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品质德育实践活动涵育“时代新人”

2021-10-15 02:25门棣华
中小学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时代新人分校育人

门棣华

面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小学校如何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将学校德育实践活动转化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育载体,在“润物细无声”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学校管理者需要思考的时代命题。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杏坛教育集团探索实行由党组织领导、行政协同的德育组织架构,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多样化的成长舞台,构建了“党建引领、多元载体、学做融合”的德育实践活动育人模式,从而将党建的触角渗透进中学德育实践活动中,把党组织工作融入德育工作全过程,增强党建与德育的协同效应,确保德育实践活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在高质量育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整体统筹,确保德育实践活动高效能管理

1. 构建“条块双动”的管理模式

杏坛教育集团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分领各个分校(校区),党支部下又根据年级部分设多个党小组。为确保德育实践活动管理的高效实效,学校成立了由集团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其他分校(校区)党支部书记、主管校长为副组长的集团德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由各分校(校区)党支部书记、主管校长为组长,德育主任、年级部长为副组长的分校领导小组。

集团内部形成了党总支领导下的“条块双动”管理模式,即在各分校(校区)内部形成“党支部+德育处”“党小组+年级部”“骨干党员+学科教师”的条式层级联动管理体系,以及由各分校(校区)党支部+德育处分主题组织开展集团德育实践活动的块式平层互动管理体系。

2. 锻造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师资

教师是德育实践活动最关键的执行力量。在德育实践活动师资队伍的组建上,我们将培养德育实践活动教师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合二为一”,各小组遵循“协同育人、整体育人、发展育人”的工作理念,设置准入条件,在各年级部中,以“学科举荐+个人自荐”的方式,全学科选拔党员教师,组建德育实践活动教师队伍,并以问题为导向,对队伍的思政水平、创新意识、教学能力进行再锻造,以确保德育实践活动的高品质开展。

与此同时,针对教师中存在的对教育政策了解不足、缺乏理论研究力度等问题,集团德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带领分校领导小组制定培训纲目,组织分类培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全体德育实践活动教师进行培训。如几个分校(校区)分别承担了课程开发类、体育艺术类、德育工作类、理想信念类、综合实践类的理论培训任务,促进教师理论素养的提升。

二、系统设计,推进德育实践活动高品质开展

在德育实践活动的顶层设计上,我们遵循“活动即课程”的理念,按照“系统规划、全面开发、注重层次、逐步实施、突出精品、注重实效”的思路展开,努力做到活动课程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使活动课程建设成为学校德育质量提高的新增长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新的平台,为党员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

1. 探索“党建+德育”育人模式,凝练学校德育品牌

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杏坛教育集团立足校情,整体构建“党建+德育”育人模式,以党建促德育,以德育助党建,致力于学校德育品牌的建设。

一方面,学校高度重视“课程育人”,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梳理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思政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伟大复兴的梦想和责任融入各学科课程教学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与此同时,学校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内容重点优化课程思政的内容供给,通过“党建小课堂”“战疫小课堂”“法制小课堂”“国家安全教育小课堂”的开展,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

另一方面,学校以“活动育人”为理念,通过多种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一于对学生的教育中,使青少年学生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如通过组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国传统节日等主题文化活动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2. 推动跨学科融合,创新德育实践活动路径

针对德育实践活动创生能力不强的问题,集团汇总过往的德育实践活动案例,由分校领导小组带领组员教师开展大讨论,在跨学科交流中拓宽视野、激发灵感,提高活动课程的备课质量。例如:东校区党支部提出将德育实践活动与学科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倡议,小组讨论拿出构想后,每位组员(骨干党员)都带着梳理开发本学科可与德育相整合的实践活动的任务回到备课组,引发了跨学科大讨论,并从东校区迅速扩展到其他分校,为后期德育实践活动的整合设计和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美术组要与音乐、历史学科联合,开设博物馆实践活动;语文组要与地理、生物学科联合,开设植物园实践活动;数学组和物理组要与思品学科联合,开展沈飞航空博物園实践活动……这样的一次次研讨,不断推动党建、德育、教学走向深度融合,也保证了德育实践活动从设计到落实整个过程的高品质推进。

三、创新载体,实现德育实践活动高质量育人

在具体实践中,学校不断探索德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多元载体,形成了系列式学科德育实践活动和主题式综合德育实践活动,在高质量育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融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系列式学科德育实践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基于此,集团领导小组提出了立足学科,开展学科德育实践活动的构想。各分校(校区)领导小组共同行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各年级部语文学科从传承红色基因出发,以“携手红色经典,最是书香致远”为主题,精心设计,携手开展了“六悦”图书节系列式学科德育实践活动。

一是悦享,即学校图书全面开放,并且增加校内开放式图书角的红色经典图书投放数量(总计开放3000余册),引导学生阅读红色经典图书。二是悦写,即在全校开展革命诗词硬笔书法比赛,引导学生展现汉字之美,于咫尺方寸之间实现“以墨为介,以文化人”。三是悦讲,即以“长征精神之坚定理想信念”为主题,开设经典阅读课,传承红色基因。四是悦品,即动员学生在阅读名著之后,写下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并选出60篇优秀读后感在全校展出。五是悦绘,开展“品读经典,制作手抄报”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经典作品后制作手抄报,其中有58篇优秀作品在校园展出。六是悦诵,即组织红色经典片段朗诵大赛,促进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与祖国、与革命英烈产生认同,进而实现“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的教育使命。

2.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开展主题式综合德育实践活动

为弘扬中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让他们理解中国道路,自2017年开始,学校连续四年在春季学期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跨学科综合德育实践活动,包括“中国梦·激扬青春”“中国梦·盛世欢歌”“中国梦·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梦·唱支心歌给党听”等主题。

“中国梦”主题活动包括研学、分享、展演三个阶段。在研学阶段,我们充分利用沈阳市内的中国工业博物馆、辽宁省历史博物馆、沈飞航空博览园等场馆资源,通过实践教师精心设计的学案指导和认真筹划的现场观摩,引导学生用镜头、用笔、用心,在历史的变迁中明辨是非、鉴赏美丑、融合学习、思考感悟。

我们还将展演阶段与艺术节相整合,在集团党总支的统筹下,由各分校党支部带领德育处和音美实践教师一起担当展演的“导演”,对艺术节展演的主题和项目设置进行充分研讨,让其能够契合研学主题,使学生在观赏中提升文化修养与品位,在感悟中涵养家国情怀。

(编辑 谢 凡)

猜你喜欢
时代新人分校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The Impact of Celebrity Endorsement in Chinese Fashion Market: in the Perspective of Source Credibility
2019年山西省对口升学本科分校、分专业招生计划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On the Qualifications of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名校办分校,如何趋利避害
时代新人的成长环境
高等教育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