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薄弱问题及对策

2021-10-16 19:51龙先华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中职英语解决策略

龙先华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的问题,论述解决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的策略,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调文化教学、创新文化教学方式、开展文化讨论活动、发掘地方文化资源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弥补中职英语文化教学的短板。

【关键词】中职英语 文化意识 薄弱问题 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18-0015-02

职业教育是培养职业人才的摇篮,在职业教育中巧妙导入社会文化因素,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学生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然而,从实际来看,文化教学始终是中职英语教学的短板。基于此,本文分析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的问题,探讨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文化意识的策略。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薄弱问题

(一)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的体现

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元素,是一个集体、国家和民族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的综合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使用要义和规律。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历来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的问题很明显,主要表现为:文化教学内容狭窄,文化教学手法单一,学生的文化意识淡薄。一是中职英语教学涉及的文化元素非常少,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或者是教师的教学设计,皆是如此。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是遵照教材排版顺序来教学的,往往教材上有什么就讲什么,很少涉及教材没有的内容。二是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该是英语文化教学,导致汉语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缺失。三是中职英语的文化教学以文化复制、文化知识讲解为主,很少与文化活动、情境教学结合,导致学生对文化的理解非常肤浅,学生的文化兴趣和文化意识也非常淡薄。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的原因

导致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文化素养较低。虽说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近年来中职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在教学和管理方面,中职学校由于资金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待遇较低,以致许多中职学校缺少专业的英语教师,英语教师的文化水平、文化素养也较低。二是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受重技能教育、轻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中职学校大幅度削减文化基础课程,将主要精力放在实习实训和专业课教学上,以致文化教学缺少良好的环境,文化教学逐渐被边缘化。三是文化教学目标模糊。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具有导向作用,受应试教育影响,许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都是以单词、句型、语法等知识教学为主,而文化教学目标模糊,文化教学效果不理想。四是教学的针对性较差。当代学生都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长大的,大部分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文化教学缺乏针对性,就会导致许多学生失去文化学习的兴趣,无法进行文化交际和交流。

二、解决中职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薄弱问题的策略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文化教学环境

在新时期,中职教学目标不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整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想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中职学校必须全面、科学地理解文化的定义与界限,提高对文化的认识,树立文化育人理念;与此同时,改变传统的重职业教育、轻文化教育的观念,重视文化基础课程建设,确保文化课程的课时,鼓励教师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积极借助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各种文化活动进行文化宣传和推广,提高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校园文化是校风校貌的体现,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价值和教育作用。中职学校在做好基础教学、专业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给予学生文化社团建设大力支持,设立文化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各种文化教学和文化实践活动,为英语课堂上的文化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二)强调文化教学,丰富文化教学内容和素材

教师是教学的总设计师,也是文化教学的主导力量。中职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文化理念,会直接影响中职英语文化教学的质量。教师只有高度重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育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积极整合文化素材和资源,有目的地进行文化教学,才能切实发挥英语课堂的文化载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对此,在文化兴国战略下,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广泛涉猎中外文化经典,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了解英语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全面掌握中外文化的特点和内涵,明确英语的文化教学目标,精心进行文化教学设计,将文化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例如,在学习英语问候语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方法,扩大教学空间,结合相关的素材,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英语和汉语关于称呼、个人隐私、禁忌、生活习惯等的语言表达方式,讲述中英文化差异和社会习俗,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差异和背景有所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创新文化教学方式,增加文化教学的魅力

文化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社会元素。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该是宽泛且具有活力、充满趣味的。中职生的年龄都不大,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旺盛,传统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文化教学方式,积极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增加文化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领悟文化的魅力,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感和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在学习有关节日的单词时,教师可以先利用视频展示中外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讲述有关传统节日的单词、短语,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有关传统节日的话题,让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如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缺少了解,而对外国节日更有兴趣。对此,教师可以从文化视角,让學生谈谈自己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看法,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开展文化讨论活动,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

语言和文化都是民族特征的反映。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本身就是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的过程。英语中不仅包含着英语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含着英语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价值追求。透过英语,我们可以窥见绚丽多姿的英语文化形态。不过,虽然英语文化绚丽多彩,但是在英语课堂上,文化教学不仅包括英语文化教学,还包括汉语文化输出。鉴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学习有关色彩的单词时,教师可以结合红色这个中华文化体系中的“正统之色”,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国民俗传统中,红色被认为是吉祥的颜色,婚嫁、乔迁时常会用红色的物品来妆点,为何中国人喜欢红色呢?你们家乡有哪些与此有关的传统?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再结合西方国家人民对红色的看法,进行文化对比教学。这样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来教学,可以增加文化教学的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五)发掘地方文化资源,促使传统文化进课堂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也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许多地方都有着丰富而悠久的地理、民俗文化。在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受关注的情况下,许多地方的传统文化资源都被发掘、保护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充分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中,这为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发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将当地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开发文化教学产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和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文化与语言是互相交融、相辅相成的,中职英语教学要重视文化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解决文化意识薄弱的问题,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升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龙映月.高职英语教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好家长,2016(29).

[2]赵科研.教育文化学视角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文化教学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7(33).

[3]吕琳.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5).

注:本文系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中职学校普及本土非遗文化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北海市卫生学校为例”(编号:GXZZJG2020B014)研究成果。

(責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中职英语解决策略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渗透专业元素,提高职业能力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