相对下游的会展服务企业晚,所受影响相对较大。

2.1.2 对企业总体影响大且深远,持续时间较长

在新冠疫情对贵州省会展企业造成不利影响程度的总体感知上,有75.95%的企业都认为影响较大,其中21.31%的企业认为影响非常大。只有3.28%的企业认为影响比较小,其中多数为中大型企业,且未有企业认为疫情对企业没有造成不利影响。由此可见,总体上疫情对会展企业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同时由于国外疫情仍十分严重,国内疫情也时常局部出现反复,疫情影响仍在持续,疫后会展业将缓慢复苏。超半数(52.46%)的企业认为将会继续受到半年以上影响,甚至有3.83%的企业认为疫情将会持续2年以上,企业要做好常态化防控准备。

2.1.3 企业经营预期整体向好,小微企业与会展场所提供者较为悲观

贵州会展企业的经营预期整体形势向好,有37.16%的企业认为经营预期较好,其中7.65%企业觉得非常好。将企业规模与经营预期做交叉分析(将企业规模与经营预期做交叉分析,得到Person的sig.=0.036<0.05,说明存在显著相关性,列联系数为0.329),发现大中型企业的经营预期更偏向乐观选项,小微型企业更偏向悲观选项(见图2),说明小微型企业比大中型企业更悲观,特别是微型企业,预期非常好的比例为零,而较为悲观的比例却占到了42.9%,差不多是其他几个类型比例的三倍。同样,将企业类型与经营预期做交叉分析,发现业务比较单一的会展场所提供者受疫情的冲击最大,其2020年企业营业额减少30%~50%和50%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比(45.45%),相比主承办单位(34.21%)与会展服务企业(34.96%)多,营业收入损失情况最为糟糕,感知到的不利影响程度最大,导致其经营预期最为悲观。综上,企业规模越大,企业业务越多元化,抗风险能力更好,企业的经营预期就越乐观。

图2 不同规模会展企业的经营预期

2.1.4 机遇与挑战并存,疫情推动线上会展发展

首先,疫情虽然对会展行业及会展企业带来了很大影响,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调查显示,大部分会展企业(占比71.58%)认为疫情给企业带来了一定机遇或好处(见图3)。其中最重要的是体现在推动了线上会展的发展,在推动程度上有69.40%的企业认为推动较大,甚至其中有15.85%的企业认为推动极大。如2020年第127届、128届广交会、贵州数博会、浙江美博会等大型展会均举办了线上展会。其次,疫情使得企业“有精力审视自身,整顿内部管理”“趁机修炼内功,提升服务水平”,整体加强了企业运营与管理水平,为疫情后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

图3 疫情给会展企业带来的机遇或好处

2.2 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2.2.1 大部分企业因疫情原因均遭受不同程度损失

在企业营业额的表现方面,绝大多数(87.44%)会展企业表示经营活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大多数企业受到的损失程度在其利润减少10%~30%之间(占比41.53%);超1/3企业减少30%以上,可看出疫情对企业的影响之大。很多企业表示上半年几乎收入很少,这与会展企业复工时间晚是分不开的,主要靠下半年集中办展办会来弥补。对不同规模类型企业的营业额减少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微型企业中减少30%以上的比例接近50%。同时,随着企业规模增大,营业额减少30%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比逐步下降,说明会展企业规模越小,受疫情冲击越大,同时进一步说明小微企业市场预期的悲观也是由于营业额受疫情影响更大造成的(见图4)。

图4 不同规模会展企业中营业额减少30%以上的企业占比情况

2.2.2 会展市场需求减少是企业受损的首要原因

探究企业遭受损失的主要原因,发现处于前两位的均为市场需求方面的因素,分别是“客户需求减少”(63.39%)和“客户退展、退会”(40.44%)。首先,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客户本身受疫情影响,无暇顾及参展,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疫情对会展市场的消费者心理产生了较大影响,客户对会展活动的大量人流聚集存在恐惧与回避心理。其次是供给方面的相关因素造成企业受损,如“企业复工晚或者即使复工也无法快速恢复正常运转”“停业期间仍要支付高昂的日常经营成本”“防疫、安防成本增加”,提及率依次为32.8%、29.51%、26.78%。这是外部因素的影响造成企业损失,有25%以上的受访企业表示“政府政策影响”和“线上展会的冲击”也是造成企业损失的主要原因。也有部分企业将损失归因于供应链、资金流受损、疫情带来的国际关系变化以及展会无法如期开展、造成违约赔偿等(见图5)。

图5 疫情对会展企业造成损失的主要原因

2.2.3 降成本、笼客户、抓防控是会展企业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面对损失与困难,除了政府的帮扶外,企业的自救、应对措施也是极为重要的。57.4%的会展企业表示“优化人力资源,降低经营成本”是最有效的措施,其次是“及时出台防控应急预案”,占比也超过了50%。而客户关系维护、做好防控准备、后续展会档期合理安排、利用网络保障业务开展等措施均有超过1/3的企业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说明会展企业在应对疫情时,供需两方均需着手,同时严格执行相关防控指南,保障会展活动顺利举行。

2.3 对企业用工需求和员工待遇的影响

2.3.1 企业用工需求减少,更倾向于社会招聘

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会展企业的用工需求。有75.41%的会展企业表示相比2019年,2020年企业的总体用工需求有所减少,其中减少幅度大的是在10%~30%之间,占比达41.53%,也有1.64%企业减少幅度超过了50%。同时,大部分企业在招聘需求倾向上也有变化,只有不到1/3(30.05%)的企业没有变化。39.89%的企业在2020年更倾向于社会招聘,这说明在疫情影响下,更多企业倾向于招聘具有工作经验、高专业性和技能纯熟的员工,从而缩短员工适应岗位的时间,减少新员工培训成本,使新聘员工能尽快为企业产生效益。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30.05%)会更倾向于校园招聘,可能是由于应届毕业生用工成本较低。

2.3.2 员工薪酬受影响程度相对用工需求小

疫情对企业员工的薪酬待遇同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60.11%的企业都存在员工薪酬减少现象,其中10.38%的企业降薪幅度达到了30%~50%,而降薪幅度较集中的区域为10%~30%(25.14%)和10%以内(24.04%)。但是员工薪酬所受影响没有用工需求大,这主要是由工资刚性决定的。据走访时了解到,由于用工需求、薪酬等问题,很多会展企业存在员工无以为继从而转行的现象。

3 政府帮扶政策的落实

贵州省政府2020年2月初开始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帮扶各行各业的企业应对疫情。而专门针对会展业的政策是在3月底提出的《贵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会展业发展若干措施》,该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切实帮助会展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尽快恢复正常运转,渡过难关。

3.1 政策知晓

3.1.1 帮扶政策信息企业获知率高,对部分企业宣传需加强

调查发现90%以上的会展企业对政府帮扶政策都有所了解,只是了解程度深浅不一,“一般”“比较了解”到“非常了解”的比例分别为19.13%、46.99%、26.33。由此可以看出,疫情期间贵州省各级政府对惠企政策的宣传力度较大、企业知情状况良好。进行交叉分析(对会展企业类型、会展企业规模分别与企业对政府帮扶政策了解程度进行交叉分析,得到Person的sig.值分别为0.002、0.000,均小于0.01,说明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列联系数分别为0.344、0.437),发现对于政府的帮扶政策的了解程度,主承办单位与会展服务企业不如会展场所提供者,小微企业不如大中型企业,说明政府帮扶措施的宣传上需要加强对这些企业的宣传。

3.1.2 政策信息宣传渠道多样化,企业主动获取意识强

企业通过政府开设的各种宣传渠道获得了相关政策信息,如37.87%通过新闻广告、24.26%通过短信通知、30.18%通过电话通知以及46.75%通过相关群内通知(包括政府、协会相关组织的工作群)。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在特殊时期,更关注政府讯息,更急切地需要政府扶持。据数据显示,高达74.56%的企业通过主动咨询相关部门获取信息,也有47.93%的企业会通过网络主动搜索,这两种均为主动获取途径。

3.2 政策落实

3.2.1 帮扶措施惠及面有限,落实力度需加大

首先,在会展企业所获得的具体帮扶措施上,企业受益的帮扶措施主要有减免税费、社保缴费减免或延缓两项,均超半数,但此两项措施应为普惠性措施,仍有近半数企业表示未获得此类帮扶,说明受惠面仍有限,帮扶政策落实力度仍需加大。其次,在房租水电补贴或减免、贷款支持、原有补贴标准提高或扶持范围扩大、审批流程简化等方面也有较多企业获得帮扶,每项措施的惠及面均超30%(见图6)。

图6 会展企业获得政府帮扶措施情况

3.2.2 政策落实与企业需求部分有差距,精准度不够

政府财政类帮扶政策的落实情况与企业需求基本一致,有超半数的企业表示疫情发生后,对减免税费、补贴标准提高存在需求,超1/3的企业需要贷款支持,说明在疫情影响下,企业对于降低经营成本、保障流动资金补给等财政方面的需求最为迫切。只是在部分保障帮扶措施上,现实与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如有46.45%的企业表示希望能“简化展会审批流程”,但在实际帮扶上只有31.68%的企业表示“审批流程有所简化”。另外,由于国外疫情的严峻形势阻碍了国外展商的参展,近1/3企业迫切需要政府帮助“协调建设国外展商绿色通道”,但目前出台的政策中较少提及此方面帮扶,可能主要是面临境外输入难于防控的问题。综上表明,目前政府的帮扶政策与企业需求匹配上部分存在差距、精准度仍不够。

3.3 政策效果

3.3.1 整体落实效果良好,但兑现时效与力度需加强

政府帮扶措施整体落实效果良好。有71.58%的企业表示切实受到帮扶并从帮扶政策中获益,在一定(47.54%)及较大(24.04%)程度上减轻了疫情影响,只有12.02%的企业未受到帮扶和支持,其中主要为小微企业。有部分企业(16.39%)表示受到帮扶但作用很小甚至未起作用,主要是由于帮扶政策的兑现时效较慢,可能是由于申请企业较多。

3.3.2 帮扶政策满意度高,但小微企业认可度仍欠缺

在受到帮扶的会展企业中,85.71%企业对政府帮扶政策表示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比较不满意的仅有1.24%,未存在非常不满意的情况,说明政府帮扶政策获得了大多数企业的认可。但是其中小微企业满意程度不如大中企业,说明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

4 后疫情时期会展业恢复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政府层面

4.1.1 持续实施帮扶政策,提高落实精准度

面对疫情仍处于防控常态化时期,政府还需持续实行积极的财政与保障政策,通过及时调查,了解会展企业最新的经营状况与困难,针对性地制定精准帮扶措施,进一步细化对会展企业的财税支持与补贴政策、金融和资金支持政策以及优化政务等其他保障政策,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减轻会展企业的运营负担,进一步提升政策普惠性。同时可考虑对会展需求方进行补贴,出台补贴参展商的有关政策,对企业参展展位费、特装布展费等设置不同的补贴标准,解决会展企业客户需求减少的问题,从供需两方更全面地对会展业进行扶持。出台相关帮扶政策后,需加大政策宣传,全面铺开宣传渠道,使得各类会展企业均能知悉。随之,需加强落实执行力,分片区对会展企业受帮扶情况进行普查,对符合帮扶标准而未获帮扶的会展企业提供便捷申报通道,及时核实情况,兑现帮扶,从而切实扩大帮扶政策的企业受惠面,加强落实力度与精准度。

4.1.2 行政赋能,加大城市营销,引进会展项目

在后疫情时期,政府着重在于引导会展企业创新模式,行政赋能加强企业宣传,包括通过整合资源和科学调度协助会展企业宣传推广、联合协会开展会展品牌评选活动等。并结合“一会一策”的办法精准施策,营造良好的会展营商环境,提振展馆竞争活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会参展,保障会展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尽快恢复元气。同时加大会展城市营销,协调各方做好展会保障,如加大会展公共服务支持、区域协同联办轮办会展活动、深化展会国际合作、支持企业网上办展等,在长效机制、品牌培育、市场驱动、智慧会展等方面做文章,通过聚合政企力量,恢复提升会展发展生态环境,吸引知名会展项目来黔举办。

4.1.3 指导企业建立长效应急机制

调查显示有49.18%的企业表示疫情出现后,希望政府能够尽快出台相关应对疫情的政策以指导企业渡过难关。由此可见,会展企业在应对此类突发危机事件时仍处于盲目状态,缺乏长效应对机制和应急体系,迫切需要政府指导。所以政府应该以此为契机,总结过去,学习借鉴各地会展业成功应对的经验,整理相关疫情响应措施与管理规范,形成影响机理与响应流程的指导性文件,指导企业建立各个分项应对机制,如客户危机公关机制、内部危机管理应对机制、企业危机备用金机制、供应链多线支撑机制等,从而在面临类似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时能够从容应对、减少损失、平稳过渡、稳步发展。

4.2 会展企业层面

4.2.1 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打造安全会展环境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会展企业应积极响应与遵守国家疫情防控政策和要求,对办公环境、会场环境实施安全保障,对各项设施进行全面消杀,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特别在人员保障方面,不仅对所有来往场馆人员进行登记测温、安全码查询、信息记录,而且采用预约、错峰、限流等人员分流措施,在做好人员安全防疫基础上合理有序地安排会展活动,确保会展安全。

4.2.2 探寻新突破,创新会展商业新模式

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平台,探寻“线上+线下”双线会展模式。通过调研发现,部分会展企业表示线上会展冲击也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但是会展企业应避免畏难情绪、转变观念,认识到线上会展是行业新常态,要找准新定位。在后疫情时期,需要不断探寻“线上+线下”双线会展模式,持续打造线上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智慧会展管理系统、改造智慧化会展场馆等,培育线上线下交互的智慧会展新业态,推动会展业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其次,创新技术也催生展会营销新模式。会展企业应综合利用直播平台、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多种新媒体进行宣传和营销,结合线上办展,从后台获取客户的各类信息和人群画像,进行精准营销。

4.2.3 寻求各方协同合作,保障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一是加强政企联系,寻求政府帮助。通过与行业协会合作,将会展企业需求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争取采取针对性的有效帮扶政策。二是会展企业间协同合作,行业上中下游企业之间要精诚合作,加强信息沟通、交换,注重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积极探讨合办、联办会展活动,对于大型会展活动也可以考虑拆分后分区分点举办,克服当前仍然存在的举办困难等问题。三是搭建数字会展协同服务平台。让会展主办方、场馆方、会展服务企业、参展商、观众等主体实现流程、进度及数据同步,实时掌握展会筹备进度,提高效率,降低风险,增强参展观展的体验感。

4.2.4 转变思路变危为机,抢占市场资源

受疫情影响,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仍然面临会展活动停办或获批困难的困境。据了解,这些中、高风险地区大都是国际贸易、交流往来频繁或延边地区,这样的地区凭借自身特有的贸易优势,承载着相关会展项目的举办。会展活动作为商贸往来的重要抓手,停办将严重影响所属行业的贸易往来。倘若贵州会展企业抓住这些展览的举办需求,利用贵州长期处于低风险的优势,结合引展政策,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可将受影响的会展活动转移到贵州举办,即可打破原有市场格局,重新分割市场,变危为机。

4.2.5 逆市储备人才,助力触底反弹后发展

会展业作为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产业之一,大量的会展企业削减人员甚至破产倒闭,使得不少优秀的会展人才再次进入人才市场,这对中高端人才紧缺的会展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储备、引进人才的机会。在主板上市的会展企业“米奥兰特”就逆市进行了全球人才的引进,并为防止人才流失进行了股权激励。全球展览业协会(UFI)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等机构均预测会展市场将在疫情后触底反弹,做好人才的储备及吸引,势必是市场反弹后企业业务增长的强劲保障和助力。

4.3 行业组织层面

4.3.1 定期与企业沟通,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在疫情发生后,贵阳市会展行业协会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政府反映相关问题,做到下情上呈、上传下达。而在后疫情时期,行业协会组织对于此方面的工作也不应松懈,应保持与会展企业定期沟通,关注会展业发展状况与发展难处,广泛听取并整理会展企业现实诉求及意见,深入研究行业问题,积极向政府反映相关需求,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并积极呼吁政府出台针对性、适用性的扶持政策,同时企业自身也要以沟通调研为基础加强行业管理规范的制定工作。

4.3.2 协调各方,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行业组织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既是行业诉求的集中反映者,也是行业管理的有效载体。在后疫情时期,会展行业协会应积极组织会员企业赴有关城市开展项目合作推广活动,邀请有关展会主办方前来考察,整合资源,促进优质会展项目的引进。成立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帮扶和协调解决会展企业出现的困境以及矛盾纠纷冲突,尽量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同时,积极行动,组织各类型的线上线下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线上线下指导,提供人才免费培训服务,与各会展院校积极合作,保障会展企业人才供给,全方位鼓舞行业重振信心。

5 结语

新冠疫情作为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它的传染性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其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地,如今国外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人类暂不能彻底战胜新冠病毒。因此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影响大、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这对于各行各业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挑战。本文关注受疫情冲击大且关联性和综合性强的会展业,通过问卷调查定量分析及相关统计数据发现疫情冲击下,贵州会展企业受损严重,当前仍存在不少突出困难,政府帮扶政策落实力度需加强。在后疫情时期,会展业要想快速恢复与发展,需要政府的帮扶与指导,行业协会组织搭建桥梁,协调各方资源。但是会展企业也不能坐等靠,要积极自救,重视防疫,打造安全会展环境,探寻创新模式,寻求协同合作,将危机变为转机,获得智慧化转型升级与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政策
政策
政策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助企政策
政策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如何发展海南会展业?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