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歌》是这样在 狱中写成和传唱的

2021-10-16 12:44张启雄方炳龙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1年10期
关键词:囚徒牢房首歌

张启雄 方炳龙

编  者  的  话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强盛中国。历史的启迪永在,精神的价值长存。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在百年的历程中,涌现出许多耳熟能详的党史故事,如《朱德的扁担》《水缸的秘密》等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以最朴素的文字和最感人的细节广为传颂。但还有很多普通而平凡的党史人物,他们的故事一样鼓舞、激励着我们。讲述他们的红色小故事,发扬红色传统,体会这些普通的英雄人物作出的伟大贡献。

著名革命歌曲《囚徒歌》,曾激励无数志士仁人。这首歌的歌词是林基路在新疆狱中创作的。《囚徒歌》的创作和传唱过程,有其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充满激愤的吟诵

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一间黑暗狭窄的牢房里,一个身影来来回回地踱着步,嘴里时不时哼着,哼着……

这里是新疆迪化第四监狱,这个穿着囚衣的英俊身影,就是被委派到新疆开展革命工作、被捕前曾担任乌什县县长、时常拿笔作刀枪的共产党员林基路。

此时此刻,他时而沉默不语,低头沉思,时而慷慨激昂,正在打着腹稿,满怀激情地构思创作那首著名的《囚徒歌》。

林基路之所以被捕,是由于他在新疆当地工作的巨大影响,引起了新疆边防督办、以“新疆王自居”的盛世才的恐惧。1943年2月7日,林基路和一批在新疆工作的共产党员被捕后关押在第四监狱,面对敌人的酷刑审讯,林基路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刚开始,他们进行绝食斗争,后来又组织学习革命理论,还秘密建立了党小组。

林基路早在1933年已是左联作家,一直崇拜鲁迅先生,文笔锋利尖锐,曾写过大量充满激情和鼓动性的战斗文章。

同牢房的同志见他一边踱步一边唱的这副样子,于是问他:“林县长,你又在构思什么文章呢?”

林基路深有感触地说:“我在这所监狱里,看到往昔朝气蓬勃、生龙活虎并肩战斗的战友们,被囚禁在这高墙深院,面对那些血口獠牙的豺狼,却耀武扬威,我心中充满无穷的愤懑,想写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情。”

大家说:“你说来听听。”

于是,他吟诵了开头几句。

大家听到他吟诵的詩句,都深受感动,鼓励他说:“你写好这首诗,我们想办法把它传出去,激励同志们共同作斗争。”

林基路受到大家的鼓励,心里热乎乎的,他下定决心通过笔墨把这种愤懑抒发出来,充分表现同志们不屈不挠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表达共产党员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

严控下的艰辛创作和巧妙传送

然而,狱中的生活条件是难以想象的艰苦。那么,《囚徒歌》究竟是怎样写成和传唱的呢?

写成和传唱这首歌,起码面临三个很大的难题。

首先是严密的监视。

当时,第四监狱有北、东、南三排牢房。北排的西南靠近大门,东南角,东排南排相接处是厕所,厕所紧挨的是很小的放风场。各排牢房前都有走廊,东排南排的走廊用木板拦起来,林基路和6位共产党员就关押在第四监狱的东排10号牢房里。

在这间监狱里,他们受到残酷的对待,各间牢房的同志们既不能见面,又不准高声说话。他们提出各种抗议,都没有得到回应,只允许他们每天上午和下午学习两炷香的时间。他们提出要纸和笔墨写抗议信,虽然表面上被应承,但结果什么都没有得到。

作为重要人物,林基路的言行更是受到特别的监控。

但是,林基路没有在困难面前屈服。他除了在牢房里构思创作之外,还利用放风的时候踱步沉思,不时哼着、哼着,终于哼出激昂慷慨的诗句。

当时担任秘密党小组副组长的高登榜同志日后动情地回忆说:

林基路同志一到四狱,一面组织领导大家学习,开展狱中斗争,一面就写《囚徒歌》。开始他“嗯呀嗯呀”地打腹稿,修改好多次。

就这样,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他打好了腹稿,一首铿锵有力、充满激愤的战斗性的诗歌,已经在他的内心深处和脑海里渐渐成形,基本是胸有成竹了。

其次,在阴森森的监狱中,没有笔墨纸张,要将一首歌的歌词记录下来,谈何容易啊。

可是,问题再大,也难不倒这位坚强不屈的共产党员。高登榜同志日后回忆说:

先是写在联共党史的字缝间,用什么写呢?先是用囱里的黑烟灰,不行,又用香灰。我们轮着给他放哨,用两炷香换着写,点着后,用水湿灭,用香头写。但是无胶香烟不沾纸,一摩擦就没字了,到后来设法弄了个铅笔,用铅笔芯写在纸上的。

诗句写好后,大家都深受感动,心中充满力量。刚好同牢房有一位很有音乐才华的青年,他是学习和演奏钢琴的,名叫陈谷音。他主动提出为这首诗歌谱曲。

大家都拍手叫好。

一时间,这首《囚徒歌》激越的诗句,在陈谷音的脑海化作悲壮的音符,这音符有时像奔放的火花,有时像汹涌澎湃的浪涛。他谱了好几次,最后用悲壮的音符为这首诗歌谱了曲。

再次,在当时的恶劣条件下,《囚徒歌》是怎样传唱的呢?

可以想象,在敌人的监狱里,要传唱革命歌曲是非常困难的事。

歌曲谱成后,同牢房的同志很快偷偷学会了。他们在黑暗沉沉的监牢里,轻轻地唱着这支歌,其他牢房的同志都静静地听,并且通过联络关系,要求10号牢房的同志把这首歌抄给他们。

然而,大家带的纸、笔、书籍都被看守监狱的恶棍们没收了,要抄下来传出去,真不容易。但是,以上种种难题并没有吓倒林基路和他的战友们。陈谷音回忆说:

要抄写,先解决纸的问题,同志们拿出偷偷保留下来的几本书,还有敌人发的宣传“三民主义”以及指责我党“罪恶”的小册子,抄几十份不成问题。香头和铅笔头不够用了,就用废牙粉盒的铁皮磨成尖片,蘸着煤烟水写。抄好了要传递出去,还得费更大的周折,大家想了好多办法,例如在墙上挖小洞,送到隔壁,利用上厕所和看病的时候传递,有时是倒贴在马桶底下抬出去的;有时则是“放风”的时候趁看守不注意,把歌片掀起来从路过的每个铁窗框里“空投”出去。

就这样冒着被敌人发现的危险,《囚徒歌》一传十,十传百。此后,出自10号牢房的歌曲,通过多方设法传递,传遍了整个监狱,监狱里的同志们都学会唱了。许多被关在狱中的进步青年,也学会了这首歌。当时,除了传唱大家都熟悉的《国际歌》之外,监狱里到处回响着战友们传唱的《囚徒歌》:

我噙泪低吟民族的史册,一朝朝,一代代,但见忧国伤时之士,赍志含忿赴刑场;血口獠牙的豺狼,总是跋扈嚣张。哦!民族,苦难的亲娘!为你那五千年的高龄,已屈死了无数的英烈;为你那亿万年的伟业,还要捐弃多少忠良!铜墙,困死了报国的壮志;黑暗,吞噬着有为的躯体;镣链,锁折了自由的双翅。这森严的铁门,囚禁着多少国士!豆萁相煎,便宜了民族仇敌。无穷的罪恶,终要叫种恶果者自食;难闻的血腥,用噬血者的血去洗!囚徒,新的囚徒,坚定信念,贞守立场!砍头枪毙,告老还乡;严刑拷打,便饭家常。囚徒,新的囚徒,坚定信念,贞守立场!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

林基路在第四监狱关了一个月,三月初被转到第二监狱。1943年9月27日,盛世才下令将中国共产党党员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秘密杀害于迪化第二监狱。林基路牺牲时,年仅27岁。但是,这首歌在林基路离开第四监狱之后,仍然传唱着。

狱中战友陈谷音回忆说:

他们唱着烈士的响亮战歌,在敌人监狱中战斗了整整四年。

这首歌使人热血沸腾,大大鼓舞了狱中战友的斗志,鼓舞着共产党人坚持革命必胜的信念。

《囚徒歌》与《思夫曲》在延安

值得一提的是,林基路入狱后,每当深夜被闹醒,都不禁想到了被敌人分开囚禁的老婆和孩子。于是,他在同一时期,感悟妻子和其他被捕入狱的女同志的心情,还创作了一首十分感人的歌曲,名叫《思夫曲》:

……猛虎落在牢笼,红颜将成寡妇!莫再说红粉佳人,我但愿拿起长剑,去为郎复仇!也不要为郎憔悴,我但愿振臂挥拳,高挺着胸脯,迈开坚实的脚步,跟着我可爱的人儿,踏上斗争征途!丈夫啊!你不要焦愁,你坚持节操,黎明就要来到;黑暗已到尽头!丈夫啊!你不要焦愁,你坚持节操,一旦光明到来,你就回来拥抱!拥抱!

這首《思夫曲》同样由陈谷音谱曲,慢慢地传到女牢里,渐渐地被女战友们在监狱里暗中传唱起来。

由于党中央再三交涉和营救,1946年春,林基路在狱中的战友终于得到释放,回到延安。中央首长在延安接见他们的时候,他们又唱起了这首《囚徒歌》。唱着唱着,大家都流出了热泪。这首歌于1946年8月首发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不久,在延安举办的新疆死难烈士的追悼会上,林基路的妻子陈茵素唱起了《思夫曲》,在场的所有战友都流下了泪水。

作 者 简 介

张启雄,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广东省作协理事,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江门市作协主席。

方炳龙,江门市作协会员,退休老干部,曾任台山市某小学校长。

猜你喜欢
囚徒牢房首歌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谁是真牧师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机智的囚徒
谁是真牧师
如果还有明天
被释放的囚徒
死里逃生的一句话