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从培养教师高品质思维开始

2021-10-15 02:25杨晓梦
中小学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品质逆向目标

杨晓梦

又见九月,开启新的学年,在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落实“双减”政策的当下,对教师思维品质的关注尤为重要。教师只有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才能在研究与反思中真正促进从教到学的系统优化,学生的负担才能够真正减轻,从而让“减负”走向深处、落在实处。关注教师的思维,就等于关注了“减负”落实的核心要素。

重视教师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就等于掌握了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技巧、理论素养、专业表达等相关技能与素养的“总开关”。因此,如何认识高品质思维,如何修炼高品质思维,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与落实“双减”行动中的重要关切。

在笔者看来,高品质思维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一,从点状思维到结构化思维:能够系统地思考与行动。结构化思维也可以理解为系统化、全局化思维,是把大量零散、无序的信息加工成系统有序的整体的思维过程。结构化思维可以帮助教师在明确育人目标的前提下,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更好的设计与规划;在梳理自身教育教学经历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时,讲好自己的教育故事,完成从事到理的提炼,从术到道的呈现。

其二,从过程思维到结果思维:能够精准高效地达成目标。结果导向思维是与过程导向思维相对的一种思考方式,以达成某种结果为最终目的。强调结果思维,并不是因为过程不重要,而是人如果过于专注过程容易陷入“貌似努力”的假象之中,失去对于真实目标达成度的把控。结果导向思维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能设置清晰且正确的目标,同时这样的目标不是在达成后就结束了,而应成为下一发展阶段的开端。

其三,从经验思维到理性思维:能够更加公平地接纳与给予。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会形成看待世界的“人生偏见”,这样的偏见有时会让我们固执于某些思维中不肯自拔——只接受与自己一致的观点,只专注于自己想要的东西。理性思维就是我们对抗个人偏见,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用批判性的眼光梳理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理性思维还应体现一定的利他性,就像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不应只盯住与自己业绩相关的学生成绩,而应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去综合考量其发展需求。

其四,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能够换一个角度看待世界。逆向思维就是不以寻常的、有序的方式进行思考,具备“反其道而行”的创新性。逆向思维是深入问题的内在,重新设定其发展路径,找到影响其发展的隐形因素的思考过程。以教师管理为例,正向思维是把教师定位为被管理者,加强由上至下的行政管理;逆向思维则是把教师当成学校发展的领跑者,为教师提供更多专业、优质的服务。

那么,教师应如何养成高品质思维?

其一,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教师应将“驯化头脑”这件事当成毕生追求,并为此制订计划,研究自己的行为,聚焦自己身上的矛盾之处。通过阅读、写作,在头脑中与中外名家建立联系,从他们的思想中搜寻提升自己思维水平的可行之法。学会提问,并且能够拥有批判性思维。

其二,专注思考不跑题。人的思维具有关联性和发散性,所以在提升思维品质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专注,將注意力集中在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内容上。但专心也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要在持续微调中保证正确的前行方向。

其三,学会运用推理方法和思维工具。正确运用推理方法和思维工具能够使思维提升的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如理解“归纳”“演绎”这两种最基本的推理方法,会用思维导图、金字塔原理、SWOT分析等思维工具解决问题。

其四,不拒绝“套路”。人的思维可以在长期的训练下得到提升,而构建自己的专属做法,形成自己的“套路”,是提升思维水平的一种有效办法。如同快餐店也都有一套自己的食物制作流程,思维也可以建立自己的流程与偏好。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让经验得以升华,教师也可基于自身经验形成自己的行动与思考模式,并不断优化完善。

其五,常常复盘。复盘原本是围棋术语,现已被广泛引申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与分析。常常复盘自己的思与行,有助于辨别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偶然规律和普遍规律,进而实现更大进步。

正如地球上的“最强大脑”爱因斯坦曾说过的:“你不必知道一切,你只需要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它。”愿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做有智慧的好老师,成就每一个孩子,成就美好的教育。

(编辑 柴纯青)

猜你喜欢
高品质逆向目标
春晖十年,鸣响新时代的高品质教育之声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
人生若只如初见
盛世国庆 聚“惠”苏宁
浅析如何打造高品质的客舱服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逆向应用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