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好“生活课堂”:让学校后勤管理发挥出育人功能

2021-10-15 02:25赵清芳
中小学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资源整合

赵清芳

摘要学校后勤管理要发挥出育人功能,需着力为学生打造好“生活课堂”。一是强化后勤人员的育人意识,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育人责任,做好“身教”示范;二是强化后勤活动的整合意识,实现后勤管理与学科教学的有機融合;三是强化后勤管理的学生参与,在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素养、历练能力,实现协同育人。

关键词 学校后勤管理;生活课堂;资源整合;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1)09-0041-02

学校是育人场所,校园里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活动都具有教育价值,学校管理本身也具有教育意义,会对师生产生显性或隐性、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除了承担服务和保障职能之外,也有着独特的育人功能。那么,中小学校如何在提升后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为师生提供蕴含教育性的“生活课堂”,让居于幕后的后勤管理走上前台,更好地发挥出育人功能?笔者认为,学校可尝试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一、强化后勤人员的育人意识,做好“身教”示范

中学生正处在事事好奇、模仿能力很强的阶段,所接触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他的模仿对象。因此,校园内的所有人员都承担着育人使命,包括后勤工作人员。与教师相比,后勤人员较少通过“言传”来影响学生,而更多是通过“身教”来做好示范,这就对后勤人员的言行举止提出了更高要求。

笔者所在的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引进社会化项目管理后,我们发现一些服务人员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常常会出现一些与校园育人氛围极不协调的画面。比如:食堂工作人员中午休息时穿着拖鞋在校园里闲逛,物业人员在奏唱国歌时没有肃立,上课时间工作人员在教学楼外的过道上大声交流,物业人员在教室维修完灯具后不注重垃圾清理,食堂工作人员在算错餐费金额后不能礼貌地向学生道歉……很显然,这些行为不但会大大削弱学校的育人功能,而且会对三观尚未形成的中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强化后勤人员的育人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身处学校这样一个育人环境,自身所要肩负的育人责任。后来,借着一次后勤员工全体大会,笔者作为分管领导,专门对后勤人员强调了“育人”的概念,即“学校与其他场所的不同在于,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具有教育的作用,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在讲清利弊影响后,我们又现场组织了场景模拟,用行动告诉后勤人员,应该如何与学生交流与交往。

在这之后,我们探索将“如何与中学生交往”纳入后勤人员的例会内容和新进人员的培训内容,以专题形式固定下来。例会素材主要来自工作中的现象观察与记录。我们将后勤人员与学生交往中不妥不雅的做法记录下来,在例会时进行分析、讨论与演示,从道理和行动两个方面培训后勤人员,让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能够进行类推和迁移。此外,我们还将这一主题拆分成不同篇章,如食堂篇、门卫篇、保洁篇、物流篇、宿管篇、维修篇等,以现象展示、现象分析、场景再现、现场模拟的方式,对新进人员进行培训。

二、强化后勤活动的整合意识,做好有机融合

在多数人眼中,后勤管理多隐居幕后,处在教育教学的外围,很难与学生的学习建立关联。其实后勤管理与一线教育教学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大力挖掘,有机整合,不但可以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益,还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特别助力。那么,如何实现后勤管理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呢?

以食品安全管理为例,食品安全是后勤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而对食品的安全管理,除了加强对食堂人员的教育、对工作环节的监管,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鉴别能力,但是仅仅通过讲座宣传,其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为此,笔者在分管后勤工作期间,尝试整合教学资源,组织让学生亲身实践与体验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一,对接学科教学内容,促成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2018年4月,我们联系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准备举行一场面向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当时的总务主任是一名生物教师,她提到高二学生刚刚在生物课上学习了泡菜发酵、胡萝卜素萃取等内容,如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检测、食材中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的区别,这些知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经过商议,我们与当时的高二生物备课组、高二年级组、初二年级组、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起,共同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学生通过检测器看到了自己手上的细菌指数,通过一桌蜗牛知道了残留农药只要不超标其实危害非常小,通过黑米的浸泡知道了花青素的变色反应……应该说,这次活动既是一次教学的突破、管理的创新,也是一次资源的整合、思维的启迪。

其二,注重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科知识学习应用于生活实践。2019年4月,后勤管理部门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又举行了一次体验活动,由初中部联合生物教研组和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举办。教师和学生从劳动实践基地摘下新鲜的蔬菜,现场做叶黄素的提取,观察花青素的变色;现场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制作营养饮料;现场检测手部细菌,学习七步洗手法……从而将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化为生活中的应用技能。当学生们现场品尝到由新鲜桑葚、牛奶、香蕉搅拌混匀后的美味奶昔,他们对食物营养的认识也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已有认知。

三、强化后勤管理的学生参与,做好协同育人

学校要建设好后勤管理育人的“生活课堂”,尤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学校后勤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不断增强学校后勤管理服务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同时,促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基本素养、历练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以社会化项目的监管为例,随着学校社会化项目的增多,对项目的监督和对人员的管理,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一般都是由后勤部门的教师负责,但是如果能让学生参与其中,那么这项管理工作就会发挥更大的育人价值。

其一,让学生参与项目监管,增强实践能力,提升责任意识。例如:学校小卖场售卖的食物,以前都是安排后勤部门的教师定期对其品种、保质期、售卖价格进行检查。后来,我们将这项工作交给学生来完成。学生们利用周末到超市、商场进行同类食品的价格调查,回校后进行价格对比,最后做成调查报告交给学校。类似的工作,不仅赋予了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也是学生走进社会、开展人际交往,并且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益尝试。

又如:学校有专门的食堂专管员负责监管食堂,同时也会安排家委会成员和教师代表不定期到后厨进行实地参观,强化监管功能。后来,我们将学生也纳入其中。师傅们带着学生一边参观一边讲解,学生在发挥监管作用的同时,对食堂相关管理举措出台的原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能体会食堂师傅工作的辛苦。

其二,让学生参与具体工作,锻炼动手能力,培养社会情感。例如:学校劳动实践基地的蔬菜成熟后,我们请学生利用中午或周五下午的时间,分别向教师和家长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资助留守儿童。具体的资助方案、资助形式等,均由学生确定,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全程参与资助活动。在这样的活动参与中,学生不仅品尝到收获的喜悦,而且能够体会到助人的快乐。

又如:开展校外研学活动时,我们安排因为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的学生到食堂、保管室参与部分工作。学生在食堂里与师傅一起择菜、洗菜、收餐具、洗餐具,在保管室与教师一起整理物品、归类登记、打扫清洁……在完成这些具体工作的同时,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愈加懂得珍惜后勤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

(编辑 谢 凡)

注释:①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重大课题(牵头研究)“区域推进‘家校协同育人研究”(课题编号:SCJG20A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资源整合
国有企业发展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MDX数据库的译者参考资源整合对翻译工具能力培养的意义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物流资源整合模式分析
京津冀一体化视角下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基于SOA的在线学习资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